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潞簡王墓

鎖定
潞簡王墓,位於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是中國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2-4] 
陵墓的墓主人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坖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的唯一同母弟弟。朱翊鏐4歲時就被冊封為潞王,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朱翊鏐被封藩於河南衞輝,因其身份特殊,權傾一時,被當時的朝臣稱為“諸藩之首”,萬曆皇帝稱其為“諸藩觀瞻”。整個陵園由神道石刻儀仗、潞簡王墓、次妃趙氏墓三部分組成,佔地400畝,因其建築風格完全仿照萬曆建在北京的定陵,故有“中原定陵”之稱。 [4] 
1996年11月20日,潞簡王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2年11月27日,潞簡王墓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這是繼2006年潞簡王墓被列為預備名單之“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後的第二次入選。 [1] 
中文名
潞簡王墓
外文名
Lu Tombs
地理位置
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
所處時代
明代
佔地面積
約 400 畝 [4]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3] 
批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3] 
批覆文號
國發〔1996〕47號 [3] 
類    別
古建築 [3] 
編 號
4-0074-2-18 [3] 

潞簡王墓歷史沿革

潞簡王墓和趙妃墓營造時間由於文獻資料較匱乏,僅從現存的有關碑文和明代帝王生前營造寢陵的慣例來推斷,潞王墓應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5年),趙妃墓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5年)。 [7]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將其買下。高僧真息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 [7] 
潞簡王墓成為了兩百年的寺院,趙次妃墓從1953年開始,又充當了半個世紀的河南省豫北監獄 [7] 
2005年,新鄉市人民政府斥資上億元使河南省豫北監獄搬遷新地,並花巨資對王妃墓進行整修,才使潞王次妃墓得以重見天日。 [8] 

潞簡王墓建築格局

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由東墓區(潞簡王墓)、西墓區(次妃趙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組成,共佔地四百餘畝,其整體建築用材除極少數磚木外,幾乎全部採用青石和白石,被當地百姓稱為“中原石頭城”。 [5] 
城垣內佔地80餘畝,分為三進院落,所有建築均以青石壘砌雕鑿而成。第三進院落中有圓立式的“寶城”,通高9.35米,周長約70米,“寶城”下即為地宮。地宮總面積約185平方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殿堂構成,全部為石結構的拱券式建築,棺槨即安放於後殿。 [5] 
潞簡王墓西百餘米處,還有其次妃趙氏的墓地,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築佈局與潞簡王墓大體相同。兩墓東西並列,坐北朝南,共佔地157205平方米,其建築形勢之恢宏同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相仿(神宗萬曆皇帝之墓),營造佈局大大突破了制度等級森嚴的明朝陵寢規定。 [5] 
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遊覽全圖 新鄉市潞簡王墓博物館遊覽全圖

潞簡王墓主要建築

潞簡王墓“潞藩佳城”石坊

“潞藩佳城”石坊是璧個潞王陵的起的起點和門户。此坊結構為三間,無樓。明間絛環板正反面均刻徑尺楷書“潞藩佳城”四字。“潞藩”即墓主朱翊的封號轄地,“佳城”是陵墓的美好代稱。整個建築保存完好,雕刻技藝高超,實屬精美之作。 [5] 
“潞藩佳城”石坊 “潞藩佳城”石坊

潞簡王墓石像生

神道石刻儀仗不僅是潞簡王墓的精華,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以“潞藩佳城”石坊為起點,在神道的東西兩側分別以4.8米等距離相對排列着石像生16對,其中石獸14對,石文吏1對及控馬官1對,它們都是用整塊青石雕刻而成,雖歷經百年滄桑,卻依然輪廓清晰,鱗、角、羽、須等紋飾如新,神態各異,生動逼真。 [5] 

潞簡王墓門樓

門樓是潞王陵的總門户,為單層檐歇山頂結構。通高10米,面闊21米,牆壁全由青石砌成,門釘為九帶九扣。整個建築系青石拱券砌成,屬大型無樑殿建築,高大宏偉。 [5] 
潞簡王墓門樓 潞簡王墓門樓

潞簡王墓“維嶽降靈”石坊

“維嶽降靈”石坊是一座仿木結構的石刻建築物,全以榫卯相接。其結構為三間四柱,各柱及大小額枋正反面,以高浮雕手法鐫滿雲龍寶珠圖案,皇家風範十足,明前絛環板正面精刻徑尺楷書“維嶽降靈”四字。明間二柱正面陰刻對聯一幅,另外在正脊的中央圓雕兩條立式纏龍,頭頂寶珠,腳踏海水,各面南北,其神色充滿哀慼之情。 [5] 
“維嶽降靈”石坊 “維嶽降靈”石坊

潞簡王墓祾恩門

祾恩門又稱中門,現在的稜恩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修建起來的,單層檐歇山頂,上以綠色琉璃瓦覆蓋。牆壁全以青條石砌成。門前台階十三階,中間砌大型二龍戲珠陛石。 [5] 
祾恩門 祾恩門

潞簡王墓祭碑羣

祭碑羣現存八通。由明神宗朱由校、福王朱常洵、明熹宗、河南承宣佈政史、巡府提督河南軍務、河南提刑案查司等所立之碑。 [5] 

潞簡王墓祾恩殿遺址

祾恩殿以稱享殿,是潞王陵的主要建築之一。現存台基和柱礎。該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32個巨型柱礎分四排,每排8個,從遺址可以看出享殿的宏大規模。 [5] 
祾恩殿遺址 祾恩殿遺址

潞簡王墓欞星門

欞星門型制較為特殊,結構為單間二柱,巨型的抱鼓石雕刻精美,鼓上石獅已毀,但鼓面上鐫刻的“月下麒麟”“龍戲寶珠”和“犀牛望月”圖案則畫面如新,栩栩如生,堪稱該墓中鐫刻之精細。 [5] 
欞星門 欞星門

潞簡王墓五供

五供由一座焚帛爐,兩個花瓶、兩個燭台組成。香爐雙耳三足,重檐鑽尖頂,形象高大又精緻。花瓶瓶身正反兩面雕刻鷺鷥荷花圖,其餘部分雕刻四季花卉。 [5] 
五供 五供

潞簡王墓祭碑

祭碑正面,由明萬曆皇帝親自書寫的“皇明”“敕封潞簡王之墓”,背面刻有:“隆慶戊辰貳月初伍日寅時降生,萬曆甲寅伍月拾伍日薨逝。” [5] 
祭碑 祭碑

潞簡王墓地宮

潞簡王墓墓室是安放潞簡王及其妃子棺槨的地方,距地面4米,總面積180平方米,由甬道、中庭、主墓室和左右側室組成,並且全部為青條石築成的拱券式無樑殿建築。 [5] 
地宮五供 地宮五供

潞簡王墓棺牀

主墓室由三個棺牀組成,正中的棺牀安放着潞簡王的棺槨、東側是正妃李氏的棺槨,西側是潞王朱常淓生母次妃楊氏的棺槨。 [5] 
棺牀 棺牀

潞簡王墓寶頂

墓冢寶頂呈圓丘式,通高6米,周長140米,周圍用白條石壘砌,正面留有石門,內有台階可登臨墓頂,眺望陵區全貌。 [5] 
寶頂 寶頂

潞簡王墓次妃墓

在潞簡王墓西面大約150米的地方有一座墓,其規制之高,一點也不遜色潞簡王墓。在寶頂高度、墓道長度、玄宮形制、建築形式以及裝飾風格等方面,均超出潞簡王墓,這座墓就是潞簡王的第二個妃子趙氏的墓園。次妃墓東西兩側,介於內城垣與外城垣之間,還有兩座丫環墳。丫環墳墓冢高2.75米,直壁鬥頂,墓道長7.9米,棺牀尚存。墓室各為50平方米,是為隨侍趙氏而陪葬的,這在明代藩王陵寢中,亦較為罕見。 [4] 

潞簡王墓歷史文化

七律《過潞王陵》
作者:孫德振
一抹微雲石道隈,雍門琴曲捲塵埃。
佳城荒野開塋地,古殿殘碑掩墓台。
斷碣難雕龍鳳骨,空陵猶記潞王才。
登臨閒客留詩去,銅雀幽幽趙氏來。
注:趙氏,指潞王次妃趙氏。潞王陵右側有娘娘墳即趙妃墓。 [7] 

潞簡王墓文物價值

潞簡王墓由神道、潞王墓和次妃趙氏墓組成,總面積達400餘畝,潞簡王墓對於研究明代後期地方藩王的陵寢形制以及當時的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6] 
潞簡王墓城門高10米、面闊21米,為規模宏大的無樑殿建築,為歷代帝王陵寢建築所罕見,墓區內分佈的華表、祭碑羣,墓碑高大,石雕五供、焚帛爐及各種石建築上的雕刻,代表了明代石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6] 

潞簡王墓文物保護

1986年12月21日,潞簡王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20日,潞簡王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11月17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會議公佈了更新後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新鄉潞簡王墓名列其中。這是繼2006年潞簡王墓被列為預備名單之“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後的第二次入選。 [1] 

潞簡王墓旅遊信息

潞簡王墓地理位置

潞簡王墓,位於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墳上村。 [2] 

潞簡王墓門票價格

潞簡王墓成人票為50元。
購票優惠:1、1.2米以下兒童免票。2、60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證或藍色優待卡半價優惠,70歲以上老人免費。 3、大中小學生憑有效證件半價優惠(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 4、殘疾人員憑有效證件免票。5、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免票(現役軍人遊覽居庸關,憑有效證件半價優惠)。

潞簡王墓開放時間

旺季:08:00-17:30
淡季:08:30-17:00
售票時間:夏季08:00-18:00,冬季08:00-17:00。

潞簡王墓交通指南

  • 乘車路線
1.市內乘13路公交車直達潞簡王墓。
2.衞輝乘柳位 → 北站公交車,北站商場下車,轉乘臨2路公交車直達潞簡王墓。
3.輝縣乘輝縣 → 衞輝公交車,北站商場下車,轉乘臨2路公交車直達潞簡王墓。
  • 自駕路線
1.新鄉市區經和平大道北行,路程大約13千米。
2.新鄉市區經新中大道經區府路經雙壇路經團結路經雙泉路 ,到達潞簡王墓。
3.新鄉市區經 新輝路經寶山路經團結路經雙泉路 ,到達潞簡王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