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中東塔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境內的古塔)

鎖定
漢中東塔,也稱“淨明寺塔”或“靜明寺塔”“漢中市東塔”,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關街道塔爾巷東塔小學內, [5]  佔地面積約19.1平方米, [1-2]  始建於南宋時期。 [4] 
漢中東塔為方形密檐式磚塔,結橫形式效仿唐塔風格。現塔十一級,殘高16.5米,底邊長4.37米。塔身底層為方形磚基,高3.3米,寬4.37米,正面闢券門,內設小方室,高約3米(今已封堵)。塔各層實心,逐層收減高寬。塔各層券龕兩側砌單層亭閣式小方塔1座。塔頂呈圓形收束,置寶瓶式塔剎。 [1-2]  [4] 
2013年3月5日,漢中東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漢中東塔
地理位置
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關街道塔爾巷東塔小學內
所處時代
南宋
佔地面積
19.1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426-3-72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淨明寺塔
靜明寺塔
漢中市東塔

漢中東塔歷史沿革

淨明寺塔(靜明寺塔),建於南宋時期。
1953年,對漢中市東塔進行了維修。
1992年4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更名“漢中市東塔”為“漢中東塔”。
1995年,對漢中東塔塔身實施了維護。 [4]  [1]  [5] 

漢中東塔建築特點

漢中東塔為方形密檐式磚塔,結橫形式效仿唐塔風格。原為十三級,1953年維修時去除坍塌的頂部兩級,恢復塔剎。現塔十一級,殘高16.5米,底邊長4.37米。塔身底層為方形磚基,高3.3米,寬4.37米,正面闢券門,內設小方室,高約3米(今已封堵)。以上各層實心,逐層收減高寬。層間疊澀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二層以上均四面當中闢券龕,內置立磚一塊(原當有供奉),龕兩側各砌單層亭閣式小方塔1座。塔頂呈圓形收束,置寶瓶式塔剎。底層東面嵌1953年款修塔碣1方。塔磚上還多見“梁”字銘文,該塔的典型特徵:各層券龕兩側砌單層亭閣式小方塔1座。 [1]  [4]  [2] 
漢中東塔

漢中東塔文物遺存

漢中東塔的文物遺存有1對壓角鐵獅,其上鐫有南宋“慶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昭謹舍”字樣。 [5] 

漢中東塔歷史文化

在已發現的文獻記載中,“東塔”之稱,最早見於清徹剛等丈雪門人編著的《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內有丈雪《東塔》偈。清嚴如熠輯《山南詩選》中,有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進士、漢中人楚文璟詩《東湖西影》:“漢陽蕭寺塔,飛影入東湖。波皺佛龕動,浪明寶頂孤。鏡花真變幻,水月有虛無。悠悠奇景在,千載話浮屠。”漢陽,即漢水北;蕭寺塔、浮屠皆指佛塔。《東湖西影》以湖為鏡,看似寫影,實則寫塔。清乾隆《南鄭縣誌》記載:“淨明寺古塔,即東湖塔影所照者”。“東湖西影”“東湖塔影”,均未以“東塔”稱靜明寺塔。“漢中十八景”中,“東塔西影”之“東塔”,因其相對於原漢中府治或府城所處方位而言,顯然為漢中人口口相傳的俗稱。  [5] 

漢中東塔保護措施

1957年5月3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漢中市東塔為第二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漢中東塔的保護範圍,其重點保護範圍是以漢中東塔為中心,東至東塔小學辦公院,西至東塔小學教師宿舍,南至東塔小學廚房,北至東塔小學辦公室。一般保護區與建設控制地帶為:東至東塔小學操場邊圍牆,西至東塔小學教師宿舍,南至東關正街,北至東塔小學北圍牆。 [2]  [1] 
2013年3月5日,漢中東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漢中東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漢中東塔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關街道塔爾巷東塔小學內。 [5] 
  • 交通
陝西省漢中市內乘坐22路公交/12路公交/28路公交、9路公交、3路公交、13路公交,東門橋站、温州商貿城站、樂友購物中心(祥瑞巷)站、天漢大光明眼鏡(北街口)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