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鎖定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湖南一師,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屬公辦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19]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2]  ,湖南第一所“馬雲鄉村師範生計劃”合作院校 [1]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前身為南宋著名理學家張栻於公元1161年創辦的長沙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範館。1912年和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解放後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毛澤東為學校題名“第一師範”。2000年3月學校升格為普通高等師範專科學校;2008年4月升格為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2]  ;2018年7月,成為碩士學位立項建設授予單位 [1] 2021年教育部設立專項計劃支持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與湖南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3]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東方紅校區,城南書院校區,黃花校區(待建中)三個校區,佔地1300餘畝。在校生2.2萬餘人,教職工近1600人;設有15個教學學院,46個本科招生專業 [2] 
中文名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外文名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16] 
簡    稱
湖南一師、第一師範 [4] 
創辦時間
1903年2月 [21] 
辦學性質
公辦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16] 
學校類別
師範
學校特色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14年入選) [69] 
主管部門
湖南省 [36] 
現任領導
羅成翼(黨委書記) [8] 
胡穗(校長) [8] 
本科專業
46個(截至2024年4月) [2] 
院系設置
15個教學學院(截至2024年4月) [2] 
校    訓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18] 
校    歌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歌》 [29] 
校慶日
12月29日 [70] 
地    址
東方紅校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楓林三路1015號 [68] 
城南書院校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356號 [16] 
地    址
黃花校區:湖南省長沙市臨空經濟示範區(待建中) [77] 
院校代碼
12034 [16] 
知名校友
毛澤東 [2] 
何叔衡 [2] 
蔡和森 [2] 
李維漢 [2] 
任弼時 [2]  展開
知名校友
毛澤東 [2] 
何叔衡 [2] 
蔡和森 [2] 
李維漢 [2] 
任弼時 [2] 
張國基 [2] 
鄭能量 [71]  收起
知名教師
徐特立 [2] 
楊昌濟 [2] 
謝覺哉 [2] 
李達 [2] 
易培基 [2]  展開
佔地面積
1300 畝(截至2024年4月) [2] 
校    風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 [18] 
學校定位
應用型大學 [30]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歷史沿革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長沙城南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前身是張浚、張栻父子於公元1161年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創辦長沙城南書院。此後的一百來年,隨着南宋的崩潰,曾經盛極一時的城南書院,在元代成了僧寺。明朝,又經歷了幾度興廢 [5]  。1507年(正德二年),參議吳世忠,學道陳鳳梧協謀對其進行了修復,後併入吉王府 [5]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推官翟台“作堂三楹”,再次進行了修復。1578年(萬曆六年)復廢 [5]  。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在妙高峯故地按照城南書院原貌大規模復建,道光二年(1822年)冬落成。同時,為紀念張栻,在妙高峯上增建了“南軒夫子祠”(今一師圖書館所在地),祠前建“文星閣” [5]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毛澤東為一師題詞 毛澤東為一師題詞
1903年11月,湖南巡撫趙爾巽遷湖南師範館至城南書院,改城南書院為湖南全省師範學堂。翌年,湖南全省師範學堂(部分)改建為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5]  。1912年湖南中路師範學堂更名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1914年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5] 
1926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改建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1928年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更名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翌年,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改建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5]  。1939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湖南省立二女中等七校合併組建湖南省立第一臨時中學。1941年湖南省立第一臨時中學(師範部)改建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5]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時期

1949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更名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5]  。2000年升格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專科)。2008年升格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本科)。2015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5]  。2018年被批准為湖南省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次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調整為本科一批招生。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2020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翌年10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加入長沙市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發展聯盟。 [5]  [12]  2022年與湖南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16]  次年5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成立初等教育學院、智能製造學院。 [15]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辦學條件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4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設有15個教學學院,46個本科招生專業 [3]  [14]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本科專業設置
學院
本科專業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技術學、心理學、教育學
初等教育學院
小學教育、科學教育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統計學
物理與化學學院
物理學、化學、柔性電子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翻譯
電子信息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
智能製造學院
智能製造工程、工業智能、機器人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商學院
會計學、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金融科技
音樂舞蹈學院
音樂學、舞蹈學、舞蹈表演
美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書法學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休閒體育
紅色教育培訓學院(“毛澤東與第一師範”紀念館) [78] 
--
參考資料: [76]  [78]  (截至2024年6月校官網顯示)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擁有5個湖南省“十四五”應用特色學科 [2]  [20]  。學校與湖南師範大學在小學教育、學科教學(思政)、學科教學(音樂)等領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教育部專項計劃)。與長沙理工大學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電子信息等領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2]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科建設
類型
專業
湖南省“十四五”應用特色學科 [2] 
教育學
數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藝術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校級一流學科 [22] 
工商管理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國語言文學
設計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校級一流培育學科 [22] 
體育學
外國語言文學
光學工程
(截至2024年4月)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近16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00餘人,博士近600人,擁有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團隊14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等國家級和省級人才120餘人次,101人入選學校“潤之人才計劃” [3] 
2024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入選省部級以上人才工程名單
類別
姓名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彭小奇、童小嬌、劉志敏、曹 興、周發明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曹 興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
胡 穗、曹 興
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胡 穗、童小嬌、劉志敏、蔣 蓉
湖南省專業技術二級崗位聘用資格人員
羅成翼、胡 穗、彭小奇、童小嬌、劉志敏、曹 興、周發明、李 昱、蔣 蓉、曾小玲、趙奇釗、賀漢魂、劉麗羣、胡春光、張應華
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
第一層次人選:彭小奇
第二層次人選:胡 穗、賀漢魂
第三層次人選:童小嬌、彭曉輝、曾小玲、陸 軍、楊徐昕、楊恆伏
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人選
第二層次人選:羅成翼、劉麗羣、張應華、陳愛永
第三層次人選:李夢龍、何向陽、歐陽章東、胡春光、黃 葶、肖 攀、湯長安
“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計劃人選
李湘林、張瑞智、李琪、楊水遠、文佐、許銀豐、王鵬、馬俊傑、湯禮莎、羅燕、譚媛元
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荷尖)
許銀豐、王 鵬、馬俊傑
湖南省優秀教師
林平喬、劉麗羣
湖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方 芳
湖南省芙蓉教學名師
蔣蓉、胡春光、曾曉潔
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
Gary James McCulloch、Saminathan Ponnusamy
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陳愛永
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董建玉
參考資料: [23]  ,截至2024年2月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有7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3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 [2]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擁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4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5個、省級優秀實習基地6個 [24-25] 
教學建設
類別
名稱
小學教育 [39] 
湖南省“十四五”應用特色學科名單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藝術學 [25]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思想政治教育 [13]  、教育技術學、漢語言文學、市場營銷、音樂學 [17]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體育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舞蹈學、心理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通信工程、翻譯、英語、科學教育、美術學 [17]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生心理輔導 [40] 
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40] 
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
0-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 [40] 
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公園景觀設計、幸福學問、展示空間設計、歷史文化保護區景觀規劃設計 [40] 
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異常心理學、唐詩宋詞精讀、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大學體育-啦啦操、人物頭像寫生、美術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文創產品設計、工筆花鳥技法與創作、數字圖像處理PHOTOSHOP、體育舞蹈專修、基礎數學、通信軟件技術(一)、綜合英語(一)、大學物理、新媒體視聽節目製作 [40] 
省級線上一流課程
小學生心理輔導、小學音樂教學論、運動生理學、對聯文化、新媒體視聽節目製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師口語、唐詩宋詞名家名作導賞、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引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40] 
省級線下一流課程
兒童個別心理輔導、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健美操專修(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小學音樂課程與教學論、幼兒園遊戲與指導、數學分析、大學英語(三)、文學概論、電路分析、高等代數、心理測量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小學科學實驗與製作、小學教育學、0-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運動解剖學、教師英語口語、小學美術教學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40]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
小學教師教育實踐教學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 [6]  [41] 
(截至2024年4月,名錄不全)
  • 教學成果
據2024年6月學校官網數據,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從2008年升本以來,共獲得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40項。其中,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 [42]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部分教學成果展示
獎項名稱
獲獎項目
獲獎時間
“大思政”育“大先生”:新時代紅色師魂培育的“一師”實踐
2022年
中小學本色作文導教導寫的系統建構與實踐探索
2022年
優秀鄉村小學教師培養補充機制創新與實踐——基於鄉村教育振興的 “一師方案”
2018年
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修身立德自主養成:卓越鄉村教師“五位一體、六維共育”養成教育體系改革行動
2022年
初中起點六年制本科優秀小學教師“三性一體”培養體系創新與實踐
2019年
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大思政”育“大先生”:紅色師魂培育的“一師”實踐
2022年
“二四分段·二次選拔·兩性一體”:卓越小學數學教師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2022年
中小學本色作文導教導寫的系統建構與實踐探索
2022年
三大向新:小學生科技創新意識培養模式的校本探索
2022年
培育黨的好孩子:革命傳統進課程的湖南一師U-S合作探索個人
2022年
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新師範大教學:學科教學論課程U-S共生模式創新實踐
2022年
基於專業發展的小學英語教師ISCE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2019年
參考資料: [42]  (截至2024年4月,名錄不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術研究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共建有17個實驗中心,171個實驗、實訓場所,其中,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個基礎實驗室、63個專業實驗室等。此外,學校還有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1個湖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等 [24]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博士後基地等科研平台34個 [2]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省廳級科研(含科普)平台一覽表
序號
平台名稱
負責人
首席
專家
平台類型
立項部門
成立時間
1
湖南省傳承紅色基因研究基地
劉志敏
李昱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
2019
2
湖南省鄉村教育振興研究基地
彭小奇
蔣蓉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
2018
3
湖南省湖湘民族民間藝術教育研究基地
童小嬌
張應華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
2016
4
湖南省紅色經典國際傳播研究基地
童小嬌
劉明東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
2015
5
湖南省青年毛澤東研究基地
彭小奇
陳明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辦
2010
6
湖南省教師教育信息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
劉麗羣
-
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
湖南省科技廳
2020
7
智慧教育關鍵技術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童小嬌
-
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省科技廳
2019
8
兒童心理發展與腦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
黃任之
-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科技廳
2019
9
基礎教育信息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李勇帆
-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科技廳
2015
10
湖南省紅色文化傳播與研究基地
彭小奇
-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廳
2019
11
小學教師教育研究基地
蔣蓉
-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廳
2012
12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彭小奇
-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2019
1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基地
彭小奇
李茂平
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宣傳部)基地
湖南省社科規劃辦
湖南省委宣傳部理論處
2012
14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數學教育與應用數學院士工作站(林羣院士)
童小嬌
-
湖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
湖南省科技廳
2017
15
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基地
童小嬌
-
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18
16
教育信息技術學科研究基地
彭小奇
李勇帆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08
17
基礎教育學科研究基地
童小嬌
陳夢稀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08
18
德育學科研究基地
劉鴻翔
鍾佩君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08
19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國學之對聯欣賞及創作知識普及基地
魯曉川
-
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
湖南省社科聯
2015
20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基地
朱 丹
-
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
湖南省社科聯
2014
21
青少年勵志教育基地
艾建玲
-
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
湖南省社科聯
2015
22
湖南省小學科學教育專業科普基地
劉志敏
-
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
湖南省科技廳
湖南省財政廳
2010
23
湖南民族教育研究基地
趙奇釗
-
湖南民族研究基地
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2016
24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及普及基地
範迎春
-
湖南民族研究基地
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2016
25
德育研究基地
李昱
羅成翼
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22
26
義務教育研究基地
童小嬌
劉麗羣
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辦
2022
參考資料: [7]  (截至2024年4月,名錄不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五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立項國家自科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國家級項目近100項,立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200餘項;獲省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成果獎勵18項;推出紅色文庫等系列專著;兩次獲批湖南省“十大金策” [2]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省級以上部分科研成果獎一覽表
序號
獎勵類別
獲獎等級
頒獎單位
獲獎項目名稱
第一獲獎人
個人單位署名順序
獲獎年度
1
第十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
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新詩教原理
馮鐵山
1, 1
2010
2
第十一屆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
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傳媒“影響力經濟”研究
陸 軍
1, 1
2012
3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蔬菜均衡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
劉志敏
7
2012
4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大型三相一體變壓器遠程監測與綠色維護技術及應用
彭小奇
2, 2
2014
5
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二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小學英語教育研究
曾碧鋒
1, 1
2014
6
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二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新聞教育中的“ 突發事件報道”理論研究
熊 萍
1, 1
2014
7
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三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過程教育的實踐創新
王建軍
1, 1
2014
8
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三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
蔡海軍
1, 1
2014
9
首屆湖湘智庫研究
十大金策
中共湖南省委
宣傳部
強化教育扶貧力度創新免費師範教育——湖南省農村小學教師培養補充機制改革的政策建議
彭小奇
1, 1
2016
10
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
成果獎
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部
教育在變革——論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
何向陽
2, 3
2016
11
第十三屆湖南省社科成果獎
二等獎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我國綜合高中發展的現實問題與路徑選擇
劉麗羣
1, 1
2017
12
第十五屆湖南省社科成果獎
三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規訓與抗拒:教育社會學視野中的學校生活
胡春光
1, 1
2022
13
湖南省自然科學獎
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圖像內容安全理論與新方法研究
楊恆伏
1.1
2022
14
第五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特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湖南省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政策建議
彭小奇
-
2023
15
第五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二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體育鍛煉對農村留守兒童社交焦慮的影響:社會支持的中介與調節作用
李夢龍
-
2023
16
第五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三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美國鄉村學校的歷史跌宕與現實審視
劉麗羣
-
2023
17
第五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
秀成果獎
三等獎
湖南省教育廳
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觀與道家教育觀的共通之處
陳 明
-
2023
參考資料: [27]  (截至2023年3月,名錄不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圖書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圖書館
截至2023年12月底,學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224萬冊,其中古籍藏書2萬餘冊,電子圖書226萬冊,電子數據庫52個,年訂購中外文紙質期刊780餘種;圖書館建立了第一師範古籍數據庫,與CALIS、CADAL等文獻信息機構以及國家圖書館簽訂了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協議。 [72] 
  • 學術期刊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創刊於1998年,是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省第一師範學院主辦的AMI入庫學術期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書生數字期刊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來源期刊,先後被湖南省一級期刊、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特色欄目“基礎教育研究”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欄目”、“全國優秀欄目” [24]  。據2024年3月29日中國知網顯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出版文獻量:4159篇 [28]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奧地利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22所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2]  國(境)外友好團組、專家學者來校交流訪問600餘人次,學校出國(境)學習訪問師生500餘人次。開展了留學生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教師訪學、學生交換、合作科研、合作開設漢語課程、合建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國際學生夏令營、公費師範生訪港等形式多元的項目 [37]  。與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湘潭大學福建師範大學閩南師範大學等國內院校開展合作交流。與長沙市、湘江新區、深圳市等地方政府開展產學研合作,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風華高科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 [2] 
  • 教學交流
2023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友好學校實質性合作項目
序號
國家(地區)
學校名稱
實質性合作項目
1
美國
Southern Utah University
教師訪學項目
2
University of Texas Rio Grande Valley
教師訪學項目
3
Niagara University
交換生項目
教師訪學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4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格林斯堡分校 )
教師訪學項目
5
加拿大
Mount Royal University
(加拿大皇家山大學)
交換生項目
6
英國
Bishop Grosseteste University
(英國格羅斯泰斯特主教大學)
教師訪學項目
7
Edge Hill University
教師訪學項目
8
俄羅斯
Ulyanovsk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烏里揚諾夫斯克國立師範大學)
交換生項目
國際學生夏令營項目
語言教師交換項目
9
馬來西亞
Universiti Malaya
交換生項目
10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
交換生項目
11
Northern University of Malaysia
(北方大學)
交換生項目
12
泰國
Suranare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泰國蘇蘭拉里理工大學)
教師訪學項目
13
韓國
Kyonggi University
交換生項目
14
Sehan University
交換生項目
教師訪學項目
15
Namseoul University
交換生項目
教師訪學項目
16
香港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公費師範生訪港項目
參考資料: [26]  (截至2023年6月)
  • 學術交流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部分學術交流展示
學術會議(講座)主題
主講人
主講人頭銜
時間
Teaching Quality Enhancement,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the Research Teaching Nexus: Refl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46] 
Mark Schofield
知山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
2023
正規黑洞研究的若干進展 [43] 
南開大學教授
2023
貧困心理的代際傳導機制及其干預策略 [44] 
黎志華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23
化學……在哪裏? [47] 
Prof.David G.Evans
英國籍化學專家
牛津大學博士
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
2021
英國義務教育的歷史與比較研究 [45] 
Gary McCulloch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2020
(截至2024年4月,名錄不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校園文化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校標誌

校徽
校徽 校徽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校徽志為圓形,外圍由學校的中英文名稱環繞,中間是以原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主樓和表示學校建立年份的數字“1903”組成的圖案。中文“第一師範”為毛澤東親筆題字,英文為黑體字。徽志標準色為白底紅字(線條) [4]  [29]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精神文化

校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校訓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正確處理“尊德性”與“道問學”的辨證關係,引導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高遠志向;
(二)積極傳承“知行互發”的哲學理念,培養學生“謙遜明禮、實事求是”的作風;
(三)大力發揚“人民本位”的人文精神,倡導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和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關係。
第一師範校訓(1950.12.29,中南海) 第一師範校訓(1950.12.29,中南海)
湖南一師的校訓不僅是毛澤東同志對一師全體師生、對全國黨員、幹部的諄諄教誨;也體現了他本人謙遜、勤勉和樸素的作風,還是湖南一師多年辦學思想的高度濃縮,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現代精神的巧妙對接。 [18] 
校風: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
校風內涵:
徐特立同志所題一師校風(1950.11.6) 徐特立同志所題一師校風(1950.11.6)
徐特立《為湖南第一師範的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袖毛澤東同志的作風,由他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三五年以來,就成為我們全黨的黨風。這種作風是對學習、對工作、對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對一切人、一切事業都是需要的。它不是高深難了解的理論,也不是艱鉅難做到的工作,是一句極平實極老實的口號,但它的本質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論。沒有它,一切革命、一切建設、一切工作和學習,都會有偏差,都會有走上歪風的危險。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曾經培養了不少的革命人物,同時也有反動的人物,即正風和歪風並存。結果正風終佔了上風。新民學會的領袖人物是人民共和國創造的領導人物——毛澤東。他在學生時代之學習目的是改造中國,此外無他目的,結果他的學習勝利了,成為一個徹底瞭解中國歷史任務的中國通。毛澤東同志的作風是老老實實的作風,是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特立希望第一師範以毛主席的作風——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作為校風。 [18]  (題詞寫於1950年11月6日,影印手跡刊載於1957年1月15日《教師報》第三版,文見《徐特立教育文集》)
校歌 [29] 
衡山西,嶽麓東,第一師範峙其中。
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校歌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校歌
多才自惜誇熊封,學子努力,蔚為萬夫雄。
教風:傳道樹人 麗澤風長
釋義:
傳道樹人“傳道”,取自城南書院創始人張栻的教育主張——“以傳斯道而濟斯民”。“傳斯道”,即傳承道統,擔當起文化繼承和弘揚的責任。“濟斯民”,即經世致用、匡濟天下,強調學生應具有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樹人”,源自《管子·權修》的“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道知責”是前提,“修身立德”是關鍵,“傳道樹人”是根本 [18] 
麗澤風長“麗澤”,取自《周易》——“麗澤,兑。君子以朋友講習。”意為兩澤相連,其水交流猶如君子朋友通過講會而交流知識、學説。今意為互動、探究。清代道光帝曾為城南書院題匾“麗澤風長”,以嘉其辦學業績。麗澤風長,意為君子朋友通過講會而交流知識和學説的風尚 [18] 
學風:學思並進 知行合一
釋義:
學思並進:取自張栻的教育思想。在學與思的關係方面,他主張“學思並進”,而不能偏廢任何一方。他指出:“學而思則德益崇,思而學則業益廣。蓋其所學,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即其學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內外進矣。”任何學習,本身都是思考後所得的結果;任何思考,本身即是學得知識的深化。學與思不能分開,只有在學的基礎上才會得益,而且思也是為了學;學只有在思的條件下才會有益,學離不開思 [18] 
知行合一:取自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知行合一,即內在的知識和行動的統一。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的真切篤實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覺就是知 [18] 
作風:唯實唯新 善作善成
釋義:
“唯實唯新,善作善成”,是對《機關作風建設六條要求》(湘一師黨字〔2021〕76號)的精要概括,體現了新時代一師人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不懈追求 [18]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24年4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有書畫協會、鳴野文學社、外語協會、FNU棒壘球社、晨曦音樂社等社團 [74-75]  。學校社團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積極開展健康有益、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服務和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社團活動,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73]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書畫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書畫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書畫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書畫協會成立於2006年,以“弘揚國粹,陶冶情操”為宗旨,“以書陶情,以畫會友”為理念,創辦了多項特色書畫活動,為學生提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台。活動內容包括書畫講座、書畫展覽、外出採風、書畫理論知識競賽以及書畫現場創作大賽等。 [48]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鳴野文學社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鳴野文學社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鳴野文學社成立於2017年6月6日,是由眾多文學愛好者所構成的一個集閲讀、寫作與交流為一體的學生社團,以“做自由文學,修內外精神”為指導思想,以文學為主體,廣泛涉獵歷史、哲學、政治、心理等與文學相關的學科,旨在繁榮校園文化,發現文學新人,提高文學鑑賞和創作水平,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49]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外語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外語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外語協會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外語協會,於2008年5月由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組織成立,於2021年5月與小語種協會合並。協會以“提高全校師生的外語綜合素質”為宗旨,堅持以“培養外語學習興趣,提高外語使用水平”為發展方向,舉辦各項活動,先後獲得“湖南省十佳社團”、“湖南省百優社團”和“校級優秀社團”等榮譽,協會的優秀事蹟、特色活動等也得到了紅網等省市媒體的報道。 [50]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校區情況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

城南書院校區 城南書院校區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城南書院校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356號,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師範(今東芸大學)建築風格。磚木結構,坐東朝西。由師範部和附屬小學部兩大建築羣組成,平房與二層樓房有機結合,棟棟之間或有走廊,或由亭樓連接,形成四合院落。1938年毀於長沙大火。1966至1968年復建。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有第八班教室、工人夜校、附小主事室、閲報室、君子亭等10處紀念點復原陳列,對外開放。 [51]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東方紅校區

東方紅校區 東方紅校區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東方紅校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楓林三路1015號,西偎嶽麓山,東臨梅溪湖 [2]  [68]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黃花校區

黃花校區(待建中)位於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地理位置便捷 [77]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校友情況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紅色文化積澱深厚,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此求學、工作八個春秋。自建校以來培養了何叔衡、蔡和森、李維漢、任弼時、張國基等一批國家棟梁,湧現了段德昌、劉疇西、袁國平、郭亮等280餘名革命烈士。歷史上匯聚了徐特立、楊昌濟、謝覺哉、李達、易培基、周谷城、田漢、黎錦熙、楊樹達、辛樹幟等一批教育名師大家,湧現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張百熙、陳天華、黃興等湖湘英才 [2] 
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或榮譽
姓名
職務或榮譽
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52] 
新民學會骨幹會員。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員。1930年回國,任共產國際救濟總會和全國互濟會主要負責人。次年秋赴中央蘇區,歷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工農檢查人民委員、內務部代理部長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 [53-54]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1895年3月30日生於上海。1913年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期間,同毛澤東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團體新民學會,創辦《湘江評論》,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10月回國,在黨的三大、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委員,參與中央領導工作。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隨後又兼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55-56] 
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論家和卓越領導人。 [57]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58] 
全國僑聯主席,華僑教育家。 [59] 
中華民國開國元勳 [60] 
資產階級革命家 [61] 
晚清第一名臣 [62] 
晚清重臣 [63] 
中國清代後期軍政重臣 [64] 
中國第一任駐外公使 [65] 
鄭能量
2020年度“感動湖南”十佳人物 [10]  [71] 
懷化市會同縣粟裕希望小學語文教師、副校長,央視春晚節目《如果要寫年》出演者
湖南省文聯副廳級紀檢專員,著名作家、書法家 [66] 
蒲晴
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67] 
(截至2024年4月,排名不分先後,名錄不全)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行政管理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參考資料: [8]  (截至2024年4月)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歷任領導

歷任校領導一覽表(1903.2—)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校名
備註
館長
1903.2—1903.12
湖南師範館
-
劉棣蔚
監督
1903.12—1904. 2
湖南全省師範學堂
-
戴展誠
監督
1904.2—1904.11
湖南全省師範學堂
-
郭立山
監督
1904.11—1905.2
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
陳樹藩
監督
1905.2—1905.9
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
譚延闓
監督
1905.9—1906.11
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
劉人熙
監督
1906.11—1908.11
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
瞿宗鐸
監督
1908.11—1910.5
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
王達
監督
1910.5—1911.2
湖南省中路師範學堂(辛亥革命期間停辦數月)
-
王風昌
監督
1911.2—1911.12
文啓
校長
1912.2—1912.7
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
曾沛霖
校長
1912.7—1913.4
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
孔昭綬
校長
1913.4—1914.1
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
朱振黃
代理校長
1914.3—1915.8
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
張幹
校長
1914.3—1915.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武紹程
校長
1915.8—1916.2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尹集馨
校長
1916.2—1916.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彭政樞
校長
1916.8—1916.9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孔昭綬
校長
1916.9—1918.9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文徽典
校長
1918.9—1920.2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覃漢寰
校長
1920.2—1920.7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易培基
校長
1920.7—1924.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李濟民
校長
1924.1—1924.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彭一湖
校長
1924.8—1926.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王凝度
校長
1926.1—1926.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熊夢飛
校長
1926.8—1927.1
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部(熊、羅為省立高中校長。“馬日事變”後停辦年餘)
-
羅馭雄
校長
1926底—1927.5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謝祖堯
校長
1929.1—1932.9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王澤衡
校長
1932.9—1937.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陳奎生
校長
1937.1—1938.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楊國礎
部主任
1938.1—1939.9
湖南省立第一臨時中學師範部(1938.1-1941.1,“臨中”校長為熊夢飛)
-
劉鳴劍
部主任
1939.9—1941.1
-
謝祖堯
校長
1941.1—1941.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魏先樸
校長
1941.8—1942.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馬文義
校長
1942.1—1943.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楊允元
代理校長
1943.8—1944.1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熊夢飛
校長
1944.1—1949.8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周世釗
校長
1949.8—1976.4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校長、名譽校長
李迪光
黨支部書記
1951.2—1956.8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51年2月公開地下黨支部
何戈心
黨總支書記
1956.11—1969.9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劉品生
革委會主任
1969.9—1970.6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張振忠
革委會主任
1970.6—1977.12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其中1970.6—1971.9任革委會主任,1971.9—1975.3調出
牛世祥
黨總支書記
1970.12—1975.3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70.12—1971.12任黨總支書記
焦如一
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1971.9—1973.5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70.9—1971.12任革委會主任,1971.12—1973.5任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張英
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1973.6—1977.12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73.6任黨委書記,9月兼主任
王鳴森
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1977.12—1984.10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77.12—1978.9兼革委會主任
胡華清
校長
1978.3—1996.10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91.10—1996.10任校長
雷晉虞
校長
1984.10—1986.8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陳連生
黨委書記、黨委書記兼校長
1984.10—1996.10
1996.10—2000.8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1984.10—1996.10任黨委書記,1996.10—2000.8任黨委書記兼校長
王輔湘
校長
1988.10—1991.10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鄭姣滿
紀委書記
1996.10—2000.8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鄢東洋
黨委書記
2000.8—2007.8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
詹小平
校 長
黨委書記
2000.8—2008.11
2008.11—2013.1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肖湘愚
黨委書記
2007.8—2008.11
2008.11—2011.7
2013.12—2016.2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彭小奇
院長
黨委書記
2008.11-2013.6
2013.6—2021.4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陽柏蘇
紀委書記
2009.7—2015.7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參考資料: [38]  (截至2024年4月)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2023年12月
2023年度湖南省最受高中生喜愛本科高校 [32] 
2022年9月
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33] 
2022年4月
獲批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重點支持院校 [34] 
2021年12月
榮獲2021年度湖南省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良好單位 [35] 
2021年9月7日
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單位 [2]  [11] 
2021年3月25日
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校園”稱號 [9] 
(截至2024年4月)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