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鎖定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Hunan Museum Of Geology),國家一級博物館 [21]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杉木衝路49號,場館佔地72畝,主體大樓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8000平方米。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隸屬於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是湖南省最大的自然類博物館、湖南省地學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與湖南省青少年活動中心湖南省羣眾藝術館和湖南省科技館共同組成“三館一中心 [1-2]  [5] 
1958年,湖南省創建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地質陳列館。1975年,地質陳列館擴建改名為湖南省地質博物館。1980年10月1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2012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遷建於湘府文化公園,同年4月22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  [3]  。截至2019年末,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藏品10000件/套,舉行展覽3個,教育活動103次,參觀人數58萬次。 [19] 
中文名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外文名
Hunan Museum Of Geology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杉木衝路49號
佔地面積
72 畝
類    別
自然類博物館
景點級別
國家一級博物館 [21] 
投用時間
2012年4月22日
開放時間
全年:週二至週日 9:00一16:00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10000件/套(截至2019年末)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歷史沿革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前身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前後,湖南地質工作者田奇鐫等中國第一代地質學家,利用長沙上黎家坡33號院內湖南地質調查所的幾間舊房,設立了標本陳列儲藏室,即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的前身 [1] 
1957年,中國地質部湖南辦事處成立伊始,即着手籌集標本,在長沙市勝利路湖南省地質研究所院內設立地質陳列館 [1] 
1958年,湖南省地質研究所地質陳列館建成 [1]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舊館
1975年,湖南省地礦局將地質陳列館擴建改名為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1] 
1980年10月1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舊館內設有8個展廳,內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進化、恐龍世界、人類起源、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礦產形成和礦物岩石分類及寶玉石等 [1] 
1985年,中國國家副主席王震視察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並題寫館名 [1]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
2002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覆遷址重建 [1] 
2008年底,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主體工程完工 [1] 
2009年底,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開始布展施工 [1] 
2012年4月22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1] 
2014年,今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自然資源事務中心大樓建成 [4] 
2017年12月11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開始閉館改造 [6] 
2019年4月19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4月20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展區面積由5400平方米拓展到7800平方米 [1] 
2022年10月6日起,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暫停對外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20]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主體大樓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主體大樓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建築佈局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綜述

據2020年10月博物館官網顯示,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地質博物館主體大樓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展區面積7800平方米 [4]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設藍色星球,唯一家園—地球奧秘廳、豐厚寶藏,發展基石—地質礦產廳、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質環境廳、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廳、大地饋贈,絢麗瑰寶—礦物寶石廳、經天緯地,智慧三湘—測繪地理信息廳等6個基本陳列,另不定期設置特別展覽 [5]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展廳

  • 唯一家園—地球奧秘廳
唯一家園—地球奧秘廳從宇宙中的地球開始,以“宇宙→太陽系→地球→區域→湖南”的空間線索,由古至今的時間順序,從宏觀的板塊構造,到微觀的岩石結構,構建一個全面、完整的“地球”展覽體系,結合前沿的研究成果,重點展示地球的基本屬性、地球表面的地質作用與過程、岩石及其循環、構造運動、湖南的地層序列和地質演化特徵等內容 [7] 
藍色星球,唯一家園——地球奧秘廳
  • 豐厚寶藏,發展基石—地質礦產廳
豐厚寶藏,發展基石—地質礦產廳以湖南省礦產資源特色和省內重點礦山為切入點,以“認識礦產→獲取礦產→利用礦產→綠色發展”作為展陳思路,通過對礦產資源發掘、利用的認知,突出體現礦產資源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的角度,闡述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效率,推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重要性,倡導發展礦業循環經濟和綠色礦業 [8] 
豐厚寶藏,發展基石——地質礦產廳 豐厚寶藏,發展基石——地質礦產廳
  • 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質環境廳
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質環境廳通過驚險泥石流、滑坡場景體驗,形象逼真的三大地貌景觀模型演示,以及“大美湖南”點贊系統等。讓受眾瞭解地質環境對人類生存與健康、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影響,認識地質災害與羣防羣治,從而學會與大自然、地質環境的和諧共處,建立命運共同體 [9] 
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質環境廳
  • 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廳
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廳通過精美化石標本展示地球生命超過37億年的演化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重點展示鎮館之寶—無牙芙蓉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恐龍骨骼化石模型,如雷克斯暴龍、三角龍、諾氏風神翼龍等;還有代表湖南特色的古哺乳動物階齒獸、冠齒獸等,以及與湖南古人類同期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羣;另有1:1真實復原的恐龍世界展區 [10] 
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廳
  • 大地饋贈,絢麗瑰寶—礦物寶石廳
大地饋贈,絢麗瑰寶—礦物寶石廳是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最具特色的展廳,分為神奇的礦物、繽紛的礦晶、璀璨的寶石三大部分,重點展示的是礦物晶體與寶石的自然之美。以礦物的基本特徵為主線,通過上千件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璀璨奪目的礦物晶體與寶石標本,把地球科學與美學直觀地呈現出來。展出的礦物晶體標本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以國內及湖南的居多。通過天然晶洞復原礦物晶體的生長環境,從色澤、形態、質地、內涵、稀有性等方面介紹礦物晶體鑑賞知識。以寶石原石、裸石及工藝品的配套展示,特別是湖南省獨有的通天玉、香花玉 [11] 
大地饋贈,絢麗瑰寶——礦物寶石廳
  • 經天緯地,智慧三湘—測繪地理信息廳
經天緯地,智慧三湘—測繪地理信息廳分為“圖掌天下”、“經天緯地”、“數繪乾坤”和“智繪三湘”四個版塊。從古代的手工繪圖到現代的計算機可視化成圖,從簡單的測量工具到現代化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系統地講述測繪地理信息歷史、成績和對展望 [12] 
經天緯地,智慧三湘——測繪地理信息廳
  • 探尋紅寶藏,獻禮新時代
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6日展出的“探尋紅寶藏,獻禮新時代”,其以“探尋紅寶藏、獻禮新時代”為主題,挑選70件珍貴美麗的紅色礦晶及寶石進行展出,共分為《走進紅色寶藏》《探見紅色新星》《鑑賞紅色家族》和《開啓紅色盛典》四個篇章;共六個獨立展櫃,分別展現六種不同的紅色礦物標本,有紅珊瑚、紅綠寶石、粉紅色方解石、雞血玉、鉻鉛礦、紅碧璽 [13] 
探尋紅寶藏,獻禮新時代
  • “愛上湖南”攝影展
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月10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在其東門廣場展出“愛上湖南”攝影展,展出從發展成就、自然風光、民俗民風,特色創新、歷史文化等維度展現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面貌的攝影作品 [14] 
"愛上湖南" 攝影展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建築特色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主體大樓外部造型為仿礦物晶體形狀 [1]  ,將湖南地圖作為景觀元素設置在建築平台上,體現湖南地方文化特色。設計中以“褶皺、摺疊”為建築造型設計的主要手法,通過各個底面、立面、屋面的折曲變形來表達地質的概念,體現地質博物館的獨特特徵,並形成“礦石”的造型意向。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主體大樓建築的外牆和屋面大部分採用了間層板的形式,其原理類同於原來的通風屋面,太陽的輻射被表層擋住,其所吸收的熱量被流過中間層的空氣帶走,可以有效地隔絕熱輻射 [2]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館藏文物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文物綜述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礦產資源樣品豐富,有鎢、銻、鉛、鋅、汞、磷、砷和高嶺土、海泡石等礦產地250多處。幾座獨有的石英一黃鐵礦晶洞、輝銻礦晶洞、石膏晶洞。地球歷史陳列廳陳列有轉動着的巨大地球模型。有古生物標本800餘件,如大型三葉蟲、1米多長的直角石、芙蓉龍、恐龍蛋化石、恐龍腳印等。礦物岩石標本有1000餘件,如金剛石、輝銻礦晶簇、石英黃鐵礦晶簇、雄黃雌黃晶簇、方鉛礦重晶石晶簇、方解石晶簇、辰砂、黑鎢礦、白鎢礦、螢石、石膏等礦物晶體以及中國首次發現的世界新礦物一香花石晶體和各種寶石玉石彩石等。其他還有礦牀、區域剖面的系統成套標本 [1]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重要藏品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重要展品
螢石 螢石
雄黃 雄黃
明礬 明礬
辰砂 辰砂
自然金 自然金
自然銅 自然銅
閃鋅礦、方鉛礦、方解石 閃鋅礦、方鉛礦、方解石
方鉛礦 方鉛礦
輝銻礦、辰砂 輝銻礦、辰砂
方鉛礦、黃銅礦 方鉛礦、黃銅礦
閃鋅礦、黃鐵礦、石英 閃鋅礦、黃鐵礦、石英
水晶、毒砂、方解石 水晶、毒砂、方解石
參考資料 [5]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所獲榮譽

2020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 [15] 
2022年3月,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入選2021一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 [16-17] 
2024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被評為“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1]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機構設置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部門設置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設有辦公室、運維保障部、展陳部、財務科、研究部、人事科、科教部等部門。 [1]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人員編制

館長:黃遠峯;副館長:高少文、劉立、鍾琦。 [1]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參觀信息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地理位置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杉木衝路49號。 [18]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00開館,下午16:30閉館(16:00停止進館),每週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18]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交通指引

公交:長沙市內公交車21路、105路、259路可到達。
地鐵:長沙市內地鐵1號線省政府清風站2號口。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