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湎,漢語二級字 [2]  [4]  ,讀作湎(miǎn),即《説文解字》:“沈於酒也。從水面聲。《周書》曰:“罔敢湎於酒。”彌兗切”。本義為沉迷,多指沉迷於酒色。 [3] 
中文名
拼    音
miǎn
部    首
字    碼
U+6E4E
五    筆
idmd、idlf
倉    頡
emwl
鄭    碼
vgjk
筆    順
441132522111
注    音
ㄇㄧㄢˇ
總筆畫
12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1. 沉迷:沉~(多指沉迷於酒色)。

詳細字義

<動>
(形聲。從水,面聲。本義:沉迷於酒)
同本義 [be given to heavy drinking]
湎,沈於酒也。——《説文》
罔敢湎於酒。——《書·酒誥》。鄭注:“飲酒齊色曰湎。”
天不湎爾以酒。——《詩·大雅·蕩》
湎於酒。——《穀梁傳》
又如:湎淫(沉溺於酒色)
沉迷,沉溺(因過度愛好而難以捨棄) [indulge in]
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荀子·非十二子》
國家喜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墨子·魯命》
通“”。背,背向 [back on; turn back]

詞性變化

<>
水流貌 [flowing]。如:湎演(水流的樣子):湎湎(流移的樣子)
紊亂 [in disorder]。如:湎亂(紊亂)

方言集匯

1.粵語:min5
2. 客家話:[梅州腔] mien3 [台灣四縣腔] mien3 mien5 [客語拼音字彙] mian3 [海陸豐腔] mien3 mien6 [客英字典] mien3
3. 潮州話:毛嫣2(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彌兗切,音緬。《説文》沈於酒也。《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箋》飮酒齊色曰湎。《韓詩外傳》飮酒閉門不出客曰湎。
溺而不反,皆謂之湎。《禮·樂記》流湎而忘本。
湎湎,流移也。《前漢·敍傳》風流民化,湎湎紛紛。
通作沔。《前漢·禮樂志》湛沔自若。《集韻》或作䤄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