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渲染

(文學術語)

鎖定
渲染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 xuàn rǎn,意思是畫國畫時用水墨或淡色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可以增強氛圍,使人感覺情景更加真實。
中文名
渲染
拼    音
xuàn rǎn
比    喻
誇大的形容
近義詞
影響

渲染基本解釋

(1)畫國畫時用水墨或淡色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
(2)比喻誇大的形容:一件小事情,用不着這麼~。
(3)形容詞,比喻由於喜悦的氣氛,讓自己忘記了煩惱,一起快樂着以及陶醉的感覺。
【近義詞】: 影響(名詞時表示:對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瀰漫

渲染中國畫技法

“渲染”繪畫法來自使用的一種紙張,稱“宣紙”。在“生宣紙”上繪畫時,如果墨汁滴在上面,會瞬間瀰漫滲透出自然不規則的淡淡墨汁痕跡,或用毛筆蘸墨在紙上繪畫時,筆端在宣紙上停留時間的長短,筆端或筆身接觸宣紙的多少,使墨跡能向邊緣,產生不同的墨跡擴散效果,這種現象稱“渲染”繪畫。
生宣紙吸水性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達到水走墨留之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生宣作畫追求的便是這種“多變”的墨趣,落筆即定,水墨滲沁迅速,非熟練者不易掌握,也正是這種神奇的多變性,吸引了自古無數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韻、變化的方面付諸了不懈的探索,未間斷……
1、中國畫的一種畫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有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
渲:是在皴擦處略敷水墨或色彩。
染:是用大面積的濕筆在形象的外圍着色或着墨,烘托畫面形象。
楊慎《藝林伐山·浮渲梳頭》:“畫家以墨飾美人鬢髮謂之渲染。” 清龔自珍《題盆中蘭花》詩之四:“ 宣州 紙工渲染薄,畫師黃金何處索?”馬南邨《燕山夜話·書畫同源一例》:“有一些皴法和渲染之處稍變換着使用幹筆和濕筆,而就整幅畫面來説,用墨大部分是半乾半濕的,表現出特別和諧的色調。”

渲染物像襯托

  1. 指物像間的襯托。 清杜詔《渡江雲·徐鳴皋過訪雲川閣坐雨》詞:“秋香濕透,渲染就,一片秋濃。”茅盾動搖

渲染表現手法

  1. 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對所寫對象作突出的描寫、形容、烘托秦牧《藝海拾貝·藝術力量和文筆情趣》:“古代詩人形容大雪紛飛,説是‘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形容貼梗海棠的豔麗,説是‘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來了。”

渲染事物鋪張

  1. 指對事物鋪張、誇大巴金《春》二一:“ 王氏便把事情的經過加以渲染,有聲有色地敍述一遍。”

渲染古文渲染

記敍文中,運用渲染這種表現手法,對文章中環境和人物着意描寫、烘托,以加強氣氛,深化主題。 渲染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於藝術創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寫。例如,白樂天《琵琶行》(第二節)極盡筆墨之能事,通過對琵琶聲及其富於變化的演奏的鋪敍渲染,表現了音樂的高妙;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對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離愁,表達了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對事物進行正面描寫鋪敍,追求筆墨酣暢,痛快淋漓。
電影、動漫製作中的渲染
影視、動漫、廣告製作中,運用的渲染是指應用計算機圖形軟件,一般包括二維軟件、三維軟件以及各類影視後期製作軟件等,把在計算機中把做好的物體、角色等等,通過渲染器,進行渲染。達到我們想要看到的效果。比較著名的渲染器有MR,VR,RM,Anrold,巴西等等。各種實時渲染器大量出現。

渲染常用方法

(1)反覆:它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反覆出現,以抒發情感,渲染情緒,突出主題,如《周總理你在哪裏》一文。
(2)烘托:它借描寫環境或特定的氣氛,表現人物的一定情緒。魯迅小説《故鄉》開頭對故鄉冬景的描寫,就是這樣,這樣的環境和氣氛,對人物悽楚心理和作品的主題,起着有力的渲染作用。
(3)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