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層鏈接

鎖定
深層鏈接作為鏈接方式的一種,被廣泛應用於互聯網領域。從技術上而言,網絡鏈接可分為“普通鏈接”和“深層鏈接”兩種類型。
深層鏈接(deep-link),又稱內鏈、深度鏈接,是指設鏈網站所提供的鏈接服務使得用户在未脱離設鏈網站頁面的情況下,即可獲得被鏈接網站上的內容,此時頁面地址欄裏顯示的是設鏈網站的網址,而非被鏈接網站的網址。但該內容並非儲存於設鏈網站,而是儲存於被鏈接網站。簡而言之,設鏈者以自己的網頁外觀形式呈現其他網頁所擁有的實質內容,並且對於這些內容,設鏈者並沒有在服務器上儲存下來,只是提供指引作用。
中文名
深層鏈接
外文名
deep-link
別    名
內鏈
別    名
深度鏈接
領    域
計算機
釋    義
繞過被鏈網站首頁直接鏈接到分頁
應    用
視頻網站或視頻聚合平台等

深層鏈接鏈接及深層鏈接

鏈接,又稱超文本鏈接,它是指使用超文本製作語言編輯包含標記指令的文本文件,在兩個不同的文檔或同一文檔的不同部分建立聯繫,從而使訪問者可以通過一個網址訪問不同網址的文件,或通過一個特定的欄目訪問同一站點上的其它欄目。
圖1 鏈接及深層鏈接 圖1 鏈接及深層鏈接
鏈接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如按照鏈接技術的不同,可以將鏈接分為普通鏈接、縱深鏈接、埋置鏈接和加框鏈接;按照鏈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將鏈接分為協議鏈接、加密鏈接、自由鏈接與反向登錄鏈接等。在這些鏈接中,鏈接的指向有三種:(1) 指向同一網頁的特定內容;(2) 指向同一網站中不同網頁的特定內容;(3) 指向不同網站中的特定內容。第三種指向又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指向不同網站的主頁,稱為外鏈,外鏈一般不發生侵權。另一種指向不同網站主頁下的某一頁面,稱為內鏈,也稱為深度鏈接,即繞過被鏈網站首頁直接鏈接到分頁的鏈接方式。當用户點擊鏈接標誌時,計算機就會自動繞過被鏈網站的首頁,而跳到具體內容頁。此時,如果具體內容頁上沒有任何被鏈網站的標誌,那麼用户可能會誤以為還停留在設鏈網站內,會導致使用者對網站所有者的誤判,容易引起侵權糾紛。 [1] 
如圖1所示,網站A中的頁面3指向網站日主頁的鏈接稱為外鏈,用橙色虛線箭頭表示。網站A中的頁面3和頁面2-1指向網站B的頁面1的鏈接稱為深度鏈接,用藍色點劃線箭頭表示。 [2] 

深層鏈接深層鏈接的應用

深層鏈接被廣泛運用在音樂搜索網站、視頻網站或視頻聚合平台、內容聚合性 APP 等產業。

深層鏈接音樂網站

音樂網站涉及的深層鏈接,以百度 MP3 搜索服務為例,用户在百度 MP3 中檢索歌曲時,只要點擊搜索結果列表中的歌曲標題,就能進行試聽或相應下載,整個試聽及下載過程均能在百度 MP3 頁面中進行,但被試聽或下載的歌曲並非存在於百度的服務器中。

深層鏈接視頻網站或聚合平台

視頻網站或聚合平台主要涉及深層鏈接的播放模式為,設鏈者截取被鏈接網站的視頻流在設鏈視頻網站或視頻聚合平台的播放器內直接播放,如百度被訴“盜鏈盜播”的理由便是,未經許可擅自通過百度視頻、百度影音等軟件,以定向鏈接、點對點傳輸、瀏覽器內嵌播放插件並主動推介等方式向公眾提供視頻的播放甚至下載,而相關視頻並未存儲在百度服務器之中。

深層鏈接內容聚合性 APP

內容聚合性 APP 只是一種時下流行的説法,本身並無嚴格的定義,其大致是指那些通過搜索引擎、數據挖掘、網絡鏈接、轉碼等技術,將分散在網絡空間的文件、視頻等內容資源整合起來,使得用户能夠通過一站式平台訪問資源的網絡服務。儘管有眾多商業模式,但內容聚合性 APP 也可能涉及到一些深層鏈接技術,如時下爭議較大的新聞聚合 APP“今日頭條”,其涉及到深層鏈接的模式為:APP 抓取新聞信息源後,將新聞標題及新聞摘要進行展示,用户點擊新聞標題後,新聞原文及圖片仍然在 APP 端展示,未實現真正跳轉,只有用户點擊頁面下方的“閲讀原文”,方可跳轉到被鏈新聞網頁。 [3] 

深層鏈接深層鏈接引發的問題

互聯網的本質是互聯互通,鏈接是實現互聯網互聯互通的基本手段。藉助鏈接,用户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物理界限,在海量信息資源中,便捷的訪問互聯網上任何開放空間中存儲的信息資源。設鏈者利用深層鏈接技術進一步提高用户獲取信息便利的同時,在自己控制的界面上實質呈現了著作權人的作品,對被鏈接網站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效果,模糊了傳統“渠道”與“內容”提供服務商的界限,引發了諸多爭議。尤其是隨着互聯網絡視頻產業的發展,各種內容聚合APP 的推廣,深層鏈接行為引發的糾紛頻頻登上頭條,如搜狐、騰訊、優酷土豆、樂視網等指責百度“盜鏈盜播”;“今日頭條”受到騰訊、搜狐、新京報等內容提供方的“口誅筆伐”;更為甚者,全國還出現了首例因“深度鏈接”侵犯著作權被判處刑事處罰的案例。
著作權人因深層鏈接行為受到的利益損害如何界定,現有法律下能否有效追究設鏈者責任以維持利益平衡,如何在法律框架下對深層鏈接行為進行規制等問題,引發了學界、產業及司法界的關注和討論。 [3] 

深層鏈接深度鏈接引起爭議概述

圖2 深度鏈接引起爭議概述 圖2 深度鏈接引起爭議概述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由於鏈接引起的爭議。近幾年全球範圍內由於深度鏈接而引起的訴訟已經相當多見了(見圖2)。由深度鏈接引起的第一個訴訟發生在蘇格蘭,原告為Shetland Times頁面上保存着許多新聞內容。被告為Will在其自己的網站上覆制了原告的新聞標題作為深度鏈接直接鏈接到原告的具體新聞頁面上,而且沒有經過原告的網站主頁。最後法院認定這種行為侵權,並要求被告禁止這種行為。之所以深度鏈接會引起侵權爭議,是由於深度鏈接繞過了被鏈網站的主頁,有可能使其廣告瀏覽量減少。從圖2可以發現各國對深度鏈接等引發的爭議的裁定有不同的結果,這主要是由於現有法律條文的相對滯後和對原條文的解讀上不能達成一致導致造成的。 [1] 
參考資料
  • 1.    官文娟,江向東. 對深度鏈接的思考[J]. 山東圖書館學刊,2009,(01):10-12+16.
  • 2.    王仁雲. 深度鏈接的爭議及應用前景[J]. 電子商務,2007,(04):43-47.
  • 3.    王蝶. 深層鏈接的法律規制[D].清華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