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海戰役紀念館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境內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鎖定
淮海戰役紀念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33]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解放南路2號,於1965年11月6日建成開放。2003年5月,淮海戰役紀念館進行擴建工程。2007年7月,新館建成開放。 [1] 
淮海戰役紀念館佔地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半徑25米、高28米的全景畫館位於其中心。館內陳展面積1.2萬平方米,共分序言、戰前形勢、戰役實施、人民支前和緬懷英烈等6部分內容,共展出文物、照片、圖表近3000件,復原場景9個,展線1470米。全景畫《淮海戰役》畫布長150米,高20米,以戰役3個階段的主戰場為創作背景,用寫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淮海戰役的生動場景。 [1] 
1995年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2018年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成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3] 
中文名
淮海戰役紀念館
類    別
紀念館
開放時間
1965年11月6日
地    點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解放南路2號
竣工時間
1965年
館藏精品
粟裕的地圖、炸藥發射筒、支前民工三件寶

淮海戰役紀念館歷史沿革

1959年,國務院決定興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和淮海戰役紀念館。 [1] 
1960年,淮海戰役紀念館奠基。 [4] 
1965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紀念館建成開放。 [1] 
2003年5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正式批准,淮海戰役紀念館進行擴建工程。 [1] 
2007年7月,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建成開放。 [1] 
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

淮海戰役紀念館建築佈局

淮海戰役紀念館佔地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序廳、戰前形勢廳、戰役實施廳,二層為戰役勝利廳、人民支前廳、緬懷英烈廳,半徑25米、高28米的全景畫館位於其中心。館內陳展面積1.2萬平方米, [5]  共展出文物、照片、圖表近3000件,復原場景9個,展線1470米。 [1] 

淮海戰役紀念館場館特色

淮海戰役紀念館陳列展示利用圖片、實物、場景復原、浮雕、蠟像及聲光電多媒體技術突出表現了淮海戰役規模宏大、戰場遼闊、戰鬥激烈、人民支前規模空前等特點。 [5] 

淮海戰役紀念館展出內容

淮海戰役紀念館綜述

淮海戰役紀念館擁有藏品2萬餘件,主要為淮海戰役期間的紙、布、鐵、皮等質地的文物和歷史圖片、史料及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的題詞、書畫作品等,其中尤以戰役期間的命令、日記、地圖、武器裝備、支前用品、領導人題詞等藏品彌為珍貴。 [6] 
淮海戰役紀念館全景畫《淮海戰役》畫布長150米,高20米,以戰役3個階段的主戰場為創作背景,用寫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淮海戰役的生動場景。 [1] 

淮海戰役紀念館主要文物

文物圖片
文物介紹
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 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
圖中文物是1948年10月1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華野並告華東局、中原局的電報。電報中提出首殲徐州以東黃百韜兵團及“攻濟打援”等作戰方針與部署,在第一階段得到完全的成功。該電後作為《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發表在《毛澤東軍事文集》中。 [7]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總前委的電文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總前委的電文
隨着淮海戰役戰局的發展,華野、中野並肩戰鬥,戰役規模、戰區範圍越打越大,後勤支前任務非常繁重。為此,1948年11月16日中央軍委指示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5同志組成總前委,由劉陳鄧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一切。總前委的成立,使淮海前線有了統籌一切的總指揮部,對及時貫徹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協調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的作戰行動,統籌戰區黨政軍民全力支前,爭取淮海戰役的全勝,從組織上提供了保證。 [8] 
淮海戰役總前委使用的電台、手搖發電機 淮海戰役總前委使用的電台、手搖發電機
圖中文物是總前委接受中央軍委指示,指揮部隊作戰用的通訊器材。總前委對戰役的指揮通常由劉陳鄧三位常委醖釀決定,用電報、電話同粟裕、譚震林磋商實施。戰況緊急時由常委臨機處置,重大問題報告軍委。戰役期間,總前委堅決貫徹中央軍委指示,民主決策 ,提出了許多戰略性建議,有效指揮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協同作戰,統籌規劃各地區的後勤支前工作。一封封電報從總前委指揮部發出,及時將戰場情況上傳下達,為奪取戰役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9] 
粟裕的地圖 粟裕的地圖
粟裕喜歡看地圖,他説看地圖看地形是軍事指揮員的必修課。每到一地,工作人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掛軍事地圖。這是粟裕在淮海戰役期間,考慮戰略全局問題時使用過的地圖。此圖是1947年冬,繳獲原國民政府國防部制印的全國一百萬分之一地圖。 [10] 
架橋用的門板 架橋用的門板
圖中文物是當年架橋用的。1948年11月15日,中野三縱對宿縣發起總攻。某部七連在突破西門戰鬥中,以勇猛神速的動作,冒着國民黨軍密集火力的封鎖,用老百姓支援的門板、木料,在三丈多寬水深沒頂的護城河上,強行架橋,使攻擊部隊快速通過,衝入城內,全殲國民黨軍第二十五軍一四八師及交警第十六總隊等部1.2萬餘人。宿縣的攻克,對切斷徐蚌間聯繫,完成對徐州劉峙集團的戰略合圍具有重大意義。 [11] 
國民黨軍飛機撂下的沒能爆炸的美製重型炸彈 國民黨軍飛機撂下的沒能爆炸的美製重型炸彈
圖中文物是1947年美國製造的空投殺傷爆破彈,主要用做摧毀地面軍工要地、橋樑、建築等目標。炮彈引信為M109AR型,彈長約103釐米,直徑為33釐米,重約250公斤。在徐東阻擊戰中,國民黨空軍為配合陸軍增援黃百韜兵團,大肆空投轟炸地面,該炸彈所以沒有爆炸,是因為尾翼上的保險裝置沒能打開。1988年11月20日,銅山縣張集鄉農民挖河時在距地面三米處挖掘出來,由工程兵指揮學院專業人員排除了彈體內的炸藥,作為歷史見證現陳列於紀念館內。 [12] 
炸藥發射筒 炸藥發射筒
炸藥發射筒構造簡單,將汽油桶鋸掉頂蓋,把桶埋入土中指向敵方陣地,桶身與地面呈45度角,在桶的最底部裝填黑火藥或低威力炸藥作為拋射藥,中間用一塊圓形厚木板綁上炸藥包並加入延期雷管,點燃導火索後,火藥的推射力將炸藥包拋入對方陣地後落地起爆,射程可達200米,能把周圍10多米的地堡、鹿砦炸燬,震死敵軍。國民黨軍把它叫作“特大威力炮”和“原子炮”。毛澤東則稱它們是“我們的飛機坦克”。 [13] 
保暖箱 保暖箱
圖中文物是中野9縱26旅76團炊事員自制的保暖箱。淮海戰役中,我軍各部隊炊事人員積極開展了“三熱”活動,將熱飯、熱菜、熱水及時送上火線。這種保温桶是他們用自己棉衣裏的棉花包上汽油桶做成的,體現出了戰友間的兄弟情。 [14] 
劉瑞龍的日記 劉瑞龍的日記
圖中文物是華野後勤部長劉瑞龍的日記。從最初的魯中南支前計劃,到淮海戰役支前工作總結,從地方工作會議記錄,到徐州聯合支前會議紀要,全面而翔實地記載了淮海戰役前後九個月間的後勤和支前工作,是研究淮海戰役後勤支前工作的珍貴資料。 [15] 
做鞋展櫃 做鞋展櫃
圖中文物是解放區婦女的部分做鞋用具:油燈、剪刀、針錐、頂針、把骨和拔線錘等。婦女們拿出衣服、被褥,甚至做嫁衣的布,聚攏在油燈下,飛針走線,日夜縫製。一雙雙軍鞋飽含解放區人民的深情厚誼送往前方。據統計,僅膠東區掖縣婦女半個月就趕做了22萬雙軍鞋,魯中南區婦女第一期做鞋100萬雙。 [16] 
泗水縣模範運輸團運糧的功勞車 泗水縣模範運輸團運糧的功勞車
圖中文物是泗水縣模範運輸團運糧的功勞車。該運輸團一次接受了6天運糧4.5萬公斤的任務,結果3天就運糧5.6萬公斤,提前3天超額1萬公斤完成任務。戰役中,大小車共計88.1萬輛,可以從南京並排兩行排到北京。一輛小車一個故事,幾十萬輛小車、幾百萬的人民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17] 
支前民工使用的擔架 支前民工使用的擔架
圖中陳列的是民工使用的各種擔架。有渤海一分區模範擔架團用過的擔架,有皖北人民解放宿縣時用過的擔架牀,還有棚式擔架、靠背式擔架和推抬兩用擔架車。戰役中,擔架員抬着20萬6千副擔架,不畏艱險,奮勇搶救傷員,冒風雪飢寒和敵機襲擾,長途跋涉,完成了9萬8千名傷員的轉運任務。戰後,石連生被授予特等支前功臣稱號,並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18] 
支前民工三件寶 支前民工三件寶
圖中文物是民工的常備物品:狗皮、蓑衣、葫蘆瓢,被稱作民工三件寶。狗皮鋪在傷員身下,給傷員取暖,蓑衣披在擔架上、糧車上,為傷員和糧食遮風擋雨,吃飯、喝水用的葫蘆瓢則給行動困難的傷員接大小便。普通的物品,廣泛的用途,見證着廣大民工無私的奉獻精神和人民與軍隊的魚水深情。 [19] 
華野特種兵縱隊參謀長韓聯生的軍毯、馬搭子、雨衣 華野特種兵縱隊參謀長韓聯生的軍毯、馬搭子、雨衣
韓聯生時年41歲,湖南省湘潭縣人,華野特種兵縱隊參謀長,淮海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犧牲職務最高的指揮員。戰役中,為發揮工兵“飛行爆破”的威力,韓聯生積極鑽研,改進技術,並親自到工兵團駐地指導迫擊炮送炸藥試驗,因炸藥意外爆炸,光榮殉職。 [20] 

淮海戰役紀念館文化活動

2016年4月14日,徐州市“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暨“國家安全·使命·責任”主題展和“江蘇省國家安全教育基地”開幕揭牌儀式在淮海戰役紀念館舉行。 [21] 
2018年4月19日,“隱蔽戰線·國家安全教育展”在淮海戰役紀念館開展。 [22] 
2021年6月25日,“人民的勝利——淮海戰役歷史陳列展覽”在江蘇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正式開 [30] 
2022年,“人民的勝利——淮海戰役歷史展覽”獲得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特別獎。 [31] 

淮海戰役紀念館所獲榮譽

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1986年10月15日,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23] 
1995年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1997年7月,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佈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4] 
2017年1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佈為全國文明單位。 [25] 
2018年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成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3] 
2020年12月,入選“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 [26] 
2022年7月,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 [32] 
2024年5月18日,淮海戰役紀念館獲評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33] 

淮海戰役紀念館作用價值

淮海戰役紀念館藏品是淮海戰役歷史的真實見證與生動記錄,是近距離了解淮海戰役歷史的珍貴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6] 

淮海戰役紀念館機構設置

淮海戰役紀念館共設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編研文保處、陳列展覽處、保衞處、園林管理處、行政保障處、教育交流處、信息檔案處、社會服務處、財務處十一個管理部門,負責全館的行政管理、安全保衞、教育宣傳、文物收集、學術研究、財務等方面的工作。 [27] 

淮海戰役紀念館參觀信息

淮海戰役紀念館地址

淮海戰役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解放南路2號。

淮海戰役紀念館參觀須知

  • 門票
淮海戰役紀念館對社會免費開放,個人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憑身份證或有效證件進館。 [28] 
  • 開放時間
淮海戰役紀念館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09:00至17:00點,16:15停止入館。週一全天閉館;淮海戰役全景畫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10分,下午15:10分各播放一場。 [28] 

淮海戰役紀念館交通線路

徐州市內乘坐徐州公交11路徐州公交19路徐州公交20路徐州公交23路徐州公交35路徐州公交51路、徐州公交56路、徐州公交65路、徐州公交601路徐州公交604路、徐州公交806路、徐州公交遊1路、徐州公交遊2路等均可到達。 [2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