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菜

(中藥材)

鎖定
淡菜,中藥名。為貽貝科動物厚殼貽貝Mytilus coruscus Gould、貽貝Mytilus edulis Linnaeus、翡翠貽貝Perna viridis (Linnaeus)及其他貽貝類的肉。厚殼貽貝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貽貝分佈於黃海、渤海;翡翠貽貝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消癭瘤之功效。常用於虛勞羸瘦,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帶下,癭瘤。
別    名
東海夫人
殼菜
海蜌
紅蛤
珠菜 展開
別名
東海夫人
殼菜
海蜌
紅蛤
珠菜
海紅 收起
動物界
軟骨動物門
雙殼綱
貽貝目
貽貝科
貽貝屬
厚殼貽貝、貽貝、翡翠貽貝
中文學名
淡菜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用    量
內服:煎湯,15-30g
毒    性
無毒(《本草拾遺》)

淡菜入藥部位

肉。

淡菜性味

味甘、鹹,性温。

淡菜歸經

歸肝、腎經。

淡菜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消癭瘤。

淡菜主治

用於虛勞羸瘦,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帶下,癭瘤。

淡菜相關配伍

1、治頭暈及睡中盜汗:淡菜(焙燥,研細粉)100g,陳皮(研細粉)60g。研和,蜂蜜為丸。每服5g,每日3次。(《現代實用中藥》)
2、治高血壓病:淡菜30g,松花蛋1個。共煮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3、治貧血:淡菜50g,熟地40g,黃芪50g,當歸10g。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4、治陽痿,腎虛腰痛:淡菜30g,狗腎1具。煎煮至熟爛,飲汁食肉,為1天量。(《山東藥用動物》)
5、治經血多:淡菜30-60g。與豬肉共煮,行經前服。(《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6、治癭氣(地方性甲狀腺腫):淡菜30g,昆布15g。煎煮熟爛,連藥帶汁1次服,日服2次,連服2星期為1療程,間隔1星期再服。(《山東藥用動物》)

淡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

淡菜使用注意

1、《本草拾遺》:“久服令人發脱。”“發石,令腸結。”
2、《日華子》:“多食令頭悶目暗。”
3、《本經逢原》:“久食令人陽痿不起。”

淡菜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捕得後,剝取其肉,曬乾。

淡菜形態特徵

淡菜厚殼貽貝

貝殼呈楔形,殼的長度約為高的2倍,為寬的3倍,一般殼長116-160mm。殼質厚,殼頂尖細,位於殼的最前端,稍向腹面彎曲,腹緣略直,足絲孔狹縫狀,位於近殼頂處。背緣與腹緣構成近45°角向後上方延伸,背緣與後緣相接處形成一較大鈍角,後緣圓。殼面由殼頂沿腹緣形成一條隆起,將殼面分為上、下兩部分,兩殼閉合時在腹面形成一菱形平面。生長線極明顯,但不規則,無放射肋。殼皮厚,棕黑色,殼的邊緣向內捲曲成鑲邊狀的紅褐色狹緣。殼頂常剝蝕,露出白色殼質,幹後殼皮常呈崩裂狀。殼內面呈灰白色或灰藍色,具珍珠樣光澤,外套痕及閉殼肌痕明顯,前閉殼肌痕小,卵圓形或心形,位於殼頂後方;後閉殼肌痕大,橢圓形,位於後端略偏背緣。殼頂內面鉸合齒2枚,小型,呈八字形。韌帶褐色,位於背緣前方。外套緣具有分枝狀的觸手。足前端呈棒狀;後端微扁呈片狀。足絲粗壯,淡黃褐色。

淡菜貽貝

又名紫貽貝。貝殼呈楔形或不等三角形,殼長度不及高的2倍,寬度為高的1/4-1/3,一般殼長60-80mm。殼質薄,前端尖細,後端寬廣。殼頂在殼的最前端,前方有淡褐色的菱形小月面。殼腹緣較直,足絲伸出處略凹入。背緣與腹緣形成的夾角大於45°。後緣寬圓。殼表面自殼頂起沿腹緣向後突起,達殼的中部後漸收縮。生長線細而明顯,自殼頂始,或環形排列生長,放射肋不明顯。殼皮黑褐色,具光澤,幷包被殼的邊緣,殼頂及腹緣常呈淡褐色,頂部殼皮易脱落,露出淡紫色殼質。殼內面白色或淡紫色,具珍珠樣光澤。外套痕、閉殼肌痕明顯,前閉殼肌痕小,半月形,位於殼頂下方;後閉殼肌痕大,橢圓形,位於後端略偏背緣。縮足肌痕、中足絲收縮肌痕及後足足絲收縮肌痕癒合成一狹長的帶狀,並與後閉殼肌痕相連。鉸合部長,約等於殼長的1/2,有不發達的鉸合齒2-12枚。韌帶深褐色,約與鉸合部等長。足絲較細軟,淡褐色。

淡菜翡翠貽貝

貝殼呈楔形,殼質中等厚,一般殼長136mm,高58mm,寬38.5mm。殼頂尖,呈喙狀,腹緣直或稍彎,背緣與腹緣約成30°角。殼表面翠綠色,前半部常呈綠褐色,光滑而有光澤,殼面前端具有隆起肋。生長線較細密,繞殼頂環生。殼內面瓷白色,珍珠光澤不強,由殼皮捲入的角質層狹緣為碧綠色。無前閉殼肌痕;後閉殼肌痕大,略呈圓形,位於殼後端背側。鉸合齒左殼2枚,右1枚。外套緣較薄,具有觸手狀突起。足細呈棒狀,足絲細軟,淡黃色。

淡菜生長環境

淡菜厚殼貽貝

以足絲固着於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岩石間,北方多在20m的深處,浙江一帶多在8-10m處生長密度最大,幼貝分佈較淺。喜海浪大、鹽分高的海區。雌雄異體,在大連沿海產卵期約在8月。中國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

淡菜貽貝

棲息於內灣淺海及近岸的岩礁底,通常在低潮線附近至水深2m左右分佈較密,以足絲附着於岩石上及海港中各種建築設施上。雌雄異體,生殖腺成熟時,雄性為乳黃色;雌性為橘紅色,春、秋季兩次產卵。繁殖很快,為養殖的優良品種。我國自然分佈於黃海、渤海,近年已南移至福建等地試養。

淡菜翡翠貽貝

棲息於潮線至水深5-6m處,最深可達10m以上,附着於水流通暢處的岩石上。雌雄異體,產卵早期約於6月中旬,晚期於10-12月間。我國分佈於南海和東海南部。

淡菜藥材性狀

本品呈橢圓狀楔形。前端圓,後端扁,後端兩側有大而圓的閉殼肌。外質膜極發達,足小,呈棒狀,兩外套膜間有明顯的生殖腺。外套後端有一點癒合,形成明顯的入水孔和出水孔,入水孔皆呈紫褐色,其入水孔周邊的分枝狀小觸手顏色更深。出水孔紫褐色,全體深棕色。背部透過外套膜可見深褐色的髒團。生殖腺顏色較深。氣微腥,味鹹,嚼之有海米樣鮮腥氣。

淡菜相關論述

1、《食療本草》:“常時頻燒食即若,不宜人。與少米先煮熟後,除肉內兩邊鎖及毛了,再入蘿蔔或紫蘇或冬瓜皮同煮,即更妙。”
2、《綱目》:“淡菜生海藻上,故治癭,與海藻同功。”

淡菜附註

我國貽貝科軟體動物已定名的有50餘種,其中厚殼貽貝、翡翠貽貝的肉個體大,肉質鮮美,優於紫貽貝,但產量不及紫貽貝。其他如:偏頂蛤Modiolus modiolus Linnaeus(分佈於黃海、渤海);尋氏肌蛤Musculus senhousei(Benson)[Brachydontes senhousei Benson](廣泛分佈於我國沿海)的乾燥軟體均已作淡菜應用。

淡菜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對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2、對腎臟容積和泌尿的影響:在引起血壓下降的同時,腎容積明顯縮小,尿量亦隨之減少;血壓及腎容積恢復正常後,尿量亦恢復,並較未用藥前有所增加;
3、對子宮及平滑肌的影響:對子宮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對電場刺激輸精管引起的收縮有明顯的增強作用;
4、延緩衰老作用;
5、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6、抗凝,改善微循環作用;
7、具有溶菌作用。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3.    趙國東.《本草綱目一本通》: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