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涉税零風險

鎖定
涉税零風險是指納税人賬目清楚,納税申報正確,繳納税款及時、足額,不會出現任何關於税收方面的處罰,即在税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或風險極小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種狀態。
中文名
涉税零風險
定    義
税收方面沒有任何風險
意    義
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途    徑
.按規定的納税期限及時足額納税

涉税零風險定義

涉税零風險是指企業受到稽查以後,税務機關做出無任何問題的結論書。我國企業對税法的理解不到位,普遍存在着税收風險問題,納税籌劃需要把規避税收風險、實現税收零風險納入進來。企業在接受税務稽查時,會面臨着三種不同性質的稽查:
日常稽查
我國的税收徵管體制是徵、管、查相分離,日常稽查是指稽查部門主要負責的對管轄區域內企業日常情況進行的檢查,要求被檢查的公司數量一般不得低於一定比例。
專項稽查
專項稽查是指根據上級税務部門的部署,對某個行業、某個地區、某個產品、某項減免税政策進行全面的清理檢查。
舉報稽查
任何單位和個人根據徵管法的規定,都可以舉報納税人偷税漏税的行為。税務機關在接到舉報以後,採取一些措施對納税人進行檢查,這種檢查叫做舉報稽查。

涉税零風險意義和途徑

實現涉税零風險,實際上是消極性節税的一種方法,其意義在於:
可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可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聲譽損失;使企業帳目更加清楚有利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也能減輕納税人擔心受罰的精神成本,這也是一種心理收益
實現涉税零風險的途徑:
1.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做到帳目清楚真實;
2.按規定的納税期限及時足額納税;
3.儘量減少納税手續和財務規定方面的疏忽;
4.避免違反《徵管法》關於税務管理方面的有關規定等。

涉税零風險狀態原因

對涉税零風險狀態的實現也應是納税籌劃追求的目標之一,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實現涉税零風險可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雖然這種籌劃不會使納税人直接獲取税收上的好處,但由於納税人經過必要的籌劃之後,將會避免税務機關的經濟處罰,這種損失的避免實際上相當於獲取了一定經濟利益。
如果納税人不進行必要的策劃安排,就有可能出現賬目不清,納税不正確的情況,從而很容易被税務機關認定為偷漏税行為。
偷漏税行為的認定不僅會給納税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加收滯納金及罰款),情節嚴重者還會被税務機關認定為犯罪,主要負責人還會因此而遭受刑事處罰。
其次,實現涉税零風險可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名譽損失。一旦某個企業或個人被税務機關認定為偷漏税,甚至是犯罪,那麼該企業或個人的聲譽將會因此遭受嚴重的損失。在商品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好的品牌便意味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地位。企業的品牌越好,其產品越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個人的品牌越好,則個人越容易被社會所接受。恩威集團以假合資形式偷漏税的行為被查處之後,其產品的銷售量便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當然,有時候納税人的賬目不清楚或納税不正確,可能是因為納税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或是對税法的瞭解不夠而導致的。但無論如何,都會導致納税人名譽上的損失。
除此之外,偷漏税行為的認定還可能會導致税務機關更加嚴格的稽查,更加苛刻的納税申報條件及程序,從而增加了企業及個人的納税申報時間及經濟上的成本。
某些國家對不同信譽的納税人採用不同的納税申報程序,比如,對從來沒有發生過偷漏税行為的納税人實行藍色申報(申報單為藍色),而對曾經發生過偷漏税行為的納税人實行黃色申報。有的國家則在納税人適用的發票上做文章,這樣,別人僅通過發票便能一目瞭然地知道該企業的信譽,知道其是否經常偷漏税。這種條件上的限制使得納税人偷漏税的名譽成本非常之大,因而實現涉税零風險就顯得極其必要了。
再次,納税人經過納税籌劃,實現涉税零風險,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和名譽上的損失,而且還可以使企業賬目更加清楚,使得管理更加有條不紊,更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更利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賬目不清不利於企業進行各項成本的核算,當然也不利於企業進行各項成本費用的控制,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及管理上的混亂。
因而,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實現涉税零風險不應被排除在納税籌劃目標體系之外。此外,納税人賬目不清,納税不正確,即使是不被税務機關查處,不遭受任何經濟上、名譽上的損失,也會使納税人承受精神上的成本。每到税務機關稽查之時,這種納税人便會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生怕因為自己有意或無意的行為而戴上偷漏税的帽子。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我們稱之為精神成本。如果經過納税籌劃,使其賬目清楚,納税正確,則納税人會心境坦然,這其實也是一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