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陸豐民系

鎖定
海陸豐民系由海陸豐地區所有方言族羣共同構成,其中的閩系族羣屬於閩南民系中的一支,是閩南移民的後裔,以語言的形成為標誌,大約於清初才形成。 [2]  海陸豐人又稱福佬,按閩南話發音而寫成鶴佬或學佬。其祖先源自福建,其後聚居於粵東,即海陸豐(即汕尾)和今日的惠州縣區,使用閩南語系方言。 [4] 
中文名
海陸豐民系
形成時間
明末清初

海陸豐民系歷史由來

海陸豐福佬人大都是福建移民後裔。中國民俗學泰斗、鄉賢鍾敬文先生認為,福佬話即河洛話,出自於當時中原文化中心河南,由當年中原移民帶入福建。宋末和清初,朝代更迭,烽火連連,福建福佬人向外大量移民,其時地廣人稀的海陸豐由此迎來了兩次大規模的移民潮,奠定了海陸豐民系的基礎。 [3]  “海陸豐福建祖,陳、林、李、蔡海陸豐居大半”至今仍在當地流傳。宋朝開始很多福建先民由於經商、仕途,也有相當部分因饑荒、瘟疫、戰亂從閩南、莆田陸續遷入海陸沿海開基繁衍,成為該地區的先民。廣府人、客家人稱海陸豐人“福佬”,稱當地方言為福佬話(學老話)。 [5] 

海陸豐民系移民香港

有記載指宋朝年間,已有閩地區的鶴佬族羣南遷到新界東部沿岸地區。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部分海陸豐族羣移民至東南亞地區,亦有部分移居香港,多從事苦力,如拉車、搬運等工作。1950年代後期至1960年代初是第二次的移民潮,大批海陸豐族羣因家鄉天災來港定居。1970年代後期為第三次移民潮,不少海陸豐人以水路及步行方式到港,與早已移居香港的親戚團聚。
鶴佬人來港後,最初居於上環一帶,後來定居於筲箕灣、老虎巖、藍田、觀塘雞寮、慈雲山、鑽石山、牛頭角及柴灣等地;而操鶴佬話的水上人則移至長洲、三門仔、香港仔等地,以捕魚為生。1950年代,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日增,並相繼成立三輪車工會、搬運工會、碼頭工會、生豬商會、蛋業商會、海豐商會及陸豐商會等組織。 [4] 

海陸豐民系學術研究

海陸豐民系的問題,詹雙暉的《白字戲研究》已有詳細的闡述。他分為“土著時代”、“中原漢族移民與閩南民系的形成”、“閩南移民與潮汕民系的形成”、“明清閩南移民與海陸豐人”四方面來探討。根據他的研究,海陸豐的居民,除俚、僚、疍等土著外,大多是移民而來。最早進入海陸豐的中原移民是公平鎮先來嶺的吳姓移民客家人 [6]  先是中原漢族向閩南移民,在晚唐五代時形成閩南民系;而潮汕民系是由閩南移民而形成,明清時閩南移民大量遷向海陸豐。他説:“海陸豐人屬於閩南民系,以語言形成為標誌,海陸豐民系的形成最晚,大約於清初才形成。”。
劉紅娟《西秦戲研究》對海陸豐的移民論述頗詳。她以海豐縣梅隴鎮為個案對海陸豐的移民遷出地與遷入地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從她的分析中可知,海豐梅隴鎮的居民基本是在明末清初(崇禎一康熙)年間遷入的,雍正、乾隆以後遷入的就較少了。這個結論與詹雙暉海陸豐民系形成於清初的結論基本吻合。從整個海陸豐地區移民的遷出地看,主要是福建、江西、潮汕,尤其以福建閩南居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