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門口遺址

鎖定
海門口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海門口村西北的劍湖出水口南部,是中國已發現最大的水濱“幹欄式”建築聚落遺址,其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直至青銅器時代,為雲貴高原最早的青銅時代遺址。 [1]  [11] 
海門口遺址總面積約238000平方米,河東區面積約93000平方米,河西區面積為145000平方米。出土遺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牙器、木器、銅器、鐵器、動物骨骼和農作物遺存八類。遺蹟有房子、木樁柱和橫木、灰白色石塊、人骨坑、柱洞、墓葬等。海門口遺址的文化堆積清晰,延續時間較長,文化遺存豐富,其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直至銅器時代,這為建立滇西地區史前文化的序列和完善中國西南地區的文化譜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5-7]  [9] 
2013年5月3日,海門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海門口遺址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海門口村西北的劍湖出水口南部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至夏、商、周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418-1-41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面    積
約 238000 m²

海門口遺址歷史沿革

1957年,劍川縣人民政府在疏挖拓寬劍湖出水口河道的過程中,發現了大量古代木樁,出土了石器、骨器、銅器以及較多的動物骨骼。同年3月,雲南省博物館對遺址局部進行了發掘,由此發現了海門口遺址。為進一步瞭解遺址的分佈範圍和文化內涵,
1978年4月,雲南省博物館對海門口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2008年1~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大理州、劍川縣文物管理部門對海門口遺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 [1] 
2016年10月~2017年1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合作,開展了海門口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
2017年10~12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對海門口遺址進行進行了第五次考古發掘。 [2] 
2018年10~12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四川大學考古學系對海門口遺址進行了第六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190平方米。 [6] 
海門口遺址

海門口遺址遺址特點

  • 第一至三次考古發掘
1957、1978、2008年,海門口遺址三次發掘已探明的50000平方米遺址範圍內,木樁柱分佈密集區面積達20000平方米。發掘區域內的文化堆積共分為十個層位,地層清晰可靠,通過對遺址文化內涵的研究,可初步劃分為三期,從而基本確立了劍湖周邊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遺址絕對年代經測定為前3300~前500年間。 [5] 
  • 第四次考古發掘
2016年發掘點位置 2016年發掘點位置
2016年10月~2017年1月,海門口遺址發掘區域文化堆積厚度多在2.5米以內,上部為水平分佈的近現代地層,下部為青銅時代以及更早階段遺存,僅有少量其它時期遺蹟單位發現。共清理灰坑123個、灰溝24條、房址5座、灶8個、路1條、墓葬2座。1號房址是一座平地起建、坐西朝東的“凹”字形建築,南北長15.3米,東西寬7.5米。現存牆基槽、柱洞等相關遺蹟。基槽內發現有等距分佈的小柱洞,牆體應為夾柱牆。從規模、形制特徵等方面判斷,1號房址可能為南詔大理時期遺存。4號房址是一座淺穴式建築,面積較小,屬於新石器偏晚階段遺存。墓葬兩座,均為二次葬,屬於青銅時代遺存。1號墓葬是一座多人合葬墓,可辨個體數約十八人。2號墓葬為單人墓,隨葬陶雙耳罐、單耳罐、石錐等。 [9] 
  • 第五次考古發掘
2017年度發掘區地形及位置 2017年度發掘區地形及位置
2017年10~12月,海門口遺址發掘共清理墓葬27座、房址8座、灰坑122個、灰溝30條、灶2個、垃圾堆4個、火堆2個、路1條。墓葬集中分佈於第一輪發掘區CT4530、CT4531、CT4431等3個探方及第二輪發掘區CT3544和CT3444等2個探方。從層位分析,可分為二期,一期3座,二期24座。一期的墓葬位於CT4530、CT4531,開口於第二活動面下,均豎穴土坑墓,22號墓葬打破23號墓葬。一期的3座墓葬均為撿骨二次葬,將頭骨排成一列,上下重疊2或3層,頭骨之間整齊擺放肢骨,22號墓葬隨葬的兩件陶罐亦和頭骨排成一線,葬式葬俗十分奇特,前所未見;二期墓葬亦為豎穴土坑墓,開口於第5層下,打破第二活動面,大多數原本有石塊砌邊,但破壞十分嚴重。均撿骨二次葬,有的隨葬有陶單耳罐、雙耳罐。
房址發現6座,第一活動面上1座(1號房址),保存較差,為地面開挖基槽,基槽內有小柱洞,可能是木骨泥牆的建築形式;第三活動面5座,2座為半地穴式(2、5號房址),3座為平地起建形式(3、4、6號房址)。2號房址保存較好,系先在地面開挖橢圓形坑,然後用火燒烤坑面,再於其上鋪墊一層黃土,築造考究。第四活動面上有數量極多的柱洞,但難以確認為房屋建築。 [7] 
  • 第六次考古發掘
2018年10~12月,海門口遺址第六次考古發掘,經鑽探確認海門口遺址河東區面積約93000平方米,已探明河西區面積為145000平方米。故海門口遺址總面積約238000平方米。
河西區分為12層:第①、②層為現代耕土層;第③層為明清文化層;第④層為宋元文化層;第⑤、⑥層為青銅時代文化層,第⑥層下發現DT1(墊土層);第⑦層至第⑪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其中第⑧層下發現DT2;第⑫層為生土層。
河東區分為16層:第①、②層為現代耕土層;第③層為明清文化層;第④層為宋元文化層;第⑤至第⑨層為唐宋文化層;第⑩至第⑫層為青銅時代中期文化層,其中第⑪層下發現局部墊土層;第⑬層為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層;第⑭、⑮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層;第⑯層為生土層。
新石器時代居址主要分佈於河西西南高地上,青銅時代居址主要分佈於河西較低區域及河東區。推測海門口先民多逐水而居;基本確認了河東區遺址邊界,並對其文化內涵有了初步瞭解。河東區、河西區時代上大致可以銜接,幹欄式建築、磨光黑陶及部分石器存在明顯的延續性。拓展了海門口遺址的空間範圍,豐富了其文化內涵。 [6] 

海門口遺址文物遺存

1957、1978、2008年,海門口遺址三次發掘共出土文物約3000多件,有陶器、石器、骨角牙器、木器、銅器、鐵器、動物骨骼和農作物八類,出土銅器18件。清理的遺蹟有房子、火堆、木樁柱和橫木、灰白色石塊、人骨坑、柱洞等。清理木樁柱和橫木4000多根,編號房址兩座,木樁柱均為被打入泥土中。 [5] 
2016年10月~2017年1月,海門口遺址出土小件800多件,以玉石器、青銅小件為主。玉器為鑿、錛類小型器物。石器以磨製的錐、鏃、刀、斧為主,以及杵、鑿等器類。青銅小件以明清錢幣為多,也有鏃、錐等青銅時代遺存。陶器以夾細砂陶為主,夾粗砂陶數量很少,有少量泥質陶。陶色中灰褐、紅褐、黃褐陶比重較大,黑褐陶略少,褐陶、灰陶、黑陶少見。早期紋飾陶發達,以戳印、刻劃紋飾為主,多以組合紋飾構成三角、條帶、方格等圖形,製作精美。晚期陶器製作粗糙、陶胎普遍偏厚。主要器類有斂口缽、雙耳罐、侈口罐、壺等。 [9] 
2017年10~12月,海門口遺址發掘共出土銅器15件、石器178件、完整或可修復陶器40件、陶片數萬片,另有骨牙角器、木器、有機物串珠等多件。為對遺址進行多學科、全方位的研究,在發掘過程中採集了各類標本,包括動植物標本340份、古環境標本160份、石料礦物標本231份。此外還按照序列採集碳十四標本123份。 [7] 
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3張)
2018年10~12月,海門口遺址河西發掘區出土器物以陶器為主。陶器以夾細砂黃陶、夾細砂褐陶為多,少量泥質灰陶。器形有罐、盆、缽、杯、紡輪等。紋飾多見於上腹部,有刻劃紋、戳印紋、繩紋、附加堆紋、乳釘紋、壓印網格紋、弦紋、水波紋等,其中以刻劃紋、戳印紋最為典型。石器有刀、錛、箭鏃、斧、鑿、針等。銅器僅在第⑤、⑥層有少量發現,器形有箭鏃、構件等。河東發掘區出土陶器以夾砂黑陶為主,有部分灰陶。器形有罐、帶流甕、缽、盆等。其次為木器,有鋤、叉、槳、碗、勺等。銅器有箭鏃、鐲、耳環、構件、飾品等。極少量石器。另有大量動植物遺骸出土。 [6] 

海門口遺址科研成果

  • 銅鐵器分析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研究雲南劍川海門口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銅鐵器的製作技術及其年代,對發掘出土的17件銅器和三件鐵器進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進行了顯微組織觀察。結果表明海門口遺址出土銅器的合金元素有銅、錫、鉛、銻、砷等多種成分,當時已有較多的合金配比知識,加工方式多樣化,處於成熟的青銅時代。2件鐵器為人工冶煉的塊鍊鐵,是鐵器時代的產物。初步推斷這次發掘出土銅鐵器的年代處於春秋至戰國時期。 [10] 
  • 植物研究
2022年3月5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單位合作,在線發表研究論文《Post-Neolithic broadening of agriculture in Yunnan, China: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from Haimenkou》(依據海門口遺址植物考古證據看雲南新石器時代後的農業發展變化)於A&HCI國際頂級期刊《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亞洲考古研究)2022年第30卷:100364。
遺址出土炭化稻 遺址出土炭化稻
論文報告了2008年海門口遺址考古發掘的植物考古研究結果。海門口遺址是雲南發現最早種植小麥和大麥證據的遺址,為研究這兩種作物在雲南的傳播以及瞭解從公元前2000年以來的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至少從公元前1600年開始,海門口遺址的古人們就實行了以水稻和小米為基礎的混合作物經濟策略;並在大約公元前1450年開始種植小麥;公元前1400~1100年間,小米和藜屬植物這些抗旱抗寒的作物品種逐漸取代水稻成為混合經濟的主體;公元前800~300年間,小米和水稻的產量顯著下降,小麥種植成為主要農業形態,這一變化過程可能同氣候環境適應有一定關係。海門口遺址體現出當時滇北地區混合經濟多樣化的特點,其他重要的作物品種包括與稻粟共存的大量藜麥,以及蕎麥、紫蘇、大豆和大麻等。 [8] 

海門口遺址文物價值

1、海門口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最大水濱“幹欄式”建築聚落遺址,其規模和震撼力在世界上也甚為罕見,為研究中國史前的聚落類型提供了寶貴的實例。
2、海門口遺址的文化堆積清晰,延續時間較長,文化遺存豐富,其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直至青銅時代,從而填補了中國西南地區的史前文化譜系的空白。
3、海門口遺址不同時期的文化面貌反映了該地區史前文化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這將有助於中國西南地區史前文化交流的研究。
4、海門口遺址出土的稻、粟、麥等多種農作物遺存,證明了來自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其南界已經延伸到滇西地區;而稻、麥共存的現象,則為重新認識中國古代稻麥複種技術的起源時間和地點提供了重要線索。
5、海門口遺址第三次發掘出土的銅器和鑄銅石範,以確切的地層關係再次證明了該遺址為雲貴高原最早的青銅時代遺址,滇西地區是雲貴高原青銅文化和青銅冶鑄技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1] 

海門口遺址保護措施

1986年,海門口遺址被劍川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03年,海門口遺址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5月3日,海門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海門口遺址榮譽稱號

海門口遺址榮譽證書 海門口遺址榮譽證書
2009年,海門口遺址被中國社科院和國家文物局評為“2008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200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 
2016年,海門口遺址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 

海門口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海門口遺址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甸南鎮海門口村西北的劍湖出水口南部。 [1] 
  • 交通信息
自駕:從大理白族自治州出發經大麗高速—宣片高速—鶴劍蘭高速沙溪支線—環湖公路—海門口遺址,全程大約120千米。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