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海蟾宮松花蛋

鎖定
海蟾宮松花蛋,是修武縣馬坊泉村的傳統特產。在劉海修道於此之前已經很有名氣。因鴨子食用馬坊泉水中的一種當地人稱為“活石頭”的生物,所下鴨蛋全部為紅心,松花蛋所用材料達百種之多,所用灰乃山中燒炭所留之山火灰,而不是現在普遍採用的白石灰。
中文名
海蟾宮松花蛋
主要食材
特    點
紅清黑黃,蛋清透明

海蟾宮松花蛋背景介紹

海蟾宮松花蛋 海蟾宮松花蛋
傳説道士劉海蟾(海),於五裏源村北馬坊泉,令羣鴨取松花蛋酬謝仙女(後人在泉畔築宮),海蟾宮松花蛋由此得名,其歷史悠久。特點是'長存不壞,打開呈固體狀,紅清黑黃,蛋清透明,並有一朵朵狀若松針、晶瑩秀麗的松花圖案,柔軟適中,香氣襲人,食之餘香繞口。兼有滋腎陰、壯元氣。祛病去火之功能,為上乘補品。在河南乃至全國享有盛譽。元末以後,歷代皇家都視其為皇宮御宴之美味,據當地人介紹,原來之松花蛋紅心而有柏樹枝狀花紋,而離泉二里之後的水中所養鴨子就沒有紅心蛋,所以鑑定正宗海蟾宮松花蛋的兩個主要特徵就是紅心帶松枝狀花紋,傳説此地所產松花蛋在外力下能立分兩半,而且食後滿口留香,三日不絕,而其他地方的松花蛋卻是軟綿綿的而沒有莎莉之感,但因近年工業化的發展,使泉水受到嚴重污染,已無人養鴨了,但當地人稱準備開發旅遊後,治理污水污染問題,重新使真正的海蟾宮松花蛋走向大眾餐桌。
海蟾宮松花蛋具體問世年代已無法考證,海蟾宮松花蛋之所以能在同類產品中獨具一格,享譽全國,除了其精細的加工方法外,馬坊泉畔的鴨子長期生活在未受污染的水中,多食'活石頭'(燈似瑚珊似的水蟲遺骸,狀若小石子)和魚、蝦等活食,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海蟾宮松花蛋生產製作

每100個鴨蛋,用柏枝、竹葉少許,茴香一錢半,花椒五錢,茶葉一錢半,放在六市斤水中煮沸,將水倒入放有鹼面、食鹽、生石灰的溶器內,加入四兩草木灰和成硬泥,均勻地包蛋上,然後裝缸密封,百日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