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浣溪沙·大覺寺

鎖定
《浣溪沙·大覺寺》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寫大覺寺內景,容若聽聞梵音並受到了佛法的感染。下片轉寫外景,空曠寂寥。其上下片之結句是為點睛之筆,表達了幾許淡淡的傷感,不免消極,然意藴悠然,令人回味。
作品名稱
浣溪沙·大覺寺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納蘭詞》
文學體裁

浣溪沙·大覺寺作品原文

浣溪沙·大覺寺
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篆香清梵有無間
蛺蝶乍從簾影度,櫻桃半是鳥銜殘。此時相對一忘言 [1] 

浣溪沙·大覺寺註釋譯文

浣溪沙·大覺寺詞句註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三句,兩平韻。
②大覺寺:可能為今北京西北郊羣山台之上的大覺寺。此寺始建於遼成雍四年(1068年),初名“清水院”,後改“靈泉寺”,為金代“西山八景”之一。明宣德年(1428年)重修,改名“大覺寺”。
③燕壘(lěi):燕子的窩。畫壁:繪有圖畫的牆壁。
④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佛經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日諸天。花雨:佛教語,諸天為讚歎佛説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後用為讚頌高僧、頌揚佛法之詞,幽關:深邃的關隘,緊閉的關門。
⑤篆(zhuàn)香:猶盤香。清梵(fàn):謂僧尼誦經的聲音。南朝梁王僧孺《初夜文》:“大招離垢之賓,廣集應真之侶,清梵含吐,一唱三嘆:”
⑥蛺蝶(jiá dié):蛺蝶科的一種蝴蝶,翅膀呈赤黃色,有黑色紋飾,幼蟲身上多刺。
⑦忘言: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説明。 [1] 

浣溪沙·大覺寺白話譯文

燕子在寺中空樑上築巢,繪有壁畫的牆壁上透出一絲絲涼意,花絮紛飛,如同護法諸神撒下愛的漫天花雨。空氣中瀰漫着篆香的煙氣,誦經的聲音似有若無。
蝴蝶翩躚從簾幕下飛過,枝上的一顆櫻桃被鳥兒啄去半顆,此情此景必有別樣的意藴,令人相對忘言,心領神會。 [2] 

浣溪沙·大覺寺創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康熙帝保定行圍,納蘭從之,行至大覺寺聽聞梵音,有感而發作此詞。 [3] 

浣溪沙·大覺寺作品鑑賞

浣溪沙·大覺寺文學賞析

上片寫大覺寺內景,前兩句“燕壘空梁畫壁寒,諸天花雨散幽關”點明當時的大覺寺雖已荒涼殘破,燕巢築在空空的樑上,壁畫也顯得清冷。但那些高僧們卻還堅持在這幽閉的關隘之地,繼續做着頌揚佛法的無量功德。“燕壘”“空梁”“畫壁”,皆寫表面看去一番荒涼殘破的景象,本應是普通的寫景,若是忽略下文,自然會猜測是否寫的是憑弔古蹟之詞。“篆香清梵有無間”,但對着荒涼的寺中之景,卻隱約能聞到幽幽的篆香,清幽的誦經聲似有若無。荒涼的院子,霎時變得肅穆清雅,梵天幽靜。佛經梵語,總有這能耐讓浮躁之人心神安定,連那看似荒蕪的小院,此時也罩了點梵家之光,不似平凡的荒蕪。而此時的納蘭,也受到了佛法的感染,覺得心中沒有任何的雜念,只感覺一片空明。
下片轉寫外景,“蛺蝶乍從簾影度,櫻桃半是鳥銜殘”,此時寺院裏雖然已經長滿了荒草,蝴蝶從簾影裏飛進飛出,樹上的櫻桃也旱已被飛鳥啄爛了。納蘭所取之物是自然界最渺小之物,倘若沒那宮闋似的古屋,沒那回音繚繞的梵音纏綿,不過是人間最單純的田園之樂。而偏偏這不是田園情趣,此間之意,回味陣陣。乃至似乎還能感受到侍衞在高大殿堂的台階下巡行,在僻靜的行宮跨院當值的情景,地大人少,空曠寂寥,但絕不衰敗,反倒有超然幽靜的靜謐肅穆。這地,是超脱了俗世之態的纖塵。“此時十開對一忘言”,此中必有真義,心領神會。卻只能相對忘言。這最後一句有些許傷感,總顯兒分消極,但反倒放在這景色中,頗有別樣的意藴。景物寥落卻靜謐有致,和這才子的傷感,契合正好。
全詞寫景由內而外,動靜結合,表達出的淡淡的傷感,不免消極,然意藴悠然,令人回味。 [4] 

浣溪沙·大覺寺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徐燕婷朱惠國《納蘭詞評註》:“此詞寫大覺寺之景,由內而外,動靜結合。有一種遠離塵世的靜謐,又有一種蒼涼。” [5] 

浣溪沙·大覺寺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6] 
參考資料
  • 1.    納蘭性德著.亦歌解析,落盡梨花月又西: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1:第130頁
  • 2.    (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鑑: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260頁
  • 3.    (清)納蘭性德著.張草紉導讀,納蘭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01:第164頁
  • 4.    聶小晴編著.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01:第42頁
  • 5.    納蘭性德.徐燕婷,朱惠國著,納蘭詞評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01:第378頁
  • 6.    朱立春編著.中國歷史常識全知道 家庭必備典藏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3:第5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