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量明星

鎖定
流量明星,網絡流行語,亦稱“流量藝人”,主要指那些人氣旺盛、粉絲眾多、號召力強的年輕藝人手機時代,流量指訪問量(人氣),即人氣歌手,當紅影星,流量明星只是不同時代的不同叫法。
2021年8月27日,中央網信辦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十項措施,重拳出擊整治流量明星亂象 [9] 
中文名
流量明星
含    義
粉絲眾多,常年佔據微博熱搜和娛樂頭條的明星
別    名
流量藝人
性    質
網絡流行語

流量明星詞語來源

在互聯網領域,流量指訪問量(人氣),這些明星粉絲基數大,號召力極強,走到哪裏都能帶來巨大的“人流量”,因此被稱為流量明星。 [1] 

流量明星內涵

流量明星引申含義

流量明星,指粉絲眾多,常年佔據微博熱搜和娛樂頭條的明星,但他們往往沒有匹配其熱度和影響力的實力(演技或唱功)。 [1] 

流量明星屬性

流量明星是中國網絡社會化語境中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新媒體時代粉絲經濟學的產物。 [6] 

流量明星社會評價

流量明星無演技
2017年09月26日人民日報發文《“流量明星”切勿成“流星”(藝海觀瀾)》,文章稱:流量本無原罪,問題在於今天的諸多流量明星只有流量,沒有演技。當前頗受追捧的、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流量明星”,往往沒有經過“跑龍套、當替身”等艱苦的淬鍊,這樣的明星也留不下任何一部真正的作品。 [7] 
"唯流量論"虛妄性
網絡流量分析中數據的可操作性,例如不完整的數據收集、人工刷量產業鏈和專業的機器人程序等,為花式造假提供了便利。在這場企業推動、機構操縱、平台默許、粉絲參與的造假活動中,劣幣驅逐良幣,違背了用户的知情權,這種對數據的盲目崇拜也在危及整個社會秩序。
2019年6月,製造某流量明星微博轉發數據的推手“星援”APP被查封,數據造假變成了某些流量明星身上一張撕不掉的標籤。但單純的行政干預和一次兩次的淨網行動無法拯救這條病態的產業鏈。粉絲羣體被“愛他就為他花錢”的口號裹挾;品牌主往往只依據數據的熱度來判定某個明星或博主是否有可被收割的粉絲;企業通過市場份額、用户數量、日活用户等數據快速提高自身估值;投資機構出於利益考量,與企業、平台合謀製造更大的數據泡沫……多方力量的推波助瀾,讓流量至上的邏輯大行其道。
流量變現是新媒體領域的頑疾,更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法治、平台、社會力量多管齊下。其中,提高違法成本是當務之急。數據造假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受到影響的企業應主動拿起法律武器進行舉報,執法部門也應當加大對數據造假的查處力度。另外,平台也應負起相應責任。比如,微博為應對“輪博”已將轉發、評論量設置成“100萬+”的顯示上限,下一步還應陽光化、公開平台用户數據,推出對“大V”影響力計算更合理的算法。此次打榜是一次驚人的媒介事件,同時也是“唯流量論”虛妄性的自我證明。在娛樂圈乃至社會長期沉迷流量數據的背景下,這起事件無異於一記警鐘,提醒我們加大力度擠壓流量泡沫,讓口碑成為真正的流量。 [2] 
2021年8月20起,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連發五篇“央視網評”,對流量明星予以剖析和抨擊,“央視網評”認為,流量明星德不配位,不僅給整個演藝行業帶來極為負面的效應,更造成了惡劣社會影響,尤其是給青少年灌輸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消費至上等不良觀念,嚴重誤導其價值觀。 [8] 

流量明星相關人物

蔡徐坤 [3] 鹿晗 [4]  孟美岐等。 [5] 

流量明星整治亂象

2021年8月27日,中央網信辦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等十項措施,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流量明星“翻篇”了 [9] 
重拳出擊整治流量明星亂象 重拳出擊整治流量明星亂象 [9]
2021年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堅決反對唯流量論,堅決抵制泛娛樂化……這些重拳出擊,斬斷流量操控之手,直擊飯圈七寸,以雷霆之勢宣告“流量明星”時代已然翻篇。 [10] 
2021年9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嚴格執行電視劇片酬管理規定,堅決抵制流量明星等泛娛樂化現象。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