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浪河磨房羣

鎖定
流浪河磨房羣,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流浪河中段,是清朝時期的古磨房羣。 [2] 
流浪河磨房羣,水磨房27間,其中可以使用的21間,水磨房遺址3間,碾子房遺址3間。榨油房2間,石橋9座。流浪河磨房羣的水磨房有兩種構造:一種是“單磨”,面積約12平方米,規模較小,僅能放置一台直徑約60釐米的水磨;另一種是“夫妻磨”,面積60平方米左右,內有盤式水磨和輪槽式石碾。這種石碾體積龐大,由水輪驅動磨軸帶動磨臂,在磨臂的另一端是直徑1米的石輪,沿着圓形石槽碾壓穀物。這種古老的石木結構機械,在強勁的水流驅動下自動工作。流浪河磨房羣與周邊環境共同構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和鄉土景觀,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當地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風俗和生產生活習慣,併成為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利用水力勢能、機械製造等方面的重要見證。 [2]  [5] 
2019年10月,流浪河磨房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流浪河磨房羣
地理位置
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流浪河中段
所處時代
清朝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450-3-25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流浪河磨房羣歷史沿革

流浪河磨房羣始建於清朝年間。 [2]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
2021年,鳳慶縣完成了對流浪河磨房羣的修葺。 [5] 

流浪河磨房羣建築格局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2張)
貫穿古墨村的流浪河河谷坡度大,水流湍急,為村民耕種農田創造了有利條件。大大小小的水磨房分佈在流浪河沿岸,形成壯觀的磨房羣。流浪河磨房羣,水磨房27間,其中可以使用的21間,水磨房遺址3間,碾子房遺址3間。榨油房2間,石橋9座。 [3-4]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依山傍水,以水為動力,以傳統方式進行米麪加工。建築格局由水渠、磨房、畜圈、廁所等組成。房頂均為青石板鋪蓋,牆體由石頭壘砌而成。磨坊大多都用河邊的石頭壘砌,一間接一間形成羣落。石頭牆,石頭房頂,石頭坐凳,石頭水缸等等。 [3-4]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的水磨房有兩種構造:一種是“單磨”,面積約12平方米,規模較小,僅能放置一台直徑約60釐米的水磨;另一種是“夫妻磨”,面積60平方米左右,內有盤式水磨和輪槽式石碾。這種石碾體積龐大,由水輪驅動磨軸帶動磨臂,在磨臂的另一端是直徑1米的石輪,沿着圓形石槽碾壓穀物。這種古老的石木結構機械,在強勁的水流驅動下自動工作。 [2]  [4] 

流浪河磨房羣文物遺存

石墨盤 石墨盤
流浪河磨房羣留存清朝時期的石墨。 [3-4] 

流浪河磨房羣文物價值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
流浪河磨房羣與周邊環境共同構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和鄉土景觀,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當地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風俗和生產生活習慣,併成為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利用水力勢能、機械製造等方面的重要見證。 [2] 

流浪河磨房羣保護措施

流浪河磨房羣介紹 流浪河磨房羣介紹
2019年10月,流浪河磨房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流浪河磨房羣旅遊信息

流浪河磨房羣地理位置

流浪河磨房羣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流浪河中段。

流浪河磨房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流浪河磨房羣,路程約32千米,用時約4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