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洈水鎮

鎖定
洈水鎮,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地處松滋市南部,東與萬家鄉毗鄰,東北與街河市鎮毗鄰,南與湖南澧縣交界,西與劉家場鎮相連,北與斯家場鎮接壤。 [3]  洈水鎮總面積365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洈水鎮户籍人口82684人。 [2] 
1955年8月,設西齋區。2001年3月,大巖咀鄉併入洈水鎮。 [3]  截至2021年10月,洈水鎮下轄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大橋街社區建設街20號。 [3] 
截至2019年末,洈水鎮有工業企業49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2] 
中文名
洈水鎮
行政區劃代碼
42108711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
地理位置
松滋市南部
面    積
365 km² [5] 
下轄地區
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橋街社區建設街20號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編碼
434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新神洞;洈水風景區
車牌代碼
鄂D
人    口
82684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洈水鎮歷史沿革

1955年8月,設西齋區。
1959年4月,改為西齋公社。
1984年2月,改為縣轄西齋鎮。
1999年10月,更名為滝水鎮。
2001年3月,大巖咀鄉併入洈水鎮。 [3] 

洈水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洈水鎮轄和平街、大橋街、大巖咀、西齋回族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石牌、花園洲、火連坪、後坪、團山口、汪家咀、金坪、仙女洞、九嶺崗、麻砂灘、楊家河、豹子嶺、野鵝堰、青龍咀、金花垮、南閘、蔣家衝、長河、雞鳴寺、龍王培、王馬堰、響水洞、薛家洞、樟木溪、北閘25個村民委員會。 [3] 
截至2021年10月,洈水鎮下轄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大橋街社區建設街20號。 [3] 
區劃詳情
和平街社區
火連坪村
九嶺崗村
南閘村
北閘村
大橋街社區
後坪村
麻砂灘村
蔣家衝村
王馬堰村
大巖咀社區
團山口村
楊家河村
長河村
響水洞村
西齋回族社區
汪家咀村
豹子嶺村
雞鳴寺村
薛家洞村
石牌村
金坪村
野鵝堰村
龍王壋村
樟木溪村
花園洲村
仙女洞村
青龍咀村
金花壋村
-

洈水鎮地理環境

洈水鎮位置境域

洈水鎮地處松滋市南部,東與萬家鄉毗鄰,東北與街河市鎮毗鄰,南與湖南澧縣交界,西與劉家場鎮相連,北與斯家場鎮接壤。 [3]  轄區總面積365平方千米。 [2]  [5] 

洈水鎮地形地貌

洈水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由西向東微傾,丘陵平地兼有,以丘陵居多。最高峯位於道坡嶺,海拔327.5米;最低點位於祁家河,海拔41米。 [3] 

洈水鎮氣候

洈水鎮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7.6℃。無霜期年平均276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0毫米。 [3] 

洈水鎮水文

洈水鎮境內河道屬洈水流域。河流總長度245千米。有大型水庫1座,庫容5.9億立方米。 [3] 

洈水鎮自然資源

洈水鎮境內已探明礦藏有石灰石等,其中石灰石儲量0.5億噸。有梅花鹿等野生動物20餘種,銀杏等野生種子植物106種。 [3] 

洈水鎮人口

2011年末,洈水鎮轄區總人口6.6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306人,城鎮化率64.1%。總人口中,男性33385人,佔50.6%;女性32615人,佔49.4%;14歲以下9547人,佔14.5%;15~64歲45737人,佔69.3%;65歲以上10716人,佔16.2%。 [3] 
截至2019年末,洈水鎮户籍人口82684人。 [2] 

洈水鎮經濟

洈水鎮綜述

2011年,洈水鎮財政總收入195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41元。 [3] 
截至2019年末,洈水鎮有工業企業49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8個。 [2] 

洈水鎮農業

2011年,洈水鎮農業總產值3.8億元。2011年,洈水鎮生產糧食3.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和蔬菜為主。2011年,洈水鎮棉花產量161噸,油料作物產量6554噸,蔬菜產量1.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和家禽為主。2011年,洈水鎮生豬出欄8.4萬頭,年末存欄4.8萬頭;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4萬頭;家禽出籠85萬羽,年末存籠42萬羽。2011年末,洈水鎮林木覆蓋率53.5%;水果產量1.5萬噸。水產品總產量1050噸。 [3] 

洈水鎮工業

2011年,洈水鎮工業總產值達到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931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8億元。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 [3] 

洈水鎮商業

2011年末,洈水鎮有商業網點822個,職工8300人。2011年,實現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8.1%。 [3] 

洈水鎮金融業

2011年末,洈水鎮有金融機構網點6個,各類存款餘額7.4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340萬元。 [3] 

洈水鎮旅遊業

2011年,洈水鎮共接待遊客21.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0.2億元;旅遊總收入0.5億元。 [3] 

洈水鎮交通運輸

洈水鎮有鐵路焦柳線、洛湛線過境,長11.6千米。有縣鄉級公路5條,長73千米,東與254省道相通。 [3] 

洈水鎮社會事業

洈水鎮文化事業

1994年9月,洈水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洈水鎮有有線電視用户13073户,入户率45.2%。
2011年末,洈水鎮有電影院1座,座位1100個;文化站1個;各類圖書室58個,藏書4.6萬餘冊;文化藝術團體17個,民間藝人156人。 [3] 

洈水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洈水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434人,專任教師63人;小學5所,在校生3178人,專任教師22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663人,專任教師18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小升初升學率9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1%。2011年,洈水鎮預算內教育經費2527萬元,比上年增長18.4%。 [3] 

洈水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洈水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病牀45張。專業衞生人員59人,其中執業醫師1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17人。2011年,洈水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8%。 [3] 

洈水鎮社會保障

2011年,洈水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23户,人數818人,支出82.7萬元,月人均84元;醫療救助258人次,共支出26.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38户,人數2505人,支出118.1萬元,月人均4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5人,支出4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73人,支出43.7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2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53萬元。農村福利院2所。 [3] 

洈水鎮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洈水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1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13個,固定電話用户0.8萬户,移動電話用户2.8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3萬户。 [3] 
給排水
2011年末,洈水鎮有自來水廠3座,鋪設幹線84千米,生產能力0.9萬噸/日,年生活用水87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2千米。 [3] 
供電
2011年末,洈水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56兆伏安,用電負荷1.3萬千瓦。 [3] 
能源
2011年,洈水鎮有礦產企業7家,2011年,洈水鎮產石灰石60萬噸,產方解石0.2萬噸。水力發電企業3家, [3] 

洈水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洈水鎮因地處洈水流域得名。 [3] 
  • 民間藝術
洈水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松滋説鼓子等。 [3]  説鼓子,民間曲藝,又名説鼓。清同治年間開始在荊州松滋西齋、街河市、楊林市一帶流行。説鼓藝人沿門説唱謀生。最初,只一人打鼓説書,既無唱腔,又無伴奏;後逐步發展為兩人演唱,一人打鼓説書,一人吹嗩吶伴奏,並與説書人插白答問。嗩吶曲牌有"水波浪"、"六字調"、"慈相憐"等。音樂分兩大類,即吹奏牌子曲和唱腔曲牌。1949年後,對松滋説鼓進行了蒐集整理。1973年又進行了改革,韻白採用松滋縣南部方言,説唱並重,音樂吸收松滋民歌部分曲譜,除嗩吶伴奏外,還增加了管絃樂器,深受羣眾歡迎。由説鼓藝人沈興亞改編並演唱的説鼓《老姨媽》,被湖北省電台錄音播放;《"苕"老表》參加湖北省百花書會演出,獲創作表演一等獎。
  • 文物古蹟
洈水鎮有荊州市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6處,其中湖北省省級3處。 [3] 

洈水鎮風景名勝

  • 洈水風景區
洈水風景區由洈水人工淡水湖、洈水國家森林公園和以華夏奇洞新神洞為代表的溶洞羣等三大板塊組成,總面積286平方千米,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洈水水庫屬亞洲著名的人工淡水湖,洈水大壩全長8968米,屬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
洈水鎮
  •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總面積52.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6%以上,林中無處不飛花,山間處處有芳草。生態環境良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春花、夏樹、秋月、冬雪,四時美景,宛如神仙潑墨天地間。湖島區大小半島500餘個,佔公園三分之一景。公園內點狀分佈着葡萄園、桃園、梨子園、櫻桃園、火棘園、窩竹園、檀木園、冬青園、樟木園等十大植物園。
桃花島
桃花島距濱湖公園約1千米,與濱湖公園隔水相望。該島面積14萬平方米,三面環水,島上的“萬里長城”如巨龍起舞在桃花叢中,避暑山莊閒情雅趣,演奏大廳古樸典雅。
新神洞
新神洞位於洈水風景區的中部,是洈水溶洞羣中最具代表性、觀賞性和研究性的溶洞。該洞發育於寒武系灰質白雲岩中,距今約5億年。1998年英國溶洞探險隊進入5100米深處,未發現出口。2000年被長江大學確定為“地球科學教學與實習基地”。
顏將軍洞
顏將軍洞地下湖由地下湖水洞及旱洞組成,全長2168米,其中水洞長782米,旱洞長1386米。內分地下湖、將軍洞、通天峽三大景區。

洈水鎮地方特產

洈水鱖魚
也稱鯀花魚,桂魚,俗稱“花鯽魚”。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鰭科魚類。體側扁形,背部隆起,最長可達60釐米,呈青黃色,外表着生黑色斑紋。嘴大,下頜突出,魚鱗細小,圓形、生性兇猛,喜食魚蝦。水湖盛產此魚,肉質鮮嫩,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名貴味美的淡水食用魚。
松滋魚糕
松滋魚糕獨具松滋地方風味,早為荊楚名菜。它以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潔白柔嫩,入口消溶等特點而著稱,且久傳不衰。
在用料和製作上,取肥大鮮魚去刺、漂洗,加以適量的豬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薑等調料,拌勻後入籠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豬肚、豬腰、木耳、黃花裝碗更佳。民諺謂之:無糕不成席。
荷渣
荷渣 荷渣
荷渣又稱懶豆腐。原料為黃豆,作法是用磨子磨成豆漿,摻青菜煮成,再加入作料、香油等。因其味長,口感好,又能調節胃口,故現今松滋食荷渣者仍相當普遍。
沙道觀杜婆雞
洈水鱖魚 洈水鱖魚
菜品特點:烹飪時間短,進味快,肉質鮮嫩,油而不膩,配上松滋本地產的“燉缽爐子”,越燉味越長,吃起來回味無窮。
製作方法:取料松滋本地雞,宰殺,除去內臟,洗淨,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狀。首先用大火將雞塊用油煎燜,再放入精鹽、姜塊、料酒、蒜瓣(苗)、啤酒、八角茴、豆瓣醬、乾紅辣椒皮,幹燜,配上松滋本地產的土缽子放水烹飩。
五花扣肉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菜品特點:色澤鮮豔,質地柔嫩,味道香醇,肥而不膩。製作方法:將豬五花肉放入清水內,加入適量食鹽和薑片煮15分鐘後取出。加食油和少量紅糖、味精,將豬皮煎至醬紅色。取出切片,墊黑豆豉蒸至而成。
麻水豆皮
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之一,蕎麥豆皮是松滋地方特色產品,歷史悠久,蕎麥食品營養豐富,蕎麥含有18%的纖維素,還含有其它糧食所不具有的“葉綠素”“盧丁”等成份,蕎麥可降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蕎麥食品是營養學家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抗癌食品,蕎麥中的含硒量(73UG/100G)是聯合國衞生組織認證的具有顯著防癌抗癌作用的寶貴資源。食用方法:備齊佐料:臘肉、生薑、大蒜苗、鮮菜葉(莖),先將臘肉切成條炒熟,放入適量的水,再將蕎麥豆皮放入煮制,然後放入佐料煮熟即可。

洈水鎮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縣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