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逢

(《山海經》中的人物)

鎖定
泰逢,古代神話人物,出自《山海經-中山經》。泰逢神的形狀與人相似,但長着一條虎尾,具有變化莫測的法力,可以動天地之氣。
中文名
泰逢
形    態
與人相似,長着一條虎尾
來    源
《山海經·中山經·和山》
能    力
變化莫測的法力,可以動天地之氣
性    質
古代神話人物
拼    音
tài féng
出    處
山海經

泰逢外貌特徵

泰逢神的形狀與人相似,但長着一條虎尾。泰逢往往居住在鷔山向陽的南坡,每當出入於這座山時,都發出神奇的光彩。泰逢神,具有變化莫測的法力,可以動天地之氣。
胡文煥圖説雲:“和山多蒼玉,有吉神,名泰逢。謂司其吉善者也。狀如人,虎尾,好居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此神動天地氣,其靈爽能興風雨。”

泰逢古籍記載

《山海經·中山經·和山》記載:“吉神泰逢司之,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據《呂氏春秋·音初篇》記載,夏朝昏君孔甲又一次在萯山之下打獵,大風驟起,天色變得十分昏暗,使孔甲迷了路,即是泰逢所為。
郭璞《圖贊》:“神號泰逢,好遊山陽。灌足九州,出入有光。天氣是動,孔甲迷惶。”
據説晉平公在澮水曾遇到一個怪物,師曠説,狸身而狐尾,名首陽之神(見《太平廣記》卷二九一引《汲冢瑣語》)這位首陽神就是泰逢。

泰逢原文

又東二十里,曰和山,其上無草木而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①。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於河,其中多蒼玉。吉神泰逢司之②,其狀如人而虎尾,是好居於萯(bèi)山之陽,出入有光。泰逢神動天地氣也。

泰逢註釋

①都:匯聚。②吉神:對神的美稱,即善神的意思。 [1] 
參考資料
  • 1.    百部中國古典名著.山海經: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