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泰山板栗

鎖定
泰山板栗,山東省泰安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泰安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能力強,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氣爽,冬季寒冷少雪,水源豐富,適合板栗生長。泰山板栗果實均勻整齊,堅果棕褐色,明亮,肉質細膩,糯性好,甘甜芳香,口感佳,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具有較好的保健價值,長期食用可達到養胃、健脾、補腎益氣、養顏等保健功效。 [1] 
2014年7月2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泰山板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泰山板栗
產地名稱
山東省泰安市
品質特點
肉質細膩,糯性好,甘甜芳香,口感佳
地理標誌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136號
批准時間
2014年7月28日

泰山板栗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在長期的栽培和自然條件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徵,產品外形玲瓏,果實中等大小,單果重9克左右,果實均勻整齊,堅果棕褐色,明亮,肉質細膩,糯性好,甘甜芳香,口感佳。 [1] 
  • 內在品質
泰山板栗內在指標:澱粉含量22.4~24.1%,蛋白質含量4.15~4.38%,總糖含量12.5~13.58%,鈣每38.00~40.62毫克/100克,磷≥1.5×102毫克/100克。泰山板栗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具有較好的保健價值,長期食用可達到養胃、健脾、補腎益氣、養顏等保健功效。 [1] 

泰山板栗產地環境

泰山板栗地形地貌

泰安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山南麓,地處魯中山區的一部分,地勢自東向西南傾斜,境內擁有多種地貌類型,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湖泊。山地集中分佈在市域北部和東部,一般海拔高度在400m~1300米之間。泰山雄居市域北部,橫跨岱嶽區、泰山區和肥城市,向東延伸,其中主峯玉皇頂為山東省內第一高峯,海拔1545米。中部徂徠山橫卧岱嶽區和新泰市結合部。東部蓮花山位於新泰市境內,向北綿延。 [1] 

泰山板栗土壤特點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
泰安市有土地面積77.62萬公頃,耕地32.1萬公頃,約佔土地總面積的41.4%,其中有效灌溉面積23.06萬公頃。全市人均佔有耕地0.06公頃,農民人均佔有耕地0.08公頃。泰安市地屬魯中山區的一部分,整個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有山地、丘陵、平原、窪地、湖泊等地貌類型。泰安市土壤類型多樣,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山地草甸型土和風沙土六大類,14個亞類、34個土屬、64個土種。據2006年全市土壤普查測定棕壤土中的有機質含量平均1.1%、水解氮116.75毫克/千克、有效磷47.4毫克/千克,速效鉀85.4毫克/千克,pH值6.5左右。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能力強,適合板栗生長。 [1] 

泰山板栗水文情況

泰安市境內有大小河流100餘條,分屬黃河淮河兩大流域。大汶河屬黃河流域,為市內第一大河,發源於沂源縣松崮山南麓的沙崖子村,自東向西流經全市,由大清河流入東平湖注入黃河,利於泰山板栗的成長。 [1] 

泰山板栗氣候情況

泰安市屬於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適宜,光温同步,雨熱同季,有利於板栗生長。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氣爽,冬季寒冷少雪。泰安年平均氣温12.9℃,年平均≥10℃的積温4213℃,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年平均日照數2627.1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95天,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121.58每千焦平方釐米。 [1] 

泰山板栗歷史淵源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
泰山種植板栗的歷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周、秦即有記述,是山東板栗中的優良品種。 [1] 
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王禎編寫的《王禎農書》裏的《百穀譜》11集,就詳細記載了有關泰山板栗的栽種、採收、儲存以及來源和文獻記載,並摘錄古代農書中有關的栽植方法,同時也介紹作者對各地作物栽培的觀察心得,撰述簡明,體例清楚。 [1]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泰安縣誌》載:泰安“果擅楂,慄之利”。就是説泰安所生產的果品中以山楂、板栗最為知名。《泰山道里記》中也説泰山東麓有地名栗子峪,“南里許有杏園、慄、椒、杏各以樹之多者得名”。 [1] 
20世紀70年代,泰山板栗開始實施良種化栽培,已選育和引進石豐、煙泉、華豐、燕紅、華光等優良品種,並且推廣應用於生產,不僅加速了良種化進程,而且大大提高了慄實的產量和質量。 [3] 
2015年,泰山板栗開始進行品系優化項目的實施,選取具有典型密植園作為示範,採取輪作交替、低頭換接的方式,這樣既有收成,還能優化,等幼樹開始掛果有產量,再逐漸去掉密植樹。 [4] 

泰山板栗生產情況

2003年,泰山板栗栽培總面積28萬畝,年產量26000噸。 [3] 
2019年,泰山板栗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年產量3萬多噸,產值18.96億元。 [5] 

泰山板栗產品榮譽

1980年,“泰山板栗”商標獲得國家工商註冊。 [6] 
1996年,泰山板栗獲國家“綠色食品AA級”認證。 [6] 
2011年,泰山板栗獲得國家無公害板栗認證。 [6] 
2014年7月2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泰山板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2015年,泰山板栗獲得國際HACCP認證。 [6] 
2018年5月10日,泰山板栗獲得由山東省農業廳、山東省林業廳、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聯合頒發的“山東知名農產品品牌”。 [6] 

泰山板栗地理標誌

泰山板栗地域保護範圍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覆蓋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的大、小津口、艾窪等村;岱嶽區的黃前、上、下港、祝陽、夏張、徂徠道朗化馬灣等鄉鎮;肥城潮泉鎮、新泰市的樓德天寶龍廷等鎮各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寧陽的蔣集、崔解等鄉鎮所轄行政區域,地域保護面積為2.07萬平方千米。保護範圍地域位於北緯35°59ˊ~36°30ˊ,東經116°36ˊ~117°49ˊ,東西長約76.6千米,南北寬約83.2千米。 [1] 

泰山板栗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泰山板栗產地選擇在旱能澆,澇能排,土壤、灌溉水無污染,遠離工礦企業,環境質量符合NY/T391-2000《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地域。 [1] 
2、品種選擇:選用以老慄樹母本,結合當地地域條件生長的宋家早板栗成品苗建園,此品種是自花授粉,不需要授粉樹。 [1] 
3、生產過程管理:
3.1、土壤管理:土壤活土層達到60至80釐米寬度100釐米左右,冬季深翻、夏季覆草保持土壤的疏鬆度,利於板栗生長。 [1] 
3.2、科學施肥:堅持“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肥基本原則,於生長季節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及時追施、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等,促進雌花形成和果實膨大,增加果重。在追肥的同時澆水,主要採取樹盤覆草覆膜、穴貯肥水等節水以及整修梯田帶內側的竹節式水平溝,攔截雨水等措施。 [1] 
3.3、合理整形修剪:樹形以主幹疏層型和自然開心型為主,為形成良好的樹冠結構,延長結果壽命,實現優質、穩產。修剪時根據樹型、樹勢、栽植密度分別採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對板栗樹的修建實行“四季修剪法”。修剪時,重點疏除內堂的細弱枝、密擠枝、病蟲枝和沒有利用價值的徒長枝。適時回縮結果枝組,是指枝組衰弱而結果不多導致內膛密閉時,通過回縮修剪,對局部枝條進行更新和復壯,減少雄花,增加雌花量。 [1] 
3.4、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方法採取農業防治(冬季深翻、秋季清園、刮樹皮等預防)、物理防治(利用簡單器械和光、熱、電、温濕、放射來抑制生長防治)、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蟲、天敵,病原微生物以蟲治蟲。)等方法。農藥使用符合NY/T 393-2013《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1] 
3.5、採收、貯藏和加工: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綜合確定採收期,嚴禁早採或晚採。採後的板栗及時入冷庫貯藏,延長板慄的供應期。泰山板栗除了鮮銷外,還可加工製成板栗米、板栗仁、板栗粉、糖炒栗子等深加工食品。 [1] 
3.6、生產記錄要求:泰山板栗生產建立完整的生產記錄管理體系,實現板栗質量安全可追溯。生產記錄如實記載:(1)基本情況記錄,包括農產品名稱、種植面積、生產地點等;(2)病蟲害發生、防治情況記錄,包括病蟲害名稱、發生日期、防治方法等;(3)收穫情況記錄,包括收穫日期、產量、包裝、標識、銷售去向等。並及時歸檔,檔案保管期為2年,以備查閲。 [1] 
4、貯藏、運輸:泰山板栗採收後要放置在地勢較高的陰涼地方,並蓋上雜草等物促進慄果進一步成熟,另外採收後要集中燻蒸殺蟲,一般用二硫化碳作熏蒸劑進行殺蟲,然後進入貯藏階段,貯藏不允許用化學藥品保鮮貯藏,必須放在恆温庫內貯藏,保持清潔衞生、無異味氣體污染。運輸板栗的工具要清潔衞生,不能與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裝。 [1] 
  • 質量安全規定
泰山板栗符合標準NY5013-2006《無公害食品 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GB 4285-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 8321.1-200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5307-2005《無公害食品 落葉果樹堅果》等以上標準。 [1] 

泰山板栗專用標誌使用

泰山板栗 泰山板栗
泰安市地域範圍內板栗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泰山板栗”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要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使用規範》的要求,在銷售和運輸包裝物上應註明“泰山板栗”地理標誌及其圖案,產品名稱、產品的標準編號、商標、生產單位名稱、詳細地址、等級、規格、淨含量和包裝日期,並註明檢查人員姓名或代號,標誌上的字跡應清晰、完整、準確。不符合該標誌的產品,其產品名稱不得使用含有“泰山板栗”(包括連續或斷開)的名稱。建立標識使用管理制度,對標識的使用情況如實記錄,登記造冊並存檔,存期三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