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鎖定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認為,管理理論是“指有關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認的理論,是經過普遍經驗檢驗並得到論證的一套有關原則、標準、方法、程序等內容的完整體系”;有關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不僅適用於公私企業,也適用於軍政機關和社會團體。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石。
中文名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類    型
管理理論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作用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後來成為管理過程學派的理論基礎(該學派將法約爾尊奉為開山祖師),也是以後各種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的重要依據,對管理理論的發展和企業管理的歷程均有着深刻的影響。管理之所以能夠走進大學講堂,全賴於法約爾的卓越貢獻。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統性和理論性強,對管理五大職能的分析為管理科學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理論構架,來源於長期實踐經驗的管理原則給實際管理人員巨大的幫助,其中某些原則甚至以“公理”的形式為人們接受和使用。因此,繼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之後,一般管理也被譽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豐碑。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思想精要

一、區別經營和管理
法約爾區別了經營和管理,他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經營之中。通過對企業全部活動的分析,法約爾將管理活動從經營職能中提煉處理,成為經營的6項職能,即企業的全部活動可以分為以下6種:
  • (1)技術活動(生產、製造、加工)。
  • (2)商業活動(購買、銷售、交換)。
  • (3)財務活動(籌集和最適當地利用資本)。
  • (4)安全活動(保護財產和人員)。
  • (5)會計活動(財產清點、資產負債表、成本、統計等)。
  • (6)管理活動(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
二、倡導管理教育
法約爾認為管理能力可以通過教育來獲得,“缺少管理教育”是由於“沒有管理理論”,每一個管理者都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原則和個人的經驗行事,但是誰也不曾設法使那些被人們接受的規則和經驗變成普遍的管理理論。
三、管理的職能
法約爾指出:“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計劃,就是探索未來、制定行動計劃;組織,就是建立企業的物質和社會的雙重結構;指揮,就是使其人員發揮作用;協調,就是連接、聯合、調和所有的活動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規章和下達的命令進行。”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實踐應用

“沒有原則,人們就處於黑暗和混亂之中;沒有經驗與尺度,即使有最好的原則,人們仍將處於困惑不安之中。”在這裏,法約爾闡明管理作為一門科學與一種藝術之間的關係,即理論是可以指導實踐的,問題在於如何應用這個理論,再好的管理理論,如果不懂得如何去應用,也是沒有用處的。要使管理真正有效,還必須積累自己的經驗,並適宜地掌握合理運用這些原則的尺度。
管理必須善於預見未來。法約爾十分重視計劃職能,尤其強調製定長期計劃,這是他對管理思想做出的一個傑出貢獻。他的這一主張,在今天看來仍像在他那個時代一樣重要。面對劇烈變化的環境.計劃職能更為關鍵。許多企業缺乏戰略管理的思維,很少考慮長期的發展,不制定長期規劃,其結果多為短期行為,喪失長遠發展的後勁,埋下了不穩定的隱患。
儘管法約爾早就提出了“管理能力可以通過教育來獲得”的思想,但今天,企業界的許多領導人仍然信奉“經驗至上主義”,認為“實踐和經驗是取得管理資格的惟一途徑”,在企業運營中,他們推崇經驗管理,墨守成規,輕視管理培訓,最終導致在企業快速成長階段,管理能力不足和管理人才匱乏的並存局面。通過管理教育,可以迅速提升管理層的管理能力,也可以迅速造就急需的管理人才,這是世界級大企業的公認準則。企業的所有管理人員均應該接受必要的管理培訓,這也是企業得以良性發展的重要基準。接受正規商業教育的MBA職業化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將依賴企業界人士的轉變。
“向管理要效益”已逐漸成為企業的共識。計劃、組織和控制等術語已被眾多的管理者所熟知,但理應記住,管理職能絕不是在真空中起作用的,而是在實踐中得到運用和強化的。將法約爾的這些樸素的管理原則和職能落到實處才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基石。
法約爾與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並不是矛盾的,只不過是從兩個方面來看待和總結管理實踐的。這些管理的職能和原則對企業而言,是“為和不為”的問題,而不是“能和不能”的問題;實質上也是企業維繫長期的有效競爭的平台,有之未必然,無之必不然。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主要影響

法約爾提出的一般管理原則與職能實際上奠定了以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的管理過程研究的基本理論基礎,許多管理論著在某種程度上可直接追溯到一般管理理論的研究。法約爾提出一般管理理論迄今已近百年,但經久不衰,至今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對現代管理仍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這主要是因為:首先,法約爾對現代管理學研究提出了總框架,對管理內涵的概括體現了全局性和戰略性的特點。直到現在,管理學教材內容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都基本遵循他的理論構架。其次,法約爾把管理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術語區分開來,更加體現了管理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這對管理者正確理解自己的特殊職業含義很重要。第三,法約爾提出的十四條原則至今仍然是規範現代管理活動的重要準則。第四,法約爾澄清了高層管理中的混亂思想,給高層管理者提出了應注意的方面。
法約爾的理論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他的管理理論處於泰羅和韋伯之間,是出自企業管理或“工業管理”,但落腳於普遍性的“一般管理”。法約爾是從企業管理出發,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原則和要素,與泰羅與韋伯的管理理論相比更加清楚。泰羅於1911年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他認為當時工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潛力很大,用科學的方法對工人進行訓練,並據以制定較高的定額,這就是所謂的工作定額原理。為了使工人完成較高的定額,除了使工人掌握標準的操作方法之外,還必須把工人使用的工具、機器、材料以及作業環境加以標準化,這就是所謂的標準化原理。為了鼓勵工人完成工作定額,他提倡實現一種有差別的、刺激性的計件工資制度。他認為,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就必須取得僱主和工人兩方面的合作。僱主關心的是低成本,工人關心的是高工資,要使僱主與工人兩方面認識到,通過科學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兩者都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僱主與工人雙方“協調與合作”的基礎。用泰羅的話來説,就是“管理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實現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聯繫着使每個僱員實現最大的富裕。”此外,泰羅還對計劃職能和執行職能的劃分、職能管理制的採用和組織結構上的管理控制原理進行了分析。可見,泰羅的理論主要是企業管理理論。韋伯管理理論的貢獻在於提出了所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這集中表現在他的代表作《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中。韋伯主張,為了實現一個組織的目標,要把組織的全部活動劃分為各種基本的作業,作為公務分配給組織的各個成員。各種公職與職位是按照職權的等級原則組織起來的,每一職位有明文規定的權利與義務,形成一個指揮體系或階層體系。組織中人員的任用完全根據職務上的要求,通過正式考試或教育訓練來實行。管理人員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規定的升遷制度,是一種“職業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組織規定的規則和紀律。韋伯認為,這種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確性、穩定性、紀律性和可靠性方面優於其他組織體系。由此看來,法約爾介於泰羅與韋伯之間,如果説泰羅側重於企業管理理論,韋伯側重於行政管理理論,那麼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既可以説是企業管理理論,也可以説是行政管理理論。
然而,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並非沒有對行政管理產生影響,其實科學管理作為一種運動在美國對行政管理方面的思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泰羅集中於對工業車間和工人的工作過程進行深入細緻地分析,“但是,他的見解加速了一場趨向於合理化的工廠生產方法的運動,促進了把‘效率’作為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指導標準。泰羅強調專業管理的需要,工作過程的研究和設計,以及創立一種促進工人和組織之間相關利益的社會精神氣質。”因此,科學管理在強調“效率”及其價值觀和方法這兩個方面對公共行政有極大的影響。“科學管理強調的是合理性、可預測性、專業化和技術能力,但是它的焦點比韋伯窄得多。”韋伯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説,官僚制的組織形式比其他行政管理系統效率高,它使其規定與程序非人格化,因此能在決策中取得高度的可預測性,因而最終在集約效率和業務範圍方面佔有優勢,並且可能運用於所有各種行政任務。由此可見,中性合理——合法的行政規定是韋伯理想形式的核心所在。顯然,韋伯的理論與法約爾的理論相比,較少涉及企業管理,而與泰羅的理論相比則要更加寬泛,側重於行政組織形式。
法約爾很早就倡導對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理論分析,這一主張在經歷了差不多達半個世紀的激烈爭論以後,才為絕大多數組織理論家所接受。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評價

一個人活着的時候,歷史很難對他的貢獻作出全面的估量,在為一些人撰寫墓誌銘時也常常料想不到他們對後人的影響,經過歷史檢驗,後來又不得不重新對他們進行評價。亨利·法約爾就是這樣一個人。
亨利·法約爾發表的著作雖然為人們所接受,但是,20世紀初期的歐洲,仍然處於泰羅主義精神的籠罩之下,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泰羅的效率方法被迅速應用於法國支援戰爭的需要。當時的法國國防部長曾命令所有生產戰爭物資的工廠研究和應用泰羅的管理方法;二是亨利·勒夏特利埃和夏爾·弗雷曼維爾翻譯和普及了泰羅的著作《科學管理原理》,並闡述了泰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一直到後來出現了其他的文化條件,法約爾的管理思想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
1.提出了管理的“普遍性”。
法約爾強調所有的機構——工業、商業、政治、宗教等任何機構都需要實行管理。這種對管理“普遍性”的認識和實踐,在當時是一個重大的貢獻。因為他克服了狹隘的觀點,不再把管理圍於某一個範圍,看成某一方面的活動。同時,他把管理活動從經營中單獨列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職能和研究項目,這一切都是非常有見地的。泰羅看到了企業中科學管理法和哲學思想的普遍性,但他沒有像法約爾那樣,在更廣泛的視野裏看到管理活動的普遍性。
2.管理理論更“一般性”。所謂“一般”,也即普遍的意思。
法約爾的管理理論,雖然不能説沒有受泰羅的科學管理法的影響,但它與泰羅的管理理論有很大的不同。泰羅是以工廠管理這一具體對象為出發點的,因此,泰羅的科學管理法非常富有實踐性,但缺乏一般的理論性。而法約爾的管理理論是概括性的,所涉及的是帶普遍性的管理理論問題,其形式對象均是在極其普遍條件下有關管理的一般理論,所以更具理論性和一般性。由於它是能適用於各種事業的共同原理,人們便稱之為“一般管理理論”。從理論角度來講,它對管理理論發展的影響,也許比科學管理法的影響還要大些。
3.為管理過程學派奠定了理論基礎。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的價值,很容易被人們所低估,因為他的主張和術語在現代的管理文獻中實在太普遍、太平凡了,所以常常被看成是極其一般的東西。其實,這恰恰反證了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對現代管理理論的影響。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最先將經營與管理區別開來,最先歸納了管理的五大職能,在管理學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所開創的一般管理理論,後來成了管理過程學派的基礎理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