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馬東非亞種

鎖定
河馬東非亞種是河馬的亞種之一。體型巨大,體長超過3米,成年雄性的平均體重接近2噸,最大野生雄性河馬記錄就出自東非的肯尼亞,肩高1.66米,體重高達2.66噸;而野生雌性河馬的最大個體也能達到2噸以上(3噸及以上的個體其實都是圈養個體,而傳説中4.5噸的個體更是子虛烏有),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尾較小,下犬齒巨大,最長可達50釐米,重2.5千克,皮較厚,約35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膚裸露,呈紫褐色;上面有磚紅色的斑紋,除尾巴上有些短毛外,身體幾乎沒有毛。每一腳上一般都有2或4個大小几乎相等的腳趾,身體主要着力於第三和第四趾上。第二趾和第五趾比較小或已消失。
外文名
East African Hippopotamus
別    名
東非河馬
中文學名
河馬東非亞種
拉丁學名
Hippopotamus amphibius kiboko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偶蹄目
河馬科
河馬屬
河馬
亞    種
河馬東非亞種
分佈區域
分佈於肯尼亞、奈瓦沙湖和索馬里

河馬東非亞種生活習性

河馬喜歡棲息在河流附近的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是羣居動物,生活於非洲熱帶水草豐盛地區,常由10餘隻組成羣體,有時也能結成上百隻的大羣。白天幾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4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時,便在傍晚和夜間上岸覓食植物或農作物,食物短缺時也吃腐肉(河馬曾被發現有進食斑馬、角馬屍體的記錄);胃三室,不反芻,性暴躁,懼冷喜暖,善游泳,可沿着河底潛行5分鐘;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白天的時候他們會為了保持身體的清涼而待在水中或泥沼裏。公河馬具有領域性,繁殖及生產皆發生在公河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河馬的體型雖大卻可輕巧的浮在水中,還能在水中待超過5分鐘。河馬在陸地上奔跑的時速能達20千米。雖然河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時會在水中的領域內,但吃草是屬單獨的活動,河馬在陸地上沒有領域性。 [1] 

河馬東非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肯尼亞、奈瓦沙湖和索馬里。 [2] 

河馬東非亞種繁殖方式

河馬會在水中交配,經過225至257日母河馬便會獨自尋找一處隱蔽地點,誕下一頭小河馬,小河馬出生後幾分鐘便懂得在水中暢泳。在交配季節,雄性間時有爭鬥,妊娠期約8個月,每胎1仔。哺乳期1年,4~5歲性成熟,壽命30~40年。 [1] 

河馬東非亞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