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南工程學院

鎖定
河南工程學院(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 [2]  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 [1]  榮獲河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煤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人才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1] 
學校於2007年由原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和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原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始建於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屬院校;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54年,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設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業學堂 。 [1] 
截至2024年5月,有龍湖校區、桐柏路校區、南陽路校區,佔地面積2600餘畝,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圖書館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15萬冊。學校下設23個二級學院,開設60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等七大學科門類,以工科為主的辦學優勢突出,在紡織與服裝、材料與化工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明顯的學科專業集羣。承擔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教學研究項目近300餘項,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獲批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試點1個,獲批河南省現代產業學院2個、河南省特色行業學院1個、河南省示範性軟件學院等。現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2個,是河南省優秀博士後研發基地。 [1] 
中文名
河南工程學院 [2] 
外文名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2] 
簡    稱
河工院 [2] 
創辦時間
2007年 [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1] 
學校類別
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 [1] 
學校特色
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 [1] 
主管部門
河南省人民政府 [3] 
現任領導
劉永濤(黨委書記) [4] 
李利英(校長) [4] 
本科專業
60個(截至2024年5月) [1] 
院系設置
24個教學單位(截至2024年5月) [1] 
校    訓
自強不息、博學精藝 [5] 
校    歌
工程學院歌 [2] 
校慶日
10月16日 [2] 
地    址
龍湖校區: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龍湖祥和路1號 [2] 
桐柏路校區: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桐柏北路62號 [2] 
南陽路校區:鄭州市南陽路97號 [2] 
院校代碼
11517 [6] 
主要獎項
2019年獲河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7] 
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8] 
2017-2019年度河南省文明校園 [8] 
知名校友
楊靖宇 [1] 
教師人數
近1900人(截至2024年5月) [1] 
學生人數
全日制在校生30000餘人(截至2024年5月)

河南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河南工程學院學校前身

1956年,煤炭工業部鄭州工人技術學校創建。 1959年,萍鄉煤礦幹部學院(1958年創建)併入鄭州工人技術學校。8月,學校更名為鄭州煤礦學校。 1962年8月,鄭州煤礦學校更名為中南煤礦幹部學校。 1978年7月,中南煤礦幹部學校更名為河南煤炭工業幹部學校。 1979年,河南煤炭工業幹部學校更名為鄭州煤炭工業學校。 1983年12月,鄭州煤炭工業學校更名為鄭州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後,由原煤炭工業部劃轉到河南省,由省煤炭工業局負責辦學管理。 2001年5月,學校更名為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2002年6月,鄭州煤田職工地質學院(1980年,河南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職工學校創建;1982年,更名為鄭州煤田職工地質學院)併入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9] 
1927年,河南官立中等工業學堂(1910年創建)、河南官立中等工業學堂(1910年創建)合併成立河南省立第一職業學校。 1948年,河南省立第一職業學校更名為開封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52年,開封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名為開封紡織學校。 1954年,開封紡織學校、新鄉紡織學校(1909年,衞輝府蠶桑講習所創建;1927年,講習所改建為河南省立第四職業學校;1949年,河南省立第四職業學校更名為平原省立工業學校;1952年,平原省立工業學校更名為新鄉紡織學校)、武漢紡織學校(1898年,湖北工藝學堂創建;1953年,湖北工藝學堂更名為武漢紡織學校)合併成立鄭州紡織工業學校。 1955年,瀋陽紡織學校(1949年,瀋陽紡織高級職業學校創建;1952年,瀋陽紡織高級職業學校更名為瀋陽紡織學校)併入鄭州紡織工業學校。 1957年7月,鄭州紡織工業學校更名為河南紡織工業學校。 1958年10月,河南紡織工業學校更名為河南紡織工業學院。 1961年,河南紡織工業學院又更名為河南紡織工業學校。 1965年3月,河南紡織工業學校更名為河南紡織職業學校。 1983年4月,河南紡織職業學校更名為鄭州紡織機電專科學校分校。 1985年4月,鄭州紡織機電專科學校分校更名為河南紡織工業專科學校。 1992年,河南紡織工業專科學校更名為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9-10] 
參考資料: [11] 

河南工程學院合併發展

2006年,河南省政府做出了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聯合升本,設置河南工程學院的決策。 2007年初,河南省申報設置河南工程學院在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會議上獲得通過。3月,教育部下文批准由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和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河南工程學院。4月,省政府下發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轉省教育廳關於組建河南工程學院的實施意見》。10月,河南工程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2012年,學校撤系建院推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 2013年12月,河南工程學院博士後研發基地在學校建站。 2016年6月,學校獲批為河南省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 [1] 

河南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河南工程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有23個教學單位 [1]  ,8個研究院(中心)。 [12-13]  開設60個本科專業,設置8個工業軟件專業方向。 [10] 
教學單位
學院
專業名稱
紡織工程學院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專業 [14] 
紡織工程 [14] 
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 [14] 
智能採礦工程 [14]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14] 
化工與印染工程學院
輕化工程專業 [14]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14] 
印刷工程(圖像新媒體印刷方向)專業 [14]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專業 [14] 
資源環境科學專業 [14]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14]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14] 
服裝學院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14]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 [14] 
表演專業 [14] 
軟件工程(服裝智能化設計)專業 [14]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14] 
軟件工程(數字化設計及製造)專業 [1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14] 
軟件工程(汽車部件設計與成型)專業 [14] 
車輛工程專業 [14] 
機器人工程專業 [14]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14]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14] 
通信工程專業 [14] 
人工智能專業 [14] 
軟件工程(智能物聯)專業 [14] 
軟件工程(智能電網)專業 [14]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專業 [14] 
土木工程(裝配式建築方向)專業 [14]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 [14] 
工程造價專業 [14] 
測繪工程專業 [14]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 [14] 
計算機學院(公共計算機教學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14] 
物聯網工程專業 [14] 
理學院(公共數理教學中心)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14] 
應用物理學專業 [14]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14] 
軟件工程(智能半導體器件設計)專業 [14] 
材料工程學院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1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14] 
功能材料專業 [14]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 [14]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科) [14]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專科) [14]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專科) [14] 
管理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專業 [14] 
電子商務專業 [14] 
軟件工程(智能製造信息化)專業 [14] 
質量管理工程專業 [14] 
商學院
市場營銷專業 [14]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14] 
物流管理專業 [14]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商務數據分析)專業 [14] 
會計學院
會計學專業 [14]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方向)專業 [14] 
財務管理專業 [14] 
審計學專業 [14] 
經濟貿易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14] 
金融工程專業 [14] 
經濟學專業 [14] 
藝術設計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14] 
數字媒體藝術 [14] 
產品設計專業 [14] 
環境設計專業 [14] 
人文政法學院
行政管理專業 [14]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14] 
知識產權專業 [14] 
外語學院(公共外語教學中心)
英語專業 [14] 
翻譯專業 [14] 
國際教育學院(國際合作交流處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 [14] 
視覺傳達設計(專科) [14] 
環境藝術設計(專科) [14] 
大數據與會計(專科) [14] 
工程造價(專科) [14]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體育教學部
-
知行書院
-
力行書院
軟件學院的7個專科專業 [73] 
參考資料: [13] 

河南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設置8個工業軟件專業方向,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法學等七大學科門類,以工科為主的辦學優勢突出,在紡織與服裝、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土木測繪、智能製造、工商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明顯的學科專業集羣。 [1]  [10] 
服裝學院有4名老師受聘於國內紡織服裝院校兼職碩士生導師,並以第一導師的身份招收碩士研究生1名,以第二導師的身份指導碩士研究生2名。 [19] 
姓名
學歷學位
職稱
受聘院校
受聘專業
張巧玲
研究生/碩士
教授
西安工程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王旭
研究生/博士
副教授
中原工學院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郭鋭
研究生/碩士
副教授
中原工學院
藝術設計
黃智高
研究生/碩士
副教授
河南科技學院
藝術學
  •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成立日期
名稱
負責部門
2013年12月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河南工程學院人事處
參考資料: [20] 
  • 學科排名
分析報告列入的競賽項目共84項,全國共有1218所本科院校納入《分析報告》。在“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八輪總榜單(本科,TOP300)”位列全國第261位;在“2019—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TOP300)”中位列全國第240,提升23個位次。 [21] 
參考資料: [21] 
參考資料: [22] 

河南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擁有教職工近1900人,專任教師1500餘人,其中正高級職稱近140人,副高級職稱近5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20餘人。現有國家傑青、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歐盟自然科學院院士、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名師等國家、省部級人才稱號20餘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等市廳級人才稱號120餘人,聘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在內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職教授100餘人。 [1] 
院士名單
日期
聘請院士名單
就職學院
2022年03月15日
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季超 [54]  為特聘教授
土木工程學院
2014年5月23日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為客座教授 [55] 
安全工程學院
首屆“十大科技標兵”
河南工程學院首屆“十大科技標兵”名單
李玥 [61] 
劉少輝 [61] 
張紅松 [61] 
黃全振 [61] 
田坤雲 [61] 
石文英 [61] 
丁俊 [61] 
付景保 [61] 
陳冬仿 [61] 
張悦 [61] 


高層次人才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高丹盈 [75-76] 
國家傑青、長江學者
楊義先 [74] 
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石文英 [62] 
鄭州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高丹盈 [62] 
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陶雲奇、王振領、李紅豔、段叔民等 [62] 
參考資料: [62] 

河南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有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教學研究項目近300餘項,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獲批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試點,獲批河南省現代產業學院2個、河南省特色行業學院1個、河南省示範性軟件學院和河南省重點支持建設工業軟件學院。 [1] 
項目
專業、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截至2022年6月,有會計學、服裝與服飾設計 [56] 
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截至2020年,土木工程專業 [57]  截至2023年,安全工程專業 [14]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截至2020年,工業機器人運維實驗教學項目 [58]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截至2020年12月,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工業機器人運維實驗” [59]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截至2015年,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60] 
省級教學團隊
“紡織化學教學團隊” [68] 
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截至2019年,紡織工程本科專業 [69] 
省廳級教學科研平台和教科研創新團隊
截至2019年,紡織工程學院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69] 
特色專業
截至2019年,環境工程專業 [70] 
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截至2019年,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70] 
入選中國頂尖應用型專業
管理工程學院的工業工程專業在《2023中國大學工業工程類專業排名(應用型)》中,位居全國同類型高校第1名。 [22] 
精品課
精品課
課程名稱
學院
校級精品課
大學物理課程 [65] 
理學院
河南省精品課程、河南精品資源共享課
《織物組織與結構》 [64] 
紡織工程學院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紡織材料學》 [66] 
紡織工程學院
省級精品課程
《市場營銷學》 [67] 
商學院
校級精品課程
《市場營銷學》、《組織行為學》、《商務談判》 [67] 
商學院
河南省一流課程
《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財務分析》 [63] 
會計學院
河南省在線精品課程
《税收理論與實務》《企業納税籌劃》 [63] 
會計學院
校級精品課程
《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會計信息系統》 [63] 
會計學院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高校 BIM 畢業設計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500餘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66項,國家級二等獎102項。 普通本科畢業生考研率達23%以上。 [23]  嶽天雷教授研究團隊,聚焦軒轅故里歷史文化,以黃帝文化研究中心為依託,建設《黃帝文化》省級精品在線課程,出版《高拱研究》《儒家權説論稿》等系列論著,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反響。 [26] 
在《2019—2023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榜單(TOP100)中位列全國第20位、河南省第2位 [21] 

河南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先後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荷蘭撒克遜應用科技大學、英國班戈大學、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等20多所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聯合開辦7個本專科合作辦學項目;參與了歐盟伊拉姆斯計劃,與西班牙維爾瓦大學開展了交流生項目;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來西亞、韓國等開展了博士培養項目以及大學生海外就業項目;與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鄭州大學等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1] 

河南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河南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 [24-25] 
鞏固深化“一計劃三平台”應用型科學研究模式,努力打造科學研究平台、社會服務平台、大學生創新平台。五年來,新增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5項(含國家級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15項;獲省部級獎勵14項,河南省中青年法學家稱號1人;發表高水平論文1975篇,一大批論文被SCI\A&HCI\SSCI\CSSCI\北大核心,以及新華文摘、中國社科網轉載、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26] 
年份
獎項
項目
2016-2020
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項
2016-2020
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1項
2016-2020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科學特等獎
4項
2016-2020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人文社科類)
1項
2018年
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農作物秸稈等有機質在鉻污染土壤修復中的應用研究
2018年
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基於強化工藝的瓦斯抽采地質技術及應用
2019年
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電動汽車的電機驅動系統設計與振動控制策略
參考資料: [26] 
時間
研究成果
2016年至2020年
與企業簽訂橫向項目100餘項,協議經費近6000萬元(含校企共建實驗室項目)
2016年至2020年
授權專利1141項,其中發明專利227項,學生作為發明人參與專利59項
2016年至2020年
主持制定《棉纖維長度試驗方法羅拉分析儀法》、《鋼纖維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等2項國家標準
2016年至2020年
參與制定《彈力機織褲》等4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2016年至2020年
新增立項國家標準2部
2016年至2020年
材化學院於翔博士在鶴壁市掛職博士服務團期間,破解了應用於生產汽車安全氣囊絲和軍用降落傘布的尼龍66特種纖維普遍存在的“產量低、成本高”難題
參考資料: [26]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學院
獎勵等級
低滲高突礦井地面壓裂消突機理與智能化開採地質保障技術
宋志敏,劉見寶,李冰,任建剛,楊程濤,趙曉舉,呂閏生,宋清坤,劉偉,王慶偉,曲豔偉,翁紅波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壹等
域間路由系統可靠控制與安全防禦關鍵技術與應用
魏濤,王禹,李天瑞,路遠,吳昊,文小爽,徐源音,張露
軟件學院
壹等
寬範圍高效非接觸功率傳輸關鍵技術及應用
周成虎,陽輝,陳素霞,詹瀚林,楊新徵,庫永恆,張洋,張勁光,劉宏偉,楊益龍,邱建文,黃明明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貳等
參考資料: [27] 

河南工程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館藏圖書(含電子圖書)403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6個,圖書收藏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門類,實行藏、檢、借、閲一站式服務模式,共有各類閲覽室、書庫20餘個,閲覽座位3558個。每週開放時間為91個小時,電子資源每天24小時服務,同時開通微信、微博服務窗口,為全校師生及社會讀者提供書刊借閲、網上查詢、文獻傳遞、在線諮詢、校外訪問,讀者培訓等多種服務。 [28] 
圖書館 圖書館
  • 學術期刊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批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超星數字圖書館》來源期刊,河南省一級期刊。 該刊物自1986年創刊以來,堅持刊物的學術性和理論性相結合,致力於學術研究及理論創新,傳播有創造性的、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 該刊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哲學研究,法學研究,語言與文學研究等。 [29]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2張)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經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刊物。本刊現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來源期刊。該刊物堅持刊物的學術性和理論性相結合,致力於學術研究及理論創新,傳播有創造性的、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致力於紡織、煤炭、環境、電信、建築等工程學術研究及理論創新,傳播有創造性的、高學術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推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該刊主要欄目有紡織與服裝、工程技術研究、材料與化學研究、計算機科學研究、基礎科學研究等。 [30] 

河南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河南工程學院科研平台包括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研究機構等 [31] 
截至2023年,有電子陶瓷材料與應用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紡織新產品開發、紡織大數據關鍵技術等省級工程實驗室7個,智能控制與機器人技術、塗裝生產線仿真與測試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國際聯合實驗室2個,是河南省優秀博士後研發基地。學校分別參與了“新型城鎮建築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煤炭安全生產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紡織新產品生產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24] 
截至2020年新增科研平台
新增科研平台
項目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32] 
電子陶瓷材料與應用
“河南省稀土複合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 [32] 
河南省稀土複合材料
省科技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裝配式建築結構體系與災變防控工程研究中心 [82] 
科研機構
科研機構
介紹
工業軟件產業研究院
工業軟件產業研究院於2022年5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學校首批成立的八個科研機構之一。研究院設有智能計算與優化研究所、數智孿生研究所、動力集成與智能控制研究所、智能系統與工程研究所、智能製造與精益管理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所,主要面向當前及未來工業應用場景,聚焦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電氣電子等離散式製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圍繞工業軟件領域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工業知識提煉、工業軟件研發和工業軟件應用等一體化研究與應用,為製造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工業軟件系統解決方案。 [71] 
建築裝配化產業研究院
-
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院
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院由河南省電子陶瓷材料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稀土複合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纖維製備與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南省能量轉換和存儲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四個省級科研平台組成,圍繞學校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和碩士點建設需要,遵循平台和團隊相互依託、協同促進的原則,開展以電子陶瓷材料研究、稀土複合材料研究為主的應用基礎研究,以纖維製備與改性研究、能量轉換和存儲材料研究為主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 [15] 
礦山安全與綠色開採研究院
-
生態環境治理研究院
-
紡織新產品技術研究中心 [16] 
紡織新產品開發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於2014年由河南省發改委批准成立。本工程實驗室主要圍繞紡織新材料、新產品、產技術開展創新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面向產業集聚區企業和社會開放,提供紡織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檢驗檢測和標準應用為主的公共服務。 [72] 
印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印染產業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12月5日。它融合河南工程學院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印刷工程、產品設計、環境工程等專業集羣,設立新型染整技術、綠色染整助劑、功能紡織品研發、數碼印花色彩管理、家紡染織美術設計5個研究中心。研究院將聚焦染整相關技術的科學研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企業服務,建成科技資源支撐型載體,利用學校紡織品檢測中心、化學實驗中心、染整工藝實驗中心等實驗實訓中心,打造成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印染產業實驗室,為河南紡織印染企業發展提供服務。 [17] 
中原服飾文化與產品創新設計研究中心
-
參考資料: [18] 
  • 科研基地
成立日期
基地名稱
地址
2023年7月26日
河南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 [33]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金岱科創城商務服務中心
2022年12月
“數智財經創新研究中心”基地入選鄭州市第二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34] 
-
2022年7月2日
河南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紅旗渠廉政科研基地 [35] 
紅旗渠廉政教育學院
2014年3月8日
河南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 [36] 
江西昌碩户外休閒用品有限公司
2014年3月6日
河南工程學院產學研基地 [36] 
鄭州豫力無紡布有限公司

河南工程學院校園文化

河南工程學院學校標誌

  • 校徽
學校徽志為雙圓套形,外圓藍底白字,上面為學校中文名稱,下面為學校英文名稱。內圓為白底藍綠圖案,圖案由河南工程學院中的“河”“工”兩字拼音首寫字母“H”“G”變形構成。“H”是兩本書的形狀,象徵打開知識的大門;“G”是祥雲的造型,象徵學校積極進取,蒸蒸日上的精神風貌。學校徽章為師生員工佩戴的印有學校徽志的圓形證章。 [2] 
校徽釋義
寓意學院辦學文理兩科兼容幷蓄,協調發展。整個標誌由“書本”的靜與“祥雲”的動相結合,通過“書本”和“祥雲”的透視變化造型,增強標誌的立體感,給人以簡潔明快,獨具個性的視覺效果。 [37] 
校徽 校徽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紅底黃字的長方形旗幟,學校徽志、中英文校名橫向排列。校旗長寬比為3:2。 [2] 

河南工程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校訓:自強不息 博學精藝 [5] 
“自強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謂以剛毅堅卓的品質,發奮圖強,奮鬥不止。“博學”源自《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首句。“博學”意謂為學要廣泛獵取,採納眾長,兼容幷包,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藝”是指“六藝”,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六藝是古時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技能,現在泛指用以安身立命的各種才能、技藝。“精藝”就是要精通學業專長,精湛專業技術,這與學院工科為主的辦學特色要求相匹配。 [5] 
以“自強不息 博學精藝”為校訓,其一是彰顯學院的辦學精神:奮發向上,奮鬥不止,以世界性的眼光和開放的胸襟,博採眾長,強化特色,培養專業紮實、技藝精湛的人才。其二是激勵師生剛毅自強,在前進道路上永不停息,廣泛學習,掌握廣博的科學知識,鍛造精良的專業技能。 [5] 
  • 校風
嚴謹 勤勉 求實 創新 [5] 
嚴謹是指師生在治學求知的過程中必須嚴密謹慎、嚴格細緻,勇於探求新理論、新知識,做到堅持真理,求真務實,鍥而不捨,學而不厭。勤勉是努力不懈,勤奮自勉。勤勉是人類的生存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當代學子求知成才的必由之路。求實是強調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這既是格物致知、理在事中、知行合一的治學態度和方法,又是實現高等學校辦學目標的客觀要求。創新是學校建設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開發人的創造性是教育的本質功能,也是學院建設高水平學府的戰略要求。 [5] 
把“嚴謹 勤勉 求實 創新”作為校風,其含義明晰,寓意深刻。一是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藴含了強烈的時代精神。二是傳承了學院合併之前原有的優良校風,具有鮮明的校園特色;三可以更好地指引和激勵廣大師生在建設發展的道路上勤奮務實,不懈進取。校風總體表達學院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務求完善、敢於創新的人文氛圍和治學精神。 [5] 
  • 校慶日
學校校慶日為10月16日。 [2] 
  • 校歌
學校校歌為《河南工程學院校歌》,由阮志斌作詞,劉詠閣作曲。 [2] 

河南工程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23年12月,有學生社團77個,其中校級社團7個,院校共建社團2個,院級社團68個,其中龍湖校區65個,桐柏校區11個,南陽校區1個,註冊學生社團會員4731人。 [38] 
學術科技類,共19個學生社團,涉及科技、經濟、實驗活動等多方面的專業化社團,能為同學們在大學生活中提供多元化的成長元素。 [38] 
文化體育類,共43個學生社團,其中涉及英語、書畫、游泳、網球、籃球、排球、乒乓球、武術、健美健身、輪滑、足球等內容等方面內容,給有夢想有理想的同學提供學習鍛鍊、展示自己的舞台。 [38] 
社會實踐類,包括創新創業類,思想政治類,志願公益類和自律互助類四大類社團,共14個學生社團,涉及志願服務、心理諮詢、環境保護、手語知識傳播等。 [38] 
龍湖校區社團名單 [38] 
桐柏路校區社團名單

河南工程學院校區情況

學校校址設在河南省鄭州市,分為龍湖校區(鄭州市新鄭龍湖鎮祥和路1號)、桐柏路校區(鄭州市桐柏路62號)和南陽路校區(鄭州市南陽路97號),法定住所為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龍湖鎮祥和路1號。 [2] 
佔地面積2600餘畝,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設備總值2.94億元,圖書館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31萬冊,電子圖書68萬種。體育館、室內游泳館、體育場和學生活動中心等設施齊全。 [39] 

河南工程學院龍湖校區

地址是鄭州市新鄭龍湖鎮祥和路1號,一共有9個學院,分別是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人文政法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會計學院、服裝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有遠大宜華學院、獨特的自然景觀懷若谷、8號樓的閲覽室在8號樓102室,佔地面積150平方米,藏書豐富多樣,以設計學科的專業書籍為主,閲覽室不定期會舉行專業閲讀沙龍,有着濃厚的專業學習氛圍。還有下沉式體育場、大地隧道、星空隧道等 [79] 
龍湖校區(南區) 龍湖校區(南區)
龍湖校區(西區) 龍湖校區(西區) [80]

河南工程學院桐柏路校區

鄭州市桐柏路62號。有材料工程學院新能源材料實驗室和尼龍全流程實驗室 [78]  材料化工、紡織等實驗室,與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河南服裝行業協會共建的國家紡織面料館河南分館等主要分佈在桐柏路校區, [79]  有紡織實訓中心、楊靖宇雕像等。 [81] 
桐柏路校區 桐柏路校區

河南工程學院南陽路校區

鄭州市南陽路97號,有羽毛球場館、學生食堂。 [77] 
大西門 大西門
 綜合樓 綜合樓
圖書館 圖書館
 教室 教室
龍源餐廳 龍源餐廳
圖片參考資料: [39] 

河南工程學院行政管理

河南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劉永濤
校長
李利英
黨委副書記
劉超
黨委副書記
趙紅亮
副校長
王永恆
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李德耀
副校長
張瑞林
副校長
焦有宙
學術副校長
王健全
副校長
張巧玲
副校長
李威
學術委員會主任
楊義先
截至2024年5月

河南工程學院歷任領導

河南工程學院 河南工程學院
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原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原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現任、歷任領導參考資料: [40-41] 

河南工程學院校友情況

傑出校友
衞繼周
鄭煤地院煤田地質專業82級校友山西省審批管理局一級巡視員
石仁章
鑽探工程專業86級校友、湖南耒陽市焱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石仁章
李曉陽
染整專業79級校友、南陽木蘭花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陽
吳少剛
鑽探工程專業86級校友、山東泰安弘基餐飲(肯德基)有限公司董事長
申河
會計專業80級校友、中國保險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醫療養老保險促進會會長
秦旭昌
鑽探工程專業86級校友、濟南市長清計算機應用公司董事長
菅新春
化學纖維專業97級校友、盛虹化纖營銷總監
苗峯偉
勞動經濟專業92級校友、大宋官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陳俊嶺
財務會計專業91級校友、中税中興諮詢集團董事長
霍棟
染整專業91級校友、佛山市興東林物資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向陽
財務管理專業90級校友、河南三劍客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喬華
紡織專業85級校友、新疆絲路金通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省河南商會副會長
王浩
計算機應用與技術專業06級校友、開封利市跨境電商有限公司總經理
季玉棟
化學纖維專業88級校友、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文友
財務會計專業92級校友、息縣眾鑫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志生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94級校友、瀚悦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姚明亮
機織專業88級校友、菏澤萬基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秦國勝
染整專業85級校友、鄭州鴻盛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曉東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03級校友、中安國源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劉偉
會計專業79級校友、海南銘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甌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建勳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專業95級校友、河南豫發集團董事長
高智
鑽探工程專業86級校友、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西大學碩士生導師
陳春喜
財務會計專業80級校友、河南中煙黃金葉生產製造中心總經理
張先順
機織專業80級校友、河南平棉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
張軍強
勞動工資專業90級校友、洛陽單晶硅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孫毅
計劃統計專業83級校友、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楊靖宇
1910年河南省官立中等工業學堂,著名抗日將領
參考資料: [42-43] 

河南工程學院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獲得時間
榮譽稱號
頒發部門
2024-04
省衞生先進單位 [44] 
河南省愛國運動委員會
2023-11-11
全國煤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45] 
中國煤炭教育協會
2021年5月27日
河南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 [46] 
省委、省政府
2021-05-19
發改委“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備院校 [47] 
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
2020年度
河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48] 
共青團河南省委
2019年09月
河南省“大美學工”十佳優秀學生工作先進單位 [49]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
2019
河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50]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作委員會
2017—2019年度
河南省文明校園 [51]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8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人才建設先進單位 [52] 
-
2012年11月21
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53]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