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沙古菜頭仔

鎖定
菜頭仔是湛江人傳統飯桌上常見的下飯菜,“沙古菜頭仔”還是遂溪三寶之一。遂溪沙古出產的醃製蘿蔔歷史悠久。
相傳南宋年間被貶海南儋州的蘇東坡,途經遂溪境內古官道時,當地百姓贈食土製醃蘿蔔對米粥,因頓覺口舌生津,膳後消滯順氣,讚不絕口,稱其為“菜中頭名”,故民間稱其為“菜頭”。 [1] 
中文名
沙古菜頭仔
產    地
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
原    料
蘿蔔
菜    系
粵菜

沙古菜頭仔菜品介紹

鄉土之味:送禮佳品“沙古菜頭仔”,沙古是粵西遂溪縣境內一個盛

沙古菜頭仔材料

精選白蘿蔔、天然紅粘土、食用海鹽、中藥甘草

沙古菜頭仔菜品特點

歷史傳統的醃製方法
“沙古菜頭仔”是以當地特有土質種植的蘿蔔為原料,延用民間近千年的製作工藝,僅以日曬海鹽、當地特有的紅粘土為輔料,經古法秘製方可成品。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化學物質,是天然美食佳品。
獨特的食用方式
把壇內的菜頭仔取出洗淨表面泥土,切碎,可生食或伴肉炒、煎、蒸、燉皆可。常用食法有:蘿蔔送粥,消滯開胃,百吃不厭;蘿蔔炒蛋,營養豐富,美味一品;蘿蔔燉腩肉,香甜爽脆,更為絕品。

沙古菜頭仔菜品歷史

沙古周邊鄉村農民醃製蔬菜的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最早可追溯到1000餘年之前。那時候,先民對一時吃不完的新鮮蔬菜進行風乾、鹽醃等原始方法加工,僅僅是為了避免來之不易,一年只有一季的蔬菜腐敗變質,以備持續食用,包括有酸蔬、黃瓜、白蘿蔔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