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氏鹽商住宅

鎖定
汪氏鹽商住宅,又稱汪魯門故居,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南河下170號,佔地面積約11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57平方米,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4] 
汪氏鹽商住宅,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民國八年(1919年),汪魯門從原主人劉氏手中購得此宅。汪氏鹽商住宅坐北朝南,東、西兩條軸線,中有火巷相隔,均為硬山頂。東軸線連門房前後五進,硬山頂。西軸線連門房前後六進。汪氏鹽商住宅儀門兩側為漢白玉雕石鼓,門上角磚鐫刻着琴、棋、書、畫圖案的浮雕。內部有豐富的磚雕、石雕、木雕、木格窗、雕花欄杆。汪氏鹽商住宅是揚州現存規模較大的鹽商住宅之一,是研究揚州鹽商文化的重要實物依據。 [1]  [4]  [6] 
2013年5月,汪氏鹽商住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汪氏鹽商住宅
地理位置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南河下170號
所處時代
清朝
佔地面積
約 1178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80-3-27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汪氏鹽商住宅歷史沿革

汪氏鹽商住宅,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民國八年(1919年),汪魯門從原主人劉氏手中購得此宅,花費白銀6500兩;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家道中落,賣給夏壽齡。 [2]  [4] 
抗戰勝利後,汪氏鹽商住宅被國民黨部隊接管。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解放軍曾駐紮於汪氏鹽商住宅。 [6]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汪氏鹽商住宅被公管,交由醫藥公司用作倉庫,醫藥公司退租後長年空關。 [6] 
2007年,揚州市對汪氏鹽商住宅進行了修葺工作。 [5] 

汪氏鹽商住宅建築格局

綜述
航拍汪氏鹽商住宅
航拍汪氏鹽商住宅(5張)
汪氏鹽商住宅,佔地面積約117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57平方米。住宅坐北朝南,東、西兩條軸線,中有火巷相隔,均為硬山頂。 [2]  [6] 
東周線
汪氏鹽商住宅有兩個大門,東軸線大門為轎門,台階較高,用於主人上、下轎使用。東軸線連門房前後五進,硬山頂。第一進,轎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檁;第二、三進,均為“明三暗四”佈局,小套間均在東側,第二進面闊四間,進深七檁;第三進,面闊四間,進深七檁;第四進,為面南的二樓,樓上下八間一廂兩間,面闊四間,進深九檁;第五進,樓上下六間兩廂,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第四、五進二樓之間有牆一堵,兩側各有長條形的天井,中有門出入,北側天井內有水井一口。 [2]  [6] 
西軸線
西軸線連門房前後六進,原大門在門房的最東面一間,在路南側有八字形的照壁。第一進,門房面闊六間,進深七檁;第二進,廳房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東、西及南側大門上有披廂,大門外側有二道門磨磚門樓;第二、三兩進屋面為勾連搭形式,第三進對廳面闊三間,進深三檁;第四進,廳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第五、六進,均為三間兩廂,第五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第六進,柴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西軸線每進西側均有兩間附房與主房相接,體量比正房略小,並耳門東、西相通。房屋外牆為青磚錯縫砌牆,山牆上有馬頭牆,屋面為小瓦覆蓋,基本保存較為完好。 [2]  [6] 
金庫
第四進住宅西側一間殘留的金庫是日本人當年佔領了之後修建的。金庫面積約為20平方米,方方正正。四周牆體分為兩層,內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層牆體是與住宅其他部位一樣的磚牆。金庫設置了兩道鐵門,此刻依然可以看到鐵門框近30釐米的厚度,外圍是上下左右由粗鐵製成的柵式門,裏面還有鐵門一道,而門的四周共有八個洞眼,是當年閂鐵槓用的。因其“歷史的見證”而被保留了下來。 [1]  [6] 

汪氏鹽商住宅文物遺存

雕刻
雕刻(2張)
汪氏鹽商住宅儀門兩側為漢白玉雕石鼓,門上角磚鐫刻着琴、棋、書、畫圖案的浮雕。內部有豐富的磚雕、石雕、木雕、木格窗、雕花欄杆。 [1]  [6] 

汪氏鹽商住宅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汪魯門 汪魯門
汪魯門宅原主人為汪泳沂(1859~1940年),字魯門,安徽歙縣人,曾任山陽(淮安)縣令、海州(連雲港)知州,後又在清江(淮陰)以二品侯補道協辦漕運工程。汪魯門棄官經商,曾任兩淮鹽業總商,成為揚州最後一批有影響的鹽商之一。 [4]  [6] 

汪氏鹽商住宅文物價值

汪氏鹽商住宅是揚州現存規模較大的鹽商住宅之一,是研究揚州鹽商文化的重要實物依據。 [1] 

汪氏鹽商住宅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汪氏鹽商住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汪氏鹽商住宅旅遊信息

汪氏鹽商住宅地理位置

汪氏鹽商住宅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南河下170號。 [2] 

汪氏鹽商住宅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汪氏鹽商住宅,路程約4.8千米,用時約1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