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己文

鎖定
汪己文(1899—1970),名邦錄,字紀文、後改己文,晚號改廬,歙縣縣城人。
本    名
汪己文
紀文、己文
改廬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70年
民國4年(1915)上海中華法律專門學校畢業後去蘇州任教,後返里任歙縣縣立小學校長。曾與方與嚴、吳甲三等聯合全縣教員,清查教育經費,追回被土豪劣紳侵佔的稻穀3 000餘擔。民國16年後,在蘇州創辦安徽公學和新安小學。實踐陶行知生活教育主張,推行小先生制。編印《蘇州新聞週刊》、《歙聲》和《皖事彙報》。擔任歙縣旅蘇同鄉會會長。抗日戰爭爆發,任歙縣戰地服務團團長,旋任第三區區長,與汪任民編寫《抗日三字經》,進行救亡宣傳。離任後家居清貧,三區人饋米以濟,黃賓虹為之作《送米圖》。又曾任歙縣社會服務處主任、公有款產委員會主任、縣參議員等職。建國後,赴北京就讀於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畢業後在南京從事教育工作。一生著述較多,有與王伯敏合著的《黃賓虹先生年譜》,自編的《黃賓虹書簡》、《課餘隨筆》、《改廬筆記》、《新安畫苑錄》等。妻吳言吾(1901—1963)曾變賣戒指、衣料接濟教員。獨創毓秀女校,免費招生,自任校長和教員,以龔自珍“但開風氣不為師”自勉。
補充一張剛剛發現的由汪己文編輯發行的民國十七年的《徽州新聞》報,這是第五期,上面還有“謠傳汪己文遇害”的澄清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