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永豐鄉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下轄鄉(已撤銷))

鎖定
永豐鄉(已撤銷),湖南省常德市澧縣下轄鄉,地處澧縣東北部,東與安鄉縣焦圻鎮接壤,南與小渡口鎮相連,西與津市市汪家橋街道隔河相望,北抵如東鄉。距縣城19千米。永豐鄉轄區總面積58.56平方千米。2011年末,永豐鄉轄區總人口29333人。 [1] 
1950年5月,更名水豐鄉。1961年7月,析置永豐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鄉。 [1]  截至2015年9月,永豐鄉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梅家港社區。 [1]  2015年11月,永豐鄉、如東鄉合併,新設立如東鎮。 [2] 
2011年,永豐鄉工業總產值1.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800萬元。2011年,永豐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15萬元。 [1] 
中文名
永豐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地理位置
澧縣東北部
面    積
58.5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梅家港社區
電話區號
0736
郵政區碼
415521
車牌代碼
湘J
人    口
29333人(2011年轄區總人口)

永豐鄉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永鎮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更名楓林鄉。
1950年5月,更名水豐鄉。
1958年1月,劃歸餘家台辦事處;同年9月,改為衞星公社。
1959年3月,更名東公社。
1961年7月,析置永豐公社。
1984年4月,公社改鄉。 [1] 
2015年11月,永豐鄉、如東鄉合併,新設立如東鎮。 [2] 

永豐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永豐鄉轄梅家港居民委員會,永興曾家港、新河口、東紅、天坪、青龍郜、三嶺、同福、牌樓崗、張家灣、永鎮、復興、大周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117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15年9月,永豐鄉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梅家港社區。 [1] 
永豐鄉區劃詳情
梅家港社區
東紅村
大周村
復興村
牌樓崗村
張家灣村
曾家港村
同福村
三嶺村
永鎮村
永興村
天坪村
青龍窖村
新河口村
/
/

永豐鄉地理環境

永豐鄉位置境域

永豐鄉地處澧縣東北部,東與安鄉縣焦圻鎮接壤,南與小渡口鎮相連,西與津市市汪家橋街道隔河相望,北抵如東鄉。距縣城19千米。永豐鄉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總面積58.5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8.87平方千米,佔66.4%;水域19.69平方千米,佔33.6%。 [1] 
澧縣永豐鄉衞生院

永豐鄉地形地貌

永豐鄉地處濱湖沖積平原區。 [1] 
永豐鄉地形地貌

永豐鄉自然災害

永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低温。漬災是主要災害,每2年一遇。2011年,全鄉農田、公路全部形成白漬,導致經濟損失達5000多萬元。 [1] 

永豐鄉自然資源

永豐鄉水資源豐富,可養殖面積16000畝。2011年,永豐鄉有耕地面積37252畝,人均1.3畝,全部為水澆地。 [1] 

永豐鄉人口

2011年末,永豐鄉轄區總人口2933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6人,城鎮化率1.8%。總人口中,男性14548人,佔49.6%;女性14785人,佔50.4%;14歲以下3667人,佔12.5%;15~64歲21882人,佔74.6%;65歲以上3784人,佔12.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4.3‰。

永豐鄉經濟

永豐鄉綜述

2011年,永豐鄉工業總產值1.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8%,佔全鄉生產總值的38%。2011年,永豐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15萬元。 [1] 

永豐鄉農業

2011年,永豐鄉生產糧食18305噸,人均665千克,其中稻穀14259噸,小麥2610噸,玉米225噸,其他穀物326噸,豆類775噸,薯類10噸;棉花產量2036噸;油料產量2770噸;蔬菜產量2348噸。
2011年,永豐鄉出欄生豬34870頭,牛194頭,羊7697頭;出籠家禽55.4萬羽。
2011年,永豐鄉水產品總產量5821噸。 [1] 

永豐鄉工業

永豐鄉工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永豐鄉有工業企業8家,職工168人。 [1] 

永豐鄉商業

2011年末,永豐鄉有商業網點104個,職工371人。 [1] 

永豐鄉金融業

2011年末,永豐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8%;各項貸款餘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 

永豐鄉郵政業

2011年,永豐鄉郵政業務總量1000萬元,其中純收入50萬元。 [1] 

永豐鄉電信業

2011年,永豐鄉電信業務收入500萬元。 [1] 

永豐鄉交通運輸

2011年,永豐鄉有縣級公路12千米;村級水泥路面總長80千米。 [1] 

永豐鄉社會事業

永豐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永豐鄉有鄉廣播電視台1個,電視用户5260户。2011年末,永豐鄉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52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2萬餘冊。 [1] 

永豐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永豐鄉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444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6所,在校生470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45人,專任教師4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永豐鄉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61萬元,比上年增長1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1] 

永豐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永豐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1個,其中門診部24個;病牀45張,固定資產總值58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永豐鄉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6萬人次。永豐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 [1] 

永豐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永豐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5%。 [1] 

永豐鄉社會保障

2011年,永豐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7户,人數89人,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50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12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25人次,共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67%。
2011年,永豐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727户,人數988人,支出102.4萬元,比上年增長85%,月人均86.4元,比上年增長30%。
2011年,永豐鄉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4萬元,比上年增長30%。社會福利費32萬元,比上年增長17%;敬老院1家,牀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40人,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8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基金支出合計80萬元,比上年增長11%。2011年末,永豐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6%。 [1] 

永豐鄉郵政電信

2011年,永豐鄉有郵政代辦處5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350份(冊)。
2011年,永豐鄉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程控電話交換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4萬户,移動電話用户1.3萬户,互聯網用户0.3萬户。 [1] 

永豐鄉歷史文化

永豐鄉地名由來

因人民政府駐地原名永鎮河,取“永豐”之意而得名。 [1] 

永豐鄉戲曲藝術

1962年,在臨澧舉辦的荊河戲遺產挖掘繼承工作委員會的老藝人瞿翠菊、許宏海、翦同榮等座談:荊河戲起於明初永樂年間,但已無從查證。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顧彩在《容美紀遊》中提到的“終帶楚調”,就是指當時流行於這一帶的地方戲曲。由於荊河戲植根於當地語言、風俗、樂舞、俚歌之中,所以“初學吳腔,終帶楚調”。這種楚調,就是區別於吳腔、梆子腔的早期荊河戲。
明末清初,李自成攻佔澧州,隨軍帶來了秦腔劇班,後這些藝人流散各地,把他們帶來的秦腔逐漸與楚調相結合,演變為荊河戲的“北路”。順、康年間,基本完成了這種楚調與秦腔的“南北結合”,形成了荊河戲彈腔“南北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