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浴寺石窟

鎖定
水浴寺石窟,又稱寺後坡石窟,俗稱“小響堂”,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峯峯礦區大社鎮寺後坡村西北,開鑿於北齊時期,隋唐宋均有續鑿。 [1-2] 
水浴寺石窟現存有石窟2座,摩崖造像2處,宋代經幢2座,元代靈塔1座及明代碑刻1通。寺外東西山半腰處各有一座瘞窟。水浴寺石窟整體設計佈局嚴謹,雕刻內容豐富,是北齊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方柱塔廟窟,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1] 
1982年,水浴寺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水浴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水浴寺石窟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峯峯礦區大社鎮寺後坡村西北
所處時代
南北朝至明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500-4-003

水浴寺石窟文物價值

水浴寺石窟整體設計佈局嚴謹,雕刻內容豐富,是北齊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方柱塔廟窟,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其風格上承北魏、下啓隋唐,對研究佛教、建築、雕刻、美術有重要價值。 [1] 

水浴寺石窟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據寺內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碑記載:“茲寺在太行山之麓,羣巒疊嶂,環倚左右,下有細泉一眼,泠泠澗中,誠梵隱之幽棲、禪林之上乘也……”故稱水浴寺。也有傳説在正殿西側突兀而起的斷崖上,有臉盆大的泉眼,泉水叮咚作響,清澈甘甜無比,只要是天氣晴朗的清晨,這裏就會晨霧瀰漫,水珠四射,整個寺院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再看殿堂廟宇,石窟經幢,靈塔摩崖出沒於雲沐水浴之中,籠罩在陽光與淨水交織的薄帳下,故名水浴寺。還有就是由於寺中瀰漫着水汽,空氣的濕度大,除正午外,早晨傍晚,總是濕淋淋的,像被細雨淋過一般,因此當地方圓十幾裏地的人也把該寺叫水淋寺。 [6] 
  • 廟會活動
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水浴寺的傳統廟會,也正是山中風光幽雅之時,方圓幾十裏來祈福求祥的人們絡繹不絕,成為當地特有的一道風景。 [6] 
  • 愛情傳説
張元妃在自己住持的水浴寺對面為亡夫建造了北齊瘞窟,朝夕相伴。陸景離世的歲月裏,張元妃在水浴寺修習佛法、開鑿石窟,只為悼念亡夫。 [5] 

水浴寺石窟保護措施

1982年,水浴寺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3年3月,水浴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23年8月,水浴寺石窟在暴雨中出現不同程度損壞,排查核實後將進行保護修繕。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