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竹山、官山遺址

鎖定
毛竹山、官山遺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城區西北4.5千米處的西津街道羅溪村,遺址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毛竹山、官山遺址分別坐落在兩條西南一東北走向的毛竹山、官山低丘隴崗上,間距500米。
198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發現毛竹山遺址。1987年,官山遺址被發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3年和1996年進行了兩次發掘。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寧國市文物管理所對毛竹山遺址進行了發掘。毛竹山、官山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長江流域的舊石器文化、早期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行為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1] 
2013年5月,毛竹山、官山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毛竹山、官山遺址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城區西北4.5千米處的西津街道羅溪村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1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7-0184-1-184
類    型
古遺址

毛竹山、官山遺址歷史沿革

  • 毛竹山遺址沿革
198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調查發現毛竹山遺址。199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寧國市文物管理所對毛竹山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195平方米。 [1] 
  • 官山遺址沿革
1987年,官山遺址被發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3年和1996年進行了兩次發掘,發掘面積200平方米。 [1] 
毛竹山舊石器遺址核心區發掘地保存點 毛竹山舊石器遺址核心區發掘地保存點 [1]

毛竹山、官山遺址遺址特點

  • 綜述
根據毛竹山、官山遺址地層堆積物判斷,石器及礫石環帶遺存均埋藏在網紋紅土層,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文化時代屬舊石器中期,距今五六十萬年。毛竹山早期礫石環帶遺蹟在中國國內尚屬首見,其用途很可能與早期露天營地或石器製造場有關。
毛竹山、官山遺址處於水陽江上游由東津河、中津河、西津河3條支流匯聚形成的盆地中,分別坐落在兩條西南一東北走向的毛竹山、官山低丘隴崗上,間距500米。遺址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 [1] 
  • 官山遺址特點
官山遺址地層分為兩層,上層為商周時期,下層為舊石器時代。 [1] 
  • 毛竹山遺址特點
毛竹山遺址海拔65米,地處東經118°57′,北緯30°39′,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早期半圓形礫石環帶遺蹟,東西長10米、南北寬6米,面積約60平方米,遺蹟中間部分是一面積4.7×4平方米的空白區。環帶開口形似喇叭,環帶體寬2米,由1200多件石製品和礫石構成。在環帶體上存在一批由礫石和石製品構成的直徑20—40釐米的小圈,統計編號20個。 [1] 
礫石環帶遺蹟 礫石環帶遺蹟

毛竹山、官山遺址文物遺存

  • 官山遺址遺存
出土石製品 出土石製品
官山遺址上層出土文化遺物以陶器為主,其他有印紋陶、原始瓷器和青銅小件等。下層出土石器300餘件,主要有石片、石核、砍砸器、刮削器、鎬等。
  • 毛竹山遺址遺存
毛竹山遺址中少量礫石有人工打製痕跡,共發現石製品154件。初步統計,石製品與礫石的比例為1:20。石製品多為石片、石核,成型的工具較少,主要種類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砍砸器、石球、尖刃器和鎬等。有一些石片垂直於地面,屬於就地打製的遺留物。 [1] 

毛竹山、官山遺址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官山遺址因埋葬古代官吏墓葬較多而得名。
毛竹山遺址因遺址處盛產毛竹而得名。 [1] 

毛竹山、官山遺址研究價值

毛竹山、官山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長江流域的舊石器文化、早期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行為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1] 

毛竹山、官山遺址保護措施

毛竹山遺址發掘結束後,寧國市文物部門為礫石環帶遺蹟搭建了簡易的保護棚對其進行保護和環境整治。為保護礫石環帶遺蹟,建成一座180平方米的簡易磚木結構瓦房和圍牆,保存了原有的面貌;在官山遺址建立了圍牆,對該遺址地層剖面進行保護。
1998年初,毛竹山、官山遺址被寧國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毛竹山、官山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20年,寧國市文化和旅遊局申報了毛竹山、官山遺址保護性設施改造,以及周邊防排水工程建設等。 [3] 
保護碑

毛竹山、官山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毛竹山、官山遺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城區西北4.5千米處的西津街道羅溪村,東距西津河600米,距皖贛鐵路150米。 [1] 
  • 交通信息
從寧國市人民政府自駕出發到毛竹山、官山遺址約6千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