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段雲

(國務院總理辦公室原副主任)

鎖定
段雲(1912-1997),原名段連榮,山西省蒲縣人,經濟學家,書法家,詩人。解放後相繼擔任西南財政部副部長、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計委副主任(正部級)等職,長期分管財金、商貿、外匯和物價等工作,著有《財政金融論綜》等理論著作。後又任國家計委顧問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併兼任中國會計學會、中國金融學會、中國審計學會、中國價格學會等多個國家級學會的名譽會長和顧問。他還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早期會員,作品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1980年5月),出版有《段雲書法作品選》《段雲自書詩詞》《段雲選集》《旅蹤詠拾》等作品集,並在中國美術館和日本東京、千葉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展,是新中國書法事業的開拓者。 [1]  曾為南京審計學院題寫校名(校牌、校徽)。 [2]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段雲
別    名
段連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2年
畢業院校
山西法學院
出生地
山西蒲縣
代表作品
《段雲書法作品選》
《旅蹤詠拾》
《段雲選集》
祖    籍
寧夏固原

段雲人物生平

段雲,原名段連榮,男,山西省蒲縣人,1912年生。早在青少年時期,就產生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1930年,他和本縣同學組織在鄉知識分子、小學教員,創建了《蒲光學社》組織城鄉青年發動羣眾同貪官污吏、土豪劣紳進行鬥爭。1933年,他在山西法學院畢業後,赴日本考入明治大學政經學部經濟系學習。在留日期間,他除努力攻讀規定課程外,積極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積極投身反 蔣救亡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同國民黨反動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他夥同其他愛國學生組織了“山西留日同鄉會”、“明治大學中華校友會”和“中華留日學生聯合會”等團體組織,進行反蔣愛國宣傳活動,成為其中的主要領導成員之一。在日本留學期間,段雲還主編了上述團體的《文化》、《學術界》、《學聯半月刊》等進步刊物,積極宣傳愛國主義思想。 [3] 
底品1937年4月,段雲從日本明治大學畢業返回祖國,商定在山西大學法學院經濟系擔任講師。5月初歸裏,參加蒲縣犧盟會的活動,做宣傳羣眾,組織地方游擊隊、開展抗日救亡鬥爭工作。同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段雲在全縣奔走呼號,動員青年參軍參戰,蒐集地方槍支,全力組織和發動人民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並組織地方游擊隊,擔任縣武裝自衞隊總隊政治指導員。 [3] 
1938年2月,段雲到晉西北參加了第二戰區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工作。戰動總會是由共產黨、八路軍代表參加領導的全國抗日救亡統一戰線組織。段雲到戰動總會後分配在宣傳部工作在這裏他一面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發揮一個愛國進步青年的作用;同時也得到黨和革命所給予的進步鍛鍊。同年 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正式黨員。 [3] 
1939年7月,閻錫山下令強行解散戰動總會,企圖扼殺晉西北抗日救亡的新生力量。段雲協助戰動總會主任續範亭一面輸散幹部,一面將戰動總會文件收集起來,抓緊整理成冊,以作歷史的見證。 [3] 
1940年1月,在晉西北反頑固鬥爭取得勝利時,段雲協助續範亭等人組建晉西北抗日民主政府——即晉西北行政公署,同年2月2日召開了晉西北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公推國民黨元老、戰動總會主任續範亭擔任行署主任,段雲擔任晉西北經濟總局局長兼晉西北行署建設處副處長,協助續範亭開展根據地經濟建設。1941年9月,調中共晉西區黨委(1942年8月升格為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先後擔任政策研究室組長、主任,協助中共中央晉綏分局瞭解調查民情,研究制定政策。 [3] 
1942年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張聞天率領延安調查團,到晉西北調查農村階級關係和土地佔有情況。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派段雲協助張聞天開展工作。段雲被分配在興縣碾子村逐户進行調查研究,在取得極其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後,向晉綏分局和張聞天進行了彙報,受到張聞天同志的當面表揚。 [3] 
晉西北地區地瘦民窮。“晉西事變”以後,在這裏駐紮了五、六萬黨政軍人員。為了解決駐紮在晉西北地區黨政軍人員的穿衣吃飯問題,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和晉綏行署發出徵收公糧條例。這個條例是由段雲親手起草制定,由晉綏行署集體研究通過實施的。在實施過程中經過不斷修改完善,成為廣大羣眾熱烈擁護的晉西北根據地經濟政策,對支援晉西北的抗日救亡鬥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中共中央將鬥爭的方向逐步轉移到全國解放戰爭和解決國內階級矛盾方面。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要在“減租減息”的基礎上逐步實行土地制度改革,徹底推翻封建剝削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為了搞好這一偉大運動的歷史變革,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指示段雲深入基層,進行農村土地及階級關係變化情況的調查研究工作。段雲帶領了一個調查小組深入到晉西北的9個縣20個村莊,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工作,最後寫成《晉綏老區9縣20村農村土地及階級關係變化情況的報告》,為晉綏邊區開展土地制度改革運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3] 
與此同時,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段雲寫出《怎樣劃分農村階級成份》的小冊子元為培訓晉綏土改工作團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後來,這個小冊子被康生、陳伯達等人指責為替地主階級擦臉抹粉,下令全部銷燬。1948年3月底,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央機關離開陝北路經晉綏,《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批評晉綏分局把僅有的一點馬列主義( 指段雲起草制定的怎樣劃分農村階級成份的小冊子)給銷燬了。 [3] 
全國解放以後,段雲長期從事財貿工作和經濟工作。1950年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兼西南土地制度改革委員會秘書長。1951年任西南財政部副部長。1953年調北京,先後任中央財委第二、三、四辦公廳副主任,國務院總理辦公室副主任。協助中央領導同志,研究制定政策,處理日常工作。 [3] 
1971年,段雲調國家計劃委員會擔任副主任,分管財、金、商、貿和物價、外匯等方面的工作。1981年,改任國家計委顧問。1978年4月,曾作為中國經濟代表團的顧問,訪問日本;1981年5月,率領中國派出的經濟學家代表團訪問挪威。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和第十二屆代表大會上,兩度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同時,還兼任中國會計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農村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財政協會中國金融協會、中國審計協會、中國價格協會、中國物資協會顧問。中國老年書法學會名譽會長。 [3] 
段雲對中醫中藥也有較深的研究。在戰鬥年代,他經常給老百姓義務醫治疾病,許多患者,一針見效,手到病除。 [3] 

段雲主要作品

段雲長期從事經濟理論研究工作,先後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了一大批論著。1984年,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了段雲編輯的《財政金融論綜》一書,還編輯出版了《段雲選集》。除此以外,段雲利用工作之餘,隨時吟詠詩詞,出版了《旅蹤詠拾》、《段雲書法作品選》、《段雲自書詩詞》等多種作品,他的書法造詣很深,筆力雄健,曾在日本東京、千葉等地作過書法展,受到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好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