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順廟

鎖定
正順廟,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河西路6號,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佔地面積745平方米。 [1] 
正順廟這一古建築羣由牌樓、正順廟、榮先祠組成,面闊進深各3間,平面呈長方形。牌樓為木結構,宏偉壯觀。正上方有長方匾額豎寫“正順”二字,史載為宋孝宗親筆御書。牌樓的四根碩大的紅立柱,支撐着四個龍頭翹角、五彩斗拱、飛檐迭角的屋頂。廟宇分為上下兩堂,中有天井,天井兩旁為連接上下堂的迴廊。 [1] 
2006年5月25日,正順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正順廟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河西路6號
所處時代
南宋紹定元年(1233年)
佔地面積
745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592-3-29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正順廟歷史沿革

正順廟始建於南宋紹定元年(1233年)。
1983年,三明市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修整。 [1] 
正順廟 正順廟

正順廟建築格局

正順廟總面積745平方米,正順廟這一古建築羣由牌樓、正順廟、榮先祠組成,面闊進深各3間,平面呈長方形。牌樓為木結構,宏偉壯觀。正上方有長方匾額豎寫“正順”二字,史載為宋孝宗親筆御書。牌樓的四根碩大的紅立柱,支撐着四個龍頭翹角、五彩斗拱、飛檐迭角的屋頂。廟宇分為上下兩堂,中有天井,天井兩旁為連接上下堂的迴廊。上堂為正殿,結構佈局勻稱嚴謹,四根硃紅立柱為宋代原有的柱子,殿正面左右各懸一匾,為清代遺物。正順廟建築有三大特點:一是廟內全為木構建築,選料精良,柱、梁、枋均採用整料,明間四根金柱直徑40釐米,柱基為素面覆盆式,木構件全部靠榫卯連接,樑架及承託均採用“駝峯”、寶蓮瓣斗拱和人頭獸面等裝飾雕刻的構件。二是廟向坐西北,朝東南,日照長,通風好,歷700餘年而木構件不朽不爛。廟北側有榮先祠,祠中有38尊石像,最大的高一米多,重約60公斤,最小的高39釐米,重10餘公斤。 [1] 
正順廟

正順廟文物遺存

淳熙十六年(1189年),賜雕像及廟堂匾額“正順”。四柱間額枋上雕刻華麗,側坊上的透雕有“五鵲鬧梅”“丹鹿圖”“五鼠偷葡萄”“三鵲戲牡丹”等。下廳堂兩側鑲嵌着“雙鳳朝陽”“蓮花圖”“牡丹圖”等透雕裝飾;迴廊樑上點綴着各種戲曲故事中的人物彩繪。 [1] 

正順廟歷史文化

正順廟祀奉的主神是謝祐將軍。謝祐,三明市中村白水坑人氏,後遷徙列西(今列西),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自幼敏捷聰慧,勤奮好學,性格忠勇剛烈,素有保國衞民之志。年輕時,曾追隨延平狀元黃裳學習,學識日進,且兼習武功。宋元豐五年(1082年),隨黃裳駐守泉南三載,復奉命往建寧府(今建甌)任職,“巧遇異人於水晶洞,留憩三日,授以金符玉冊而歸。”由是體骨脱俗,即拜真人為師而得至道。後謝祐回到列西,適逢戰亂,兵匪橫行,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人民慘被災殃,無所哭告。他於危難中挺身而出,率領鄉民平亂保家,為保衞梅列、三元地區立下大功。宋元祐二年(1087年),在一大樹下“尸解成仙”。鄉民感戴謝祐恩德,每逢年節,必為其祭祀;遇天災人禍,則求其保佑。據説靈蹟頗多。鄉人遂集眾上奏摺,為他請功追封,建廟祭祀。經李綱奏請朝廷,紹興九年(1139年),朝廷敕封其為“廣惠將軍顯烈尊王”。鹹淳十年(1274年),經丞相文天祥奏請,加封為“日月盈光大帝”,配祀金氏慈惠夫人。從此,正順廟遊人不斷,香火日盛。 [1] 

正順廟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正順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正順廟旅遊信息

正順廟地址

正順廟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河西路6號。

正順廟交通

自駕前往正順廟:從三明北站出發,大約27公里,約需2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