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陣遺址

鎖定
橫陣遺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羅敷鎮橫上村,面積約210000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疊壓並存的古文化遺址。 [2] 
橫陣遺址,地形南高北低,呈長方形緩坡狀,共進行了三次發掘,從地層堆積剖面看,橫陣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戰國及漢代四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出土物件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等類。 橫陣遺址的發掘中,特別是數人排列合葬墓和甕棺葬的墓葬羣的發現,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的氏族社會發展情況和家族組織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依據。 [1-2] 
2006年5月25日,橫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橫陣遺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華陰市羅敷鎮橫上村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21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195-1-19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橫陣遺址歷史沿革

1955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調查發現橫陣遺址。
1958年至1959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對橫陣遺址進行了三次發掘。 [1] 

橫陣遺址遺址特點

橫陣遺址,地形南高北低,呈長方形緩坡狀,面積約210000萬平方米。三次發掘面積為1萬平方米,前後共開探坑21個,探溝7條。從地層堆積剖面看,橫陣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包括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戰國及漢代四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層。遺址最下層是仰韶文化層,遍佈整個遺址,灰層厚度平均1米左右。其上為龍山文化層,灰層厚2米多,分早晚兩期。再上為戰國文化層,厚薄不等。最上為漢代文化層,較薄。 [1-2] 

橫陣遺址文物遺存

橫陣遺址發掘中,第二層以上出土有漢代罐、盆、筒瓦、板瓦等陶器;第三層出土有戰國時期的盆、罐、豆、釜等陶器;第四層出土有龍山文化晚期的鬲、碗、壺、盆、單耳罐、雙耳罐、器物蓋等;還有龍山文化早期的罐、鼎、盆、杯等陶器;第五層出土有仰韶文化遺物罐、缽、盆、杯、甕、碗,以及紅底素面上有黑色彩紋圓點幾何紋的陶罐、尖底瓶等物。共發掘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280件,龍山文化晚期陶器783件。在出土陶器總量中屬仰韶時期的彩陶佔30.7%。可分為生產用具、生活用具和裝飾用品三類。此外,還發掘出大量的骨器、蚌器和石器。橫陣遺址中還發掘出仰韶文化墓葬24座,人骨架130具,多為2人或4人等數人排列合葬墓。在一圓形狀窯穴中發現灰坑和8具人骨架葬坑,其中有一人骨架腹部重壓一巨石。另外還有兩具骨架系屈肢葬。還發掘甕棺葬5座,皆為圓坑豎穴,甕棺直立放置坑中,用缽或盆作甕棺蓋扣緊後埋葬,葬具以陶甕為主,也有用陶罐的。一般甕棺中都放置着小孩的屍體。 [1] 

橫陣遺址研究價值

橫陣遺址的發掘中,特別是數人排列合葬墓和甕棺葬的墓葬羣的發現,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的氏族社會發展情況和家族組織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依據。 [1] 

橫陣遺址保護措施

1989年,橫陣遺址被華陰縣人民政府列為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 [1] 
2006年5月25日,橫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橫陣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橫陣遺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羅敷鎮橫上村。 [2] 
  • 交通
陝西省華陰市乘坐603路公交 、605路公交,羅敷站、高速口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