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贇家族墓地

鎖定
楊贇家族墓地,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麥子瞳村西北,佔地面積約3萬平米,是元朝至清朝時期的古遺址。 [2] 
楊贇家族墓地,南北長約200米,東西長約150米,有墓碑的墳冢36座,立石於元至治元年(1321年)。楊贇碑是由元代書畫家趙孟頫進行篆額、撰文、書丹,碑文記述了墓主楊贇的功德、政績。碑南地表存石象生,均為漢白玉石質。楊贇家族墓地是中國北方典型的民間墓葬羣。墓碑由大書法家趙孟題字。墓地從元朝保存到現在,具有較高文物價值。 [2]  [4] 
2013年5月,楊贇家族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楊贇家族墓地
地理位置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麥子瞳村西北
所處時代
元至清
佔地面積
約 3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523-2-007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楊贇家族墓地歷史沿革

楊贇家族墓地楊贇碑,立石於元至治元年(1321年)。 [2] 
1984年,楊贇碑出土。 [4] 

楊贇家族墓地遺址特點

楊贇家族墓地
楊贇家族墓地(2張)
楊贇家族墓地南北長約200米,東西長約150米,佔地面積約3萬平米,有墓碑的墳冢36座,紀年從元代至今。 [5] 

楊贇家族墓地文物遺存

綜述
楊贇碑是由元代書畫家趙孟頫進行篆額、撰文、書丹,碑文記述了墓主楊贇的功德、政績。碑南地表存石象生,從南玉此依次為石獅4,一殘無益。石獸子、石武士2、均無首,石象生均為漢白玉石質。 [2] 
楊贇碑
楊贇碑
楊贇碑(4張)
楊贇碑又稱《蔚州楊氏先塋碑銘》,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身首體相連為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碑首高1.1米,浮雕二盤龍,龍身盤繞中抱圭形碑額,額題篆書“蔚州楊氏先塋碑銘”兩行八字。碑身高2.2米,寬1.2米,厚0.32米,碑文行楷豎式23行,滿行38字,計706字。記述了楊贇一生的功德政績。碑座為一塊天然“龜趺”形自然青石。篆額、撰文、書丹者均為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碑陰首雕盤龍,額刻“楊氏宗系之譜”六字,下刻楊贇曾祖以下五代至其子輩譜系。《蔚州楊氏先塋碑銘》撰文流暢,書體典雅。是趙孟頫晚年的代表作,其文收錄在趙孟頫《松雪齋文集》中。日寇侵華期間,村民為保護該碑,曾將趙孟頫三字鑿掉,今鑿痕猶存。 [3-4] 

楊贇家族墓地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據《蔚州志》記載:楊贇,蔚州麥子疃人。元至元四年(1267年),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見,授蔚州採木同提舉,後歷任泰安、萊蕪等處鐵冶提舉以及嵐州、平定州知州、忠順大夫、宣德府知府。元至大二年(1309年),卸任於晉寧路治中。 [3] 
趙孟頫,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生於南宋寶祐二年(1254年),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後。宋朝滅亡,趙孟頫在家鄉閒居。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34歲的趙孟頫被徵召到大都(北京),朝見元世祖忽必烈,並授官奉訓大夫、刑部主事、兵部郎中。他經歷了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至一品,恩推五代。到元至治二年(1322年)69歲時,逝於吳興家中。故後封魏國公,諡號文敏。 [4] 

楊贇家族墓地文物價值

楊贇家族墓地
楊贇家族墓地(5張)
楊贇家族墓地是中國北方典型的民間墓葬羣。墓碑由大書法家趙孟題字。墓地從元朝保存到現在,具有較高文物價值。 [4] 

楊贇家族墓地保護措施

楊贇家族墓地遺址碑 楊贇家族墓地遺址碑
2013年5月,楊贇家族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楊贇家族墓地旅遊信息

楊贇家族墓地地理位置

楊贇家族墓地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麥子瞳村西北。

楊贇家族墓地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楊贇家族墓地,路程約17.4千米,用時約2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