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惟義

鎖定
楊惟義(1897年4月16日—1972年2月21日),江西上饒人,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江西農學院教授、院長。 [1] 
楊惟義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業專修科;1931年任巴黎國立自然博物館昆蟲室研究員;1949年任南昌大學農學院院長;1952年—1968年任江西農學院教授、院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72年2月21日在天津逝世,享年75歲。 [1]  [4] 
楊惟義畢生從事對中國半翅目昆蟲分類學和昆蟲區系分佈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7] 
中文名
楊惟義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西上饒
出生日期
1897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
1972年2月21日
畢業院校
東南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楊惟義人物生平

1935年,楊惟義在英國 1935年,楊惟義在英國
1897年4月16日,楊惟義生於江西上饒(今廣信區 [2] 
1914年9月—1917年6月,就讀於上饒鵝湖師範學校。
1918年8月,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業專修科。
1925年,畢業於南京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 [6] 
1931年,任巴黎國立自然博物館昆蟲室研究員。
1945年8月,任教於信江農專。
1949年1月,任南昌中正大學教授。
楊惟義在田間地頭觀察作物 楊惟義在田間地頭觀察作物
1949年8月,任南昌大學農學院院長。
1952年10月—1968年10月,任江西農學院教授、院長。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7月—1959年,先後四次赴新疆進行科學考察。
195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5月,赴越南進行技術培訓,組建國家植保機構。
1972年2月21日,在天津逝世,享年75歲。 [1]  [4] 

楊惟義主要成就

楊惟義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50年,楊惟義(前左1)出席會議後合影 1950年,楊惟義(前左1)出席會議後合影
20世紀30年代,楊惟義開始了對中國半翅目昆蟲分類學和昆蟲區系分佈學的研究;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中國昆蟲區系分佈的地理區劃意見。在昆蟲分類學上,對半翅目昆蟲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先後發現蝽象新屬種60餘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楊惟義的研究內容擴展到血吸蟲、螞蟥、臭蟲等;1961年,楊惟義援助越南培訓植保高級技術人才並進行蟲害防治考察;考察了紅河三角洲等100多個農業區省、社場和蟲情測報站,針對越南的國情蟲情,編寫了12萬餘字的講稿,作各種學術報告達100餘次。 [7] 
  • 學術論著
截至1972年2月,楊惟義共發表分類學、地理分佈學論文50餘篇 [22]  ,其代表論著有《蝽蟓科中二新屬及四新種之記載》《異尾蟲腹節之研究》《三種異尾蟲舊記載之評定》《異尾蟲科之十一新種》《中國廣膜蟲亞科及其兩性之研究》《赴新疆昆蟲考察的工作報告》《新疆昆蟲考察報告》《水稻害蟲的全面防治》《中國經濟昆蟲.第二冊.蝽科》等 [4]  ,其中部分論著參考如下:
楊惟義專著《中國經濟昆蟲志.第二冊.半翅目.蝽科》 楊惟義專著《中國經濟昆蟲志.第二冊.半翅目.蝽科》
[1]楊惟義.一封商討耘田問題的信[J].江西政報,1950. [15] 
[2]楊惟義.農業小冊 殺蟲[M].商務印書館,1950. [16] 
[3]楊惟義.中國經濟昆蟲志[M].科學出版社,1962. [17] 
[4]楊惟義.稻蠅蛆的防治法[J].新疆農業科學,1959,000(009):357-358. [18] 
[5]楊惟義.中國害稻蝽蟓的考查(初稿)[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19] 
[6]楊惟義.中國異尾蝽科的四新種[J].昆蟲分類學報,1980(02):65-70. [20] 
[7]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惟義.中國經濟昆蟲志[M].科學出版社,1962. [21]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34年
第五屆世界昆蟲學大會 [4] 
法國

楊惟義人才培養

  • 編著教材
1963年,楊惟義在觀察昆蟲標本 1963年,楊惟義在觀察昆蟲標本
1952年,楊惟義給培訓班的學員編寫了《糧食保管防化講義》教材。 [23] 
  • 講授課程
1945年,楊惟義在信江農專任教期間,講授《昆蟲學》課程。 [4] 
  • 培養成果
楊惟義培養了一大批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業昆蟲研究人才,已有許多人成為教育、科研、生產等戰線上的骨幹 [12]  ,如昆蟲學家章士美等。 [22] 

楊惟義榮譽表彰

時間
擔任職務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1961年12月
胡志明友誼勳章和獎狀 [4] 
200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三農”模範人物 [13] 

楊惟義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4年9月—1959年4月
1955年12月
江西血吸蟲病研究會副主任 [8]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江西省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 [9] 

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9] 

中國昆蟲學會常務理事 [11] 

江西省昆蟲學會理事長 [11] 

楊惟義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楊惟義與妻子徐吉貞合影 楊惟義與妻子徐吉貞合影
楊惟義出生在江西上饒一個農民家庭,從小放牛,家道貧苦,父母為供他學習,常常節衣縮食。楊惟義13歲喪父,少年時的他苦讀寒窗,從小看到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看到農人常常顆粒無收,便立志要科學救國。 [3]  [12] 
  • 婚姻家庭
楊惟義的妻子是徐吉貞。 [24] 

楊惟義人物評價

楊惟義在標本室觀察採集來的樣本 楊惟義在標本室觀察採集來的樣本
“楊惟義是中國現代農業昆蟲學科的創始人,為中國半翅目分類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評) [7] 
“為半翅目昆蟲的研究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他是當之無愧的‘昆蟲學界泰斗’。”(《上饒日報》評)
“楊惟義的一生就是一部做人、做事、做學問、做官的教科書,一首體現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志氣和豪情的壯麗史詩,一面農業科教教育戰線的光輝旗幟。”江西農業大學評) [11] 
“楊惟義學術造詣精深,科學成就矚目,是中國半翅目昆蟲分類的奠基人,是一代宗師,是江西農業大學的驕傲與榮耀。我們要學習他嚴謹求實、永攀高峯的治學精神;甘為人梯、精育良才的師者風範;熱愛祖國、心繫人民的高尚品德。”(時任江西農業大學校長石慶華評) [11] 

楊惟義後世紀念

  • 建築命名
楊惟義塑像 楊惟義塑像
2005年4月,上饒縣成立了楊惟義研究會,舉辦楊惟義生平世紀展覽,出專刊,編寫出版《從牧童到院士—楊惟義故事》一書;在省會南昌,楊惟義在農學院居住過的房子已修建成“院士樓”;江西農業大學建立了楊惟義獎學基金,並豎立了楊惟義半身銅像;在上饒,已建成了惟義路、惟義公園,完成了楊惟義故居的修繕,還在惟義公園內豎立了3.5米高的楊惟義全身銅像。 [3] 
2012年5月8日,上饒縣楊惟義紀念館暨昆蟲博物館在惟義公園內舉行了開館儀式。 [10] 
  • 科普劇原型
2021年7月24日,2021國際科學表演大賽中國區展演中,江西省科技館(江西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科普劇《放牛娃楊惟義的昆蟲夢》獲得金獎。科普劇《放牛娃楊惟義的昆蟲夢》講述了楊惟義從一個放牛娃,從小立志要幫助農民消滅蟲害,不懼磨難,發奮學習,努力科研,成長為昆蟲學界大師的故事。通過該劇中楊惟義的勵志往事,向廣大的青少年傳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科學進取精神。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