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守敬故居和墓

鎖定
楊守敬故居,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楊守敬墓,位於宜都市陸城龍窩村三組,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 [3] 
楊守敬故居佔地面積約3121平方米,建築面積1633.3平方米,木結構建築,大門面對清江,中軸線對稱佈局,二進八開間,三天井將前後二進分開,前一幢一層,有客廳、廂房;後一棟二層,有卧室、書房、藏書樓。楊守敬墓位於宜都市陸城龍窩村三組。陵園用地約5400平方米,建築用地約450平方米,墓佔地面積約204平方米,墓冢為圓形土堆。1987年8月,宜都市在楊守敬故居成立楊守敬紀念館。從事收藏研究,展覽研究等工作。楊守敬一生對祖國的科學、教育、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都作出了重要貢獻。楊守敬故居和墓成為研究楊守敬生平、傳承楊守敬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基地。 [3-4]  [6] 
2006年5月,楊守敬故居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楊守敬故居和墓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995-5-12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楊守敬故居和墓歷史沿革

楊守敬故居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續修。 [2] 
楊守敬墓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 [3] 
1986年,根據中共宜部、湖北省委宣傳部意見,經湖北省文化廳批准,宜都市人民政府將故居維修後在故居內舉辦紀念陳列並對外開放。 [2] 

楊守敬故居和墓主要建築

楊守敬故居
楊守敬故居
楊守敬故居(3張)
楊守敬故居佔地面積約3121平方米,建築面積1633.3平方米,木結構建築,大門面對清江,中軸線對稱佈局,二進八開間,三天井將前後二進分開,前一幢一層,有客廳、廂房,後一棟二層,有卧室、書房、藏書樓。外圍風格為白色鬥牆和青灰色小瓦,與四鄰相接處均為高大的風火牆,整個建築掩映在綠樹叢中,古樸、莊重、典雅,是本地區土漢民族雜居地帶僅存的典型建築。故居內保存有楊守敬生活原狀並設有陳列展覽。 [2]  [4] 
楊守敬墓
楊守敬墓
楊守敬墓(2張)
楊守敬墓位於宜都市陸城龍窩村三組。陵園用地約5400平方米,建築用地約450平方米,墓佔地面積約204平方米,墓冢為圓形土堆,其下部1米處由青石漿砌,高約3.2米,墓前(東面)立五廂石碑一座,碑寬2.85米,高約3.2米。碑有楊守敬浮雕半身像和碑名“楊守敬先生之墓”及碑文。 [3] 

楊守敬故居和墓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
文物遺存(3張)
楊守敬故居存有楊守敬生前用過的牀、櫃、椅、臉盆、書、硯、毛筆等物品;也有他留給後世的幾十部遺著、幾十件書法真品,還有親筆書丹的碑刻、拓片等。 [5] 

楊守敬故居和墓主要展覽

楊守敬紀念館
1987年8月,宜都市在楊守敬故居成立楊守敬紀念館。從事收藏研究,展覽研究等工作。紀念館闢有5廳5室:惺吾廳、典籍廳、真跡廳、碑刻廳、懷念廳;遺著室、卧室、書齋、遺物室、友誼室,陳列着近千件展品。 [5-6] 

楊守敬故居和墓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楊守敬 楊守敬
楊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號鄰蘇,湖北宜都人,清末民初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家和大藏書家。他精通目錄、訓詁、金石學,長於歷史地理的考證,著有《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水經注疏》等著作數十種。清光緒六年(1880年)4月,楊守敬出使日本,獲得中國古籍五大車,共10萬多卷,全部運回祖國。其中有唐、宋、元、明各個時期的抄本,為保存祖國民族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楊守敬擅長書法,有多部書論著作成為書法界的重要理論指導。楊守敬出使日本時,大量結交日本朋友,傳授書法,改變了日本書法界的書風,被尊稱為“日本現代書道之父”。 [4] 

楊守敬故居和墓價值意義

楊守敬一生對祖國的科學、教育、文化以及中日文化交流都作出了重要貢獻。楊守敬故居和墓成為研究楊守敬生平、傳承楊守敬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6] 

楊守敬故居和墓保護措施

楊守敬故居遺址碑 楊守敬故居遺址碑
2006年5月,楊守敬故居和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楊守敬故居和墓所獲榮譽

2000年,楊守敬故居和墓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公佈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 

楊守敬故居和墓旅遊信息

楊守敬故居和墓地理位置

楊守敬故居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陸城鄰蘇巷30號;楊守敬墓位於宜都市陸城龍窩村三組。 [3] 

楊守敬故居和墓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楊守敬故居,路程約2.2千米,用時約6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