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梵宗寺

鎖定
梵宗寺,始稱護國寺,位於內蒙古赤峯市翁牛特旗烏丹鎮西北約4千米處,距赤峯市區約80千米,佔地約4公頃,是清朝時期的古建築遺存。 [1] 
梵宗寺,是翁牛特旗留存的一座較完整的古建築羣,也是內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較大的藏傳佛教聖地。梵宗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最盛時住寺僧人達500餘。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寺院隨山勢高低形成階梯式院落。整個寺院建築皆為正殿和配殿對稱式,三進院落,一進院落是天王殿(山門),東西有轉經殿、關帝殿、鐘鼓樓和各五間的客堂。二進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稱大經堂,是日常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是重檐歇山二層樓式宏偉建築。東西有五大金剛和羅漢殿。三進院正中是單檐歇山式的彌勒殿,兩側是時輪金殿和度母殿,東西配殿是延壽三尊殿和藏經殿,殿宇皆為青磚灰瓦木架結構,多為硬山七檁小式木結構。整個院內有大小佛殿11座。梵宗寺內建築及其裝飾、壁畫,都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大經堂殿內清代佛教故事木版畫近百幅,是研究藏傳佛教的珍貴資料。梵宗寺現存的所有建築構件,以及藝術繪畫裝飾品,均系乾隆年間的遺物,未曾發現後人修過的跡象和記載。因此,該寺院可作為研究清乾隆朝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興盛的重要史料。 [1]  [3] 
2013年5月,梵宗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梵宗寺
地理位置
內蒙古赤峯市翁牛特旗烏丹鎮西北約4千米處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約 4 公頃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15-3-21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梵宗寺歷史沿革

梵宗寺,始建於元延祐五年(1318年),始稱護國寺,後毀於元末清初戰火。 [1] 
清朝雍正年間,翁旗王爺在原址重建護衞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被一場特大山洪沖毀。 [1] 
梵宗寺匾額 梵宗寺匾額
清乾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薩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願,將護衞寺遷至烏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現在梵宗寺的寺址。當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費白銀約16萬兩,由蓬斯克及其福晉宏吉達籌集。寺院建成後,乾隆皇帝御賜刻有滿、漢、藏、蒙四種文字的匾額,賜名梵宗寺,意為“佛教發祥之地”,為翁牛特旗旗廟(王爺家廟),總攬全旗喇嘛廟務,隸屬於北京雍和宮管轄,是一座漢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築。 [1] 
“文革”期間,梵宗寺遭到嚴重破壞。 [1] 
梵宗寺菩提塔(白塔)於20世紀60年代末被毀。 [3] 
1987年以來,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多方籌措資金修復梵宗寺。修復後的梵宗寺佔地4公頃。整個建築羣由寺前廣場、天王殿、鼓樓、客堂、僧房、轉經殿、羅漢殿、五大金剛殿、大雄寶殿(大經殿)、延壽三尊殿、大藏經殿、彌勒殿(未來佛殿)、時輪金剛殿、二十一度母、關帝殿組成,是赤峯地區規模較大、建築風格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羣。 [1] 
1995年,梵宗寺依法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 [1] 
2004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了菩提塔。 [3] 

梵宗寺建築格局

梵宗寺
梵宗寺(1張)
梵宗寺,佔地約4公頃,是翁牛特旗已發現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古建築羣,也是內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較大的藏傳佛教聖地。梵宗寺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最盛時住寺僧人達500餘。此處在元代稱魯花島,當時是前三面環水,後而足重巒相連。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寺院隨山勢高低形成階梯式院落。圍牆東西寬48.2米,南北長102.5米。整個寺院建築皆為正殿和配殿對稱式,三進院落,一進院落是天王殿(山門),東西有轉經殿、關帝殿、鐘鼓樓和各五間的客堂。二進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稱大經堂,是日常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是重檐歇山二層樓式宏偉建築。東西有五大金剛和羅漢殿。三進院正中是單檐歇山式的彌勒殿,兩側是時輪金殿和度母殿,東西配殿是延壽三尊殿和藏經殿,殿宇皆為青磚灰瓦木架結構,多為硬山七檁小式木結構。整個院內有大小佛殿11座。 [1] 

梵宗寺主要建築

天王殿(山門)
天王殿(山門) 天王殿(山門)
山門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後出廊,硬山布瓦大脊式,其左右兩側圍牆處有角門。 [3] 
大經堂(正殿)
大經堂(正殿) 大經堂(正殿)
大經堂(正殿)一座,為主體建築,為重檐歇山樓閣式建築,總面積為886.5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九間,前後抱廈重檐歇山布瓦大脊式。 [3] 
前後配殿
前後配殿四座,均是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後廊,前檐二層硬山布瓦捲棚式屋頂。 [3] 
菩提塔
梵宗寺西側聳立一座巨型白塔,也稱菩提塔,塔高十三米,它為磚石結構,線條流暢,通身潔白,其構造有塔座、塔瓶、塔剎等。 [3] 

梵宗寺文物遺存

浮雕、彩繪
彩繪 彩繪
梵宗寺每個殿宇的屋脊形式各異,額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絢麗多姿的彩繪,人物、游龍、飛鳳、禽鳥、花卉。建築物上的浮雕內容豐富多彩,有仙靈鳥、山水花鳥,幾何圖案等。 [1] 
木版畫
木版畫 木版畫
梵宗寺大經堂殿內存佛教故事木版畫近百幅,約合60平方米左右。 [3] 

梵宗寺文物價值

梵宗寺是內蒙古東部保存至今一座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喇嘛教寺院,寺內建築及其裝飾、壁畫,都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梵宗寺建築結構頗有特色,大木作靈活變化,採用移柱、調整主殿內部樑架舉折等手法,改變室內空間和屋面曲線長度,既實現面闊進深五間的大尺度,又使建築造型挺拔秀麗又流暢舒緩,兩層屋檐銜接自然。大經堂殿內清代佛教故事木版畫近百幅,是研究藏傳佛教的珍貴資料。梵宗寺現存的所有建築構件,以及藝術繪畫裝飾品,均系乾隆年間的遺物,未曾發現後人修過的跡象和記載。因此,該寺院可作為研究清乾隆朝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興盛的重要史料。 [3] 

梵宗寺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梵宗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梵宗寺旅遊信息

梵宗寺地理位置

梵宗寺位於內蒙古赤峯市翁牛特旗烏丹鎮西北約4千米處。 [1] 

梵宗寺交通信息

自駕:自內蒙古赤峯市翁牛特旗烏丹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梵宗寺,路程約5.5千米,用時約1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