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縣廣播電視台

鎖定
梅州市梅縣區廣播電視台,位於梅縣區新城行政區,是梅縣區委、區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
梅縣廣播電視台於2005年9月國家文化體制改革局台分離後重新組建,是隸屬於梅縣縣委、縣政府的正科級事業單位。擁有一套廣播節目、一套自辦電視頻道——綜合頻道。 [1]  擁有一批專業管理、策劃、播音、主持、採編、攝製、播控、傳輸等技術及藝術人才,有專業技術人員53人,其中,副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16人,初級職稱34人;擁有一批電視攝錄、非線性編輯、數字播控等先進設備,兩套節目除覆蓋梅縣區全境外,梅州市區和周邊的蕉嶺、平遠、大埔、興寧、豐順、梅江區等毗鄰地區均能收看,受眾人口400多萬。梅縣區廣播電視台現有10.3萬有線數字電視用户,其中城區4.9萬户、鄉鎮5.4萬户,鄉鎮傳輸69套、城區最多可收看140多套數字電視節目。
中文名
梅州市梅縣區廣播電視台
辦公地址
梅縣區新城行政區
性    質
梅縣區委、區政府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
內部機構
3室、7中心

梅縣廣播電視台電視台概況

台內設辦公室、財務室、總編室、新聞中心、廣播節目中心、電視節目中心、播控中心、廣告中心、網絡傳輸中心、技術中心,共3室、7中心,下設發射中心、服務公司和21個基層廣播電視站,均為直屬正股級事業單位。全台共有在編幹部職工164人,其中區縣級編制109人,鎮級編制55人。專業技術人員50人,其中初級職稱39人,中級職稱11人。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廣電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梅州市梅縣區廣播電視台緊緊圍繞“節目上水平、有線抓發展、無線抓覆蓋、隊伍強素質、服務上檔次、社會增效益”的目標,樹立科學發展觀,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廣播電視隊伍,為我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在宣傳工作、事業建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績,先後被國家人事部和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先進集體、被省廣電局評為先進區、被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評為先進單位。

梅縣廣播電視台節目設置

節目內容以本地時政、社會、人文為主。現自辦新聞類節目有《梅縣新聞》《梅縣民聲》;自辦社教專題類有《梅縣農情》《梅縣教育》《人大之聲》《客家方圓》《健康園地》《紀檢之窗》《以案説法》《一週要聞》《梅縣黨建》欄目;2015年1月,與中廣天擇傳媒合作購買了《記者再報告》《觀點致勝》《有話直説》《非常故事匯》四檔節目,收視率不斷提高。
1、廣播節目:綜合廣播(無線和有線);2、電視節目:綜合頻道(無線和有線)。 [1] 

梅縣廣播電視台部門職責

一、單位職能和職責
貫徹執行黨和政府在新聞宣傳、廣播電視方面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
  1. 負責擬訂並組織實施本台事業和產業發展規劃,促進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發展。
  2. 貫徹落實廣播電視行業法規,抓好行業內部管理。
  3. 負責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和設備的安全防範工作。
  4. 負責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傳播、新技術科研應用及廣播電視網絡的建設、維護等工作。
  5. 負責整合基層廣播電視傳輸網絡,指導基層廣播電視機構拓展各項業務工作。
  6. 承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和經批准的相關業務。
二、部門職能和職責
1、辦公室:負責本台黨務、人事、綜治、消防、共青團、工會、婦女、考核、檔案、保衞等管理工作;負責本台的文秘、有關信息的收集、反饋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本台辦公用品的購置、保管、發放、車輛管理及扶貧掛鈎工作;負責上傳下達,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2、信息中心:負責做好本台網站、辦公局域網等建設;負責對網站日常維護及辦公電腦故障維修等管理工作。
3、總編室:對宣傳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制訂年度宣傳工作計劃和重大宣傳活動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策劃重大宣傳活動;負責監聽監看和節目的終審把關以及受眾的調查工作;組織宣傳業務交流和廣播電視節目的評獎活動;負責組織編輯工作會議、編髮宣傳簡報、調審有爭議的和領導要求審查的節目。
4、財務室:負責本台各項事業經費和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和安排;編排財務計劃,編報預算、結算及各類報表;負責日常經費的審核報銷工作;負責本台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和監督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負責基層廣播電視站的財務管理工作。
5、新聞中心:負責廣播電視新聞宣傳計劃的制訂、新聞宣傳活動的策劃和實施工作;負責廣播電視新聞、專題、社教類節目的採訪、編輯、製作、審查和編排管理工作;負責新聞宣傳信息的交流和通聯工作。
6、專題中心:負責社教類節目、科普欄目各各類大型文藝活動等專題節目的策劃、組織協調、錄製和編播等工作。
7、廣告中心:負責承接廣告業務、廣告製作、廣告編播等工作。
8、電視節目中心:負責電視自辦頻道節目整體播出時間的策劃、統籌、協調、安排工作;負責電視文藝節目錄播、直播、購置、審查,節目資料管理等工作。
9、廣播節目中心:負責廣播自辦頻道節目整體播出時間的策劃、統籌、協調、安排工作;負責廣播文藝節目錄播、直播、購置、審查,節目資料管理等工作。
10、播控中心:負責本中心設備使用管理、維護管理及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等工作。
11、技術中心:負責蒐集廣播電視技術情報信息,制定廣播電視技術政策、方針,並組織實施;負責對廣播電視設備的配置維護管理工作;負責廣電科技的研究、開發、運用;負責廣播電視有關資料、報表情況的統計;負責廣電技術隊伍的建設、培訓,指導和協調基層廣播電視事業建設和技術管理工作。
12、服務中心:負責全區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建設、開發、運營維護、經營管理;負責傳輸有線廣播電視節目,開拓運營數據寬帶接入、信息資訊服務等增值業務;負責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終端用户的管理收費、終端接收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負責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提供服務,主要經營廣播電視設備、器材等;配合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採寫、編輯、製作、播出等工作。
13、網絡傳輸中心:負責全區有線廣播電視的規劃、設計、推廣和節目接收工作;負責開拓增值業務。
14、發射中心:負責制訂本中心工作制度、工作計劃,落實綜治、消防安全責任,做好本中心人員政治思想、計育、普法教育等日常行政工作;承擔台無線發射任務,密切關注設備的運行,做好工作日誌和故障現象記錄;負責本中心廣播電視設備設施的使用管理和維護工作,重大故障及時協同技術中心處理,做到安全優質播出。

梅縣廣播電視台發展宗旨

  1. 宣傳工作成績顯著。近年來,我台把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宣傳工作主線,緊緊圍繞新聞報道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三貼近”的要求,成功組織了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發展縣域經濟、實施市委“四個梅州”發展戰略和區委“七大發展戰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抗擊和防治“非典”、機關作風評議、創建廣東旅遊強區等方面的宣傳報道。同時,不斷加強重大活動和重大事件的宣傳策劃,堅持每月組織召開一次編輯工作會議,打好每一場宣傳戰役,及時總結交流宣傳工作的做法和經驗,精心策劃了一系列緊跟形勢發展需要的新聞專欄,製作了“梅縣區旅遊”“梅縣區農情”等一批社會反響較好的專題;策劃了《十五成就巡禮》《新目標、新徵程》等欄目;進一步辦好了《廉政之聲》《廉政之窗》《民眾心聲》《服務大廣場》等自辦節目,有效增強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可聽性和可視性。廣播電視作品數量明顯增加,質量顯著提高,上送市以上新聞單位的作品被採用數連年居全市各縣(區/市)前列,一大批新聞作品獲得各級獎項。
  2. 廣電事業發展迅速。全區已形成廣播與電視並舉、有線與無線結合、多套節目傳輸、多種形式覆蓋、自辦節目與轉播節目並重的較為完備的廣播電視播出體系。在事業發展方面,我台突出做好“兩手抓”:一是抓覆蓋,統籌規劃網絡資源。進一步優化全區線電視網絡結構。全區自建光纜傳輸光節點100多個,實現了區至20個鎮中心站、87個行政村的光纖聯網,光纖聯網覆蓋2195個自然村,網絡傳輸信號質量有了較大提高,能為城區用户提供40多套電視節目,為鄉鎮用户提供20多套電視節目。二是抓硬件,切實提高播出質量。按照數字化、網絡化的發展要求,多方籌集資金,新購進了數字音頻工作站、攝錄一體機非線性編輯機等採編播設備一批,進一步提高了我台節目製作、播出水平。
  3. 內部管理不斷完善。通過大力加強內部管理,抓好黨員、幹部職工兩支隊伍的建設,班子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廣電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突出做到“兩注重”:一是注重學習。通過中心組學習、學習例會等形式,緊密結合各個時期的實踐活動,認真組織全區廣電系統幹部職工開展學習。二是注重管理。認真完善了《工作人員崗位職責》,實行部門量化管理,把職責和獎罰掛鈎。不斷完善和健全了各中心、室、站工作職責,並製作牌匾上牆。

梅縣廣播電視台領導班子

台領導班子(黨組成員)分工安排
翁尚華:黨組書記、台長,主持全面工作。
古志強:黨組成員、副台長,分管辦公室、財務室、信息中心及本台黨務、共青團、安全生產、計劃生育、掛鈎幫扶等工作。
彭志君:黨組成員、副台長,分管新聞中心、電視節目中心、播控中心。
戴偉洲:黨組成員、總編輯,分管總編室、專題中心。
何其樂: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負責辦公室工作,分管技術中心、發射中心、廣告中心。
曾森發:副科級幹部、工會主席,分管工會工作、廣播節目中心。
鍾建英:文廣視訊公司總經理、服務中心主任,分管文廣視訊公司工作。

梅縣廣播電視台榮譽表彰

近年來,梅縣區廣播電視台在國家、省、市、縣的各類評先評優中,榮獲各種榮譽100多項;其中國家級榮譽8項,省級42項,市級55項。已成為梅州市乃至鄰近地區較有影響力的縣級廣播電視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