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

鎖定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由梅州市民政局於2015年批准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2022年10月,梅州市客僑博物館被認定為廣東省級標準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4] 
中文名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 [1] 
地理位置
梅州市梅江區三角路三華街9號
類    別
民辦非企業單位
投用時間
2015年1月5日 [5] 
開放時間
2015-01-05 [2] 
登記證號
梅州市民證字第030016號
廣東省非遺保護項目
客家服飾製作技藝
藏品總數
8758件(套) [5]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歷史沿革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是在原有的“梅州市僑批檔案館”基礎上升級擴大而成,一樓是僑批檔案和華僑史料的陳列,包括家信、證件、帶貨清單、僑批印章等,展示了海外華僑與祖籍國、家鄉的聯繫。二樓為華僑曾用的生活用品和老照片等,那些泛黃的照片中有全家福,有留念照,還有僑工勞作的情景。
二樓則開闢了“一帶一路”專題展,這裏陳列了梅州地區最早出口貿易的梅縣“水車窯”瓷器,明清及民國時期眾多華僑、華人通過海上貿易帶回梅州地區使用的銅銀製品等300多件文物,展示了僑鄉梅州與“海上絲綢之路”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件件發黃的僑批、護照和華僑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整齊地陳列在廣東梅州客僑博物館裏,每一件文物都藴藏着客家華僑華人在海外生活的故事。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這裏是客家人南遷的重要落腳點和衍播四海的出發地之一,因此梅州也是中國重點僑鄉,有700多萬華僑華人分佈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在此匯聚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客僑文化”。
“所謂‘客僑文化’,就是指客家人‘下南洋’,闖世界、移民到僑居國謀生創業,又反哺故鄉所形成具有客家傳統特色的僑鄉文化”。
從事收藏30多年的梅州市客僑博物館館長魏金華,2009開始專注於華僑文物、檔案的收藏。當時廣東僑批檔案正在申請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廣東三大僑鄉汕頭、江門、梅州聯合為僑批檔案“正名”。收藏有大量僑批檔案的魏金華,開始了梅州僑批檔案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並創辦了“梅州市僑批檔案館”。
後來僑批檔案經歷“三級跳”,相繼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最終摘得“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桂冠。“自己的收藏成了‘世界的記憶’,這讓我認識到華僑史料的意義”,魏金華從此萌生創辦“客僑博物館”的想法。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已通過審批將於近期開放。將成為展示“華僑之鄉”的一個重要窗口,通過對‘客僑文化’的展示、研究,對梅州民眾來説可以瞭解華僑對家鄉和居住國的貢獻,對華僑新生代而言,則可加深對故鄉的瞭解與認同。 [1] 
2017年,為迎接建軍90週年和葉劍英元帥誕辰120週年,梅州市客僑博物館新開設中央蘇區(梅州)文物史料展廳,集中展出300多件粵東地區的中央蘇區紅色文物史料,其中梅州地區的紅色藏品佔八成以上。當中包括1929年6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印製的《中國共產黨宣言》原件、 1929年9月大埔縣三洲桃花黨支部記錄本資料、1933年7月《中革軍委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公告原件等。
展廳分為烽火梅江、崢嶸歲月、蘇區先驅、紅色老照片、老地圖、手雷、紅纓槍等,均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文物史料。據梅州市客僑博物館負責人介紹,此展廳是梅州“中央蘇區一片紅”以來較為全面的紅色文物史料專題展廳,今後將組織部分紅色文物史料到各縣(市、區)巡迴展出,讓更多市民瞭解梅州蘇區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繼承和弘揚寶貴的蘇區精神。這些紅色文物史料為研究梅州地區在“粵東蘇區”範圍內佔據主要歷史地位提供了豐富的實物佐證,也為今後創立梅州“粵東中央蘇區博物館”奠定了基礎。 [3] 

梅州市客僑博物館業務範圍

研究、宣傳、弘揚、發展梅州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物、史料實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