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村洪福寺

鎖定
梁村洪福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梁村,始建於元大德三年(1293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寺東關帝廟,佔地十餘畝。 [1] 
洪福寺寺院座北向南,寺周圍有夯土堡牆,高12.8米,頂部寬達1.5米,寺內規模完整,分三道軸線,中、東為廟院,西部為經房、撣院、僧舍。寺廟南北長95米、東西寬75米。中軸線上有大佛股、是寺院的主體建築,殿內正面三尊古佛塑像,東西兩側是十八羅漢塑像。 [1]  [3] 
2019年10月7日,洪福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梁村洪福寺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梁村
所處時代
元至清 [2] 
佔地面積
4242 m² [3] 
保護級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編    號
8-0223-3-02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梁村洪福寺歷史沿革

洪福寺始建於元大德三年(1293年)。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寺東關帝廟,以後歷代均程度不同地進行過修算、增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洪福寺廟。 [1] 

梁村洪福寺建築格局

洪福寺寺院座北向南,建造在一個半坡上,從正面看建造在一個三米高的土台上,從背面看足有十米高的土台。寺周圍有夯土堡牆,高12.8米,頂部寬達1.5米,能走一輛平車。南牆中部有券拱門(山門)。寺內規模完整,分三道軸線,中、東為廟院,西部為經房、撣院、僧舍(善友住)。寺廟南北長95米、東西寬75米、整個寺院佔地十餘畝。中軸線上有大佛股、是寺院的主體建築,殿內正面三尊古佛塑像,東西兩側是十八羅漢塑像。
整個殿內雕樑畫柱殿宇輝煌,金身煥然,柱上兩條巨龍盤繞。西廂房五間,是低王殿。一進門是牛頭馬面妻像,一個手執繩索,一個手拿拿人牌的姿態,面目猙獰、形象可怕。內設地藏,十殿閻君和六曹判官、十八層地獄,磨兒磨人、油鍋炸人、餐兒鋸人等塑像。另一側(南面)是金橋、銀橋:通往天堂。這種將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牲之“六道輪迴”塑於一殿,景況森嚴,勸解人生在世,行善為本,善惡到頭總有報,意為懲惡揚善。西配殿三間,一為姜太公殿、內塑姜子牙騎四不象:一為二郎神殿,內塑二郎神一尊,三頭六臂,氣宇不凡。東廂房五間,內塑八洞神仙像,有坐有立、塑像形態各異、生動逼真,為明代所作。東配殿三間,一為菩薩殿,塑有千手觀音送子娘娘。一為內塑一尊神仙,騎於孔雀背上,四手八腳,手心內長有眼睛。南殿:設有南天門、北天門、雷公雷母,奇禽異獸。南殿兩側,鼓樓、鐘樓對峙。鐵廟,更為獨特的是廟內有廟,院中有生鐵鑄鐵廟一座,內設韋馱佛像一尊,每年四月初四梁村趕廟會、香火不斷。 [1] 

梁村洪福寺文物遺存

洪福寺進入山門,一塊小空地,迎面牆上有民國二十六年寫的“洪福寺”三個楷書大字。東邊軸線上的老爺廟為二庭院。由側門而進,南面緊靠堡牆座南朝化建有戲台一座,院內有古老的明代古槐兩株。 [1] 

梁村洪福寺歷史文化

根據老年人傳説,早在炎黃時代,已經有我們的祖先生活在洪福寺。據歷史記載,出土文物證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制懸彩陶的人們已經生活在這裏。可見,千百年來歷代統治者對民眾只知專橫壓榨,殘酷剝削,從不知體恤民情。當地富紳多以“魚肉百姓”為能事,梁村的民眾豈能逃脱歷史鼠殘忍?故粲村素有“涼村”的傳説。有這樣的順口瘸:“梁村涼,夏天比冬天涼,村內勢態炎涼,村外一片荒涼,富家酒肉臭,窮人無高粱。”足見六百多年前,窮怕了的粟村民眾父老幻想實現託天照福的心願,才修建了洪福寺。 [1] 

梁村洪福寺保護措施

2019年,洪福寺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2019年10月7日,洪福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梁村洪福寺旅遊信息

梁村洪福寺地址

洪福寺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梁村。

梁村洪福寺交通

乘坐祁縣公交11路可前往洪福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