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桓(讀huán),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 [2]  最早字形見於戰國《古文典》。 [4]  本義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也泛指立於城門、橋樑、寺廟等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桓多成雙而立,又稱桓門、華表 [4] 
(信息欄參考資料見:漢典網 [1] 
中文名
拼    音
huán
部    首
五    筆
sgjg
倉    頡
dmam
鄭    碼
fbk
字    級
二級字(編號:4450) [2] 
平水韻
上平·十四寒 [3] 
注音字母
ㄏㄨㄢˊ
總筆畫
4+6
統一碼
基本區 U+6853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1234125111
四角碼
41916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桓,形聲字。木做形旁,表示樹木,亙(xuan)是聲旁。秦漢文字中,亙的《説文》小篆字形承襲春秋文字,省作(字形2所從);秦簡文字承襲戰國文字,省作亙(《睡甲》200頁,“垣”字所從),為後世文字所本。又,在現代漢語楷書中有音gèn之“亙”(亦作“亙”,舊音gèng,“恆”從此得聲),在古文字中另有來歷,與“桓”“宣”“垣”等字所從者並非一字(參見《説文二部》“恆”“亙”二字條)。戰國文字左邊從木,右邊是亙,隸變後楷書寫作桓。
“桓”,本義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也泛指立於城門、橋樑、寺廟等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桓多成雙而立,又稱桓門、華表。 [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uán
名詞
表柱。古代立在驛站、官署等建築物旁作標誌的木柱。也泛指寺、墓、橋樑等用作表識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pillar
《禮記·檀弓》:三家視桓楹。注:“四植謂之桓。”
《周禮·大宗伯》:公執桓圭。注:“雙植謂之桓。桓宮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桓楹
木名。即無患木
Chinese soapberry


水名。即今白龍江
Huanshui River


山名。在今江蘇省銅山縣東北
Huanshan Mountain

桓山之泣;桓山鳥



形容詞
big
《詩·商頌·長髮》:玄王桓撥。
桓蒲;桓撥
動詞
盤桓

《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


《逸周書·祭公》:廣祭公
拜手稽首曰:“允乃詔,畢桓於黎民般。”
[1]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桓,亭郵表也。從木亙聲。胡官切。 [6]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胡官切。音丸。《説文》:郵亭表也。徐曰:表雙立為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
又斲木如石碑,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禮·檀弓》:三家視桓楹。
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
又桓桓,武貌。《書·牧誓》:尚桓桓。《詩·魯頌》:桓桓於徵。
又盤桓,難進貌。《易·屯卦》:盤桓,利居貞。
又水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諡法》:闢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又《方言》:桓,憂也。
又木名也。郭璞雲:葉似柳,子似楝。《玉篇》:皮黃白色。《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
又《酉陽雜俎》:無患木,一名桓。
又盤桓,髻名。《古今注》:長安婦人好為盤桓髻。
又姓。《姓苑》:望出譙郡,漢有桓榮。
又葉敕倫切,音櫄。漢高彪詩: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又葉王權切,音圓。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以盤桓。還音旋。 [7] 
古籍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wɑn
王力系統
ɣ
uan
董同龢系統
ɣ
uɑn
周法高系統
ɡ
wan
李方桂系統
gw
an
兩漢
西漢


東漢


uan
u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wɑn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wɑn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w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uɑn
擬音/王力系統
ɣ
uɑn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uɑn
擬音/周法高系統
ɣ
u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ɣ
uân
擬音/陳新雄系統
ɣ
uɑn [8-9]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胡官切
ɣuɑn
中原音韻

陽平
桓歡



全清

xuɔn
中州音韻


平聲
桓歡





華官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濁
胡官切
ɣuon
分韻攝要

陽平






[9-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2-06-14]
  • 3.    平水韻部·十四寒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6-14]
  • 4.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17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280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29
  • 7.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72
  • 8.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6-15]
  • 9.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6-15]
  • 10.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