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子山烈士陵園

鎖定
桂子山烈士陵園,不僅有亭台樓閣,鮮花盛開,樹木掩映,而且登上山頂,可以朝看日出,暮賞晚霞。更重要的是,這裏曾是抗日戰場,地下長眠着英勇無畏的抗日戰士。它始終承擔着記錄歷史、褒揚烈士、傳承精神和教育羣眾的重任,平均每年組織接待前來緬懷革命烈士、開展教育活動的參觀人數超過2萬人次。
中文名
桂子山烈士陵園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247省道 [1] 
開放時間
全天
歷史
1943年8月,秋收在望,日軍派出駐南京的六十一師團的小田大隊和偽軍共800餘人,向八百、四合一帶蠶食逼近,妄圖搶糧。17日,新四軍二師五旅十三團在團長饒守坤的帶領下,英勇阻擊、保衞秋收。在桂子山,新四軍戰士頂着敵人猛烈炮火,不怕犧牲、英勇戰鬥,多次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傍晚,整個桂子山一片刀光火海,炮聲隆隆。日偽軍遭到重創死傷300多人,但新四軍副團長陳宗勝、團政治處副主任李秉初等122名戰士也不幸犧牲。1956年,六合縣人民政府在桂子山立高2米、基座4米的烈士墓碑,以示紀念。到了1983年,為了紀念桂子山戰役40週年,六合縣委、縣政府投資 4萬元在半山坡用紅磚圍建了佔地約45畝的烈士陵園,修建了二師五旅十三團犧牲烈士墓,並在墓前以花崗石砌成一座高10米的墓碑,濟南軍區司令員饒守坤為之撰寫碑文,南京軍區政委杜平上提“死難烈士萬歲”六字。
上下齊心協力 濃情會聚新園
在這半個多世紀裏,歷屆六合區(縣)委、政府始終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建設,將桂子山烈士陵園打造成一張全面展示六合革命歷史的紅色名片,使其成為一座生動的“教育課堂”,教育激勵廣大幹部羣眾和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奮力開拓未來。
1993年,六合縣委、縣政府投資10萬餘元,修建陵園大門,並新建120平米的戰鬥展覽室;2002年,廣大黨員幹部捐資150萬元,將展覽室面積擴建達280平米,並修築前往紀念碑的人行道。2010年,烈士陵園被列入省“慰烈工程”,耗資150萬元新建了260平米的接待室和鐫刻革命烈士英名錄的豎牆,並按照園藝設計將樹木進行移栽,烈士墓重新描塗出新,還全面整修了陳列館,重新蒐集史料進行布展。同時,重修了“安魂亭”、“永思亭”和“追思園”供人們祭掃休息,緬懷先烈。陵園還辟建了慰烈園,將全區散葬在外的烈士遺骸進行統一安葬。據陵園負責人介紹,已有46位烈士遺骸重新在桂子山烈士陵園安葬,後期還將陸續安葬烈士遺骸。
六合是有着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累計有一千多名人民英雄為民族獨立、新中國的誕生與和平建設犧牲了寶貴生命。全區烈士名錄1085人,其中查找到有照片、有姓名、有檔案的烈士僅71名。包括金牛湖、竹鎮、東溝等街鎮在內,全區共有烈士紀念設施10座,仍有一部分烈士散葬在各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