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根本博

鎖定
根本博(1891年6月6日—1966年5月24日)出生於日本福島縣,日本陸軍中將。一夕會成員,昭和軍閥的骨幹。最後一任駐蒙軍司令官。參與了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難。投降後兼任北支那方面軍司令,並前往台灣,參與蔣介石組織的“白團”,謀求反攻大陸。1949年秘密指揮金門戰役。1952年回日本,死於1966年5月。 [2] 
中文名
根本博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891年6月6日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信    仰
軍國主義
性    別
死亡日期
1966年5月24日

根本博人物事蹟

根本博青少年時期

1891年6月6日,根本博出生於日本福島縣巖瀨郡的仁井田村。現屬須賀川市。翻開根本博的家譜,也是世代農民,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在縣政府裏謀得一個職位總算是吃上了公糧,根本博的兄長根本嘉瑞也在村裏當了個村議會議員。在日本,有長子繼承家業的傳統,大哥已經從政,算是繼承了父親的衣缽。
父親想為根本博謀個好出路,於是在1904年將他送入了仙台陸軍地方幼年學校,自此開始軍旅生涯。根本博從地方學校出來,順風順水地進入中央陸軍幼年學校,畢業後則馬不停蹄地進入陸軍士官學校。1911年,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整個的第23期509名學員中,他成績排名第13,屬於“學霸”一級的人物。
帶着這樣一份閃閃發光的畢業證書,他在同年進入日軍第七師團第十四旅團步兵第二十七聯隊,軍銜為步兵少尉。1914年升任步兵中尉。1921年被晉升為步兵大尉。1922年,根本博又從陸軍大學校畢業,成績在60人中排名第9位。接着,他回到步兵第二十七聯隊任中隊長,並進入陸軍省任職。 [1] 

根本博赴中任職

根本博進入陸軍省後,首先就是在“支那田”裏工作。在日本陸軍省“支那田”工作不久,根本博被派往日本駐中國南京領事館,頭銜是武官。他從此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1927年3月24日清晨,蔣介石主掌的北伐軍攻陷南京後,對南京城內包括日本駐南京領事館在內的外國領事館進行了一番衝擊。當時,北伐軍衝進日本領事館,先與阻擋進門的日本哨兵發生衝突,接着要求武官根本博服從命令。根本博拒不配合,並從二樓墜落,史稱“南京事件”。
1928年11月,惡跡昭彰的“戰犯們”石原莞爾、鈴木貞一、村上啓作、武藤章等9名少壯軍官結成“無名會”,策劃密謀“解決”“滿蒙問題”的“國策”。1929年5月,永田鐵山、岡村寧次、小煙敏四郎、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東條英機、山下奉文等人結成“一夕會”,為別國的領土“操心”。1930年9月,日本陸軍激進派人物橋本欣五郎等組成立志“改造國家”的團體——“櫻會”。此類法西斯會社根本博皆有參與。 [1] 

根本博返日任職

1930年8月,根本博升為中佐,任日本陸軍參謀本部中國班班長,班員裏的今井武夫大尉在戰後所著的《日中和平工作回想與證言1937-1947》 -書(日本美篤書房,2009年)中,深情地回憶過他的班長根本博。據小松茂朗所著《戰略將軍根本博某軍司令部的深謀》(日本光文社,1987年)記載,1931年12月,在犬養毅內閣中任陸軍大臣的荒木貞夫把沉默寡言的根本博稱作“晝行燈”,把他比作日本婦孺皆知的所謂“赤穗義土”忠臣藏大石良雄。
根本博和其家人 根本博和其家人 [1]
1936年,日本一批少壯派官兵發動政變——“二二六事件”時,根本博再次“逃過一劫”。本來在“二二六事件”的“蹶起軍官”給陸軍大臣的《陸軍大臣要望事項》中,根本博和其他兩名軍官一起被列上了“黑名單”。2月26日,“叛逆的將校”們埋伏在陸軍省內,準備刺殺根本博。後因其醉酒僥倖逃脱刺殺。 [1] 

根本博再次赴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作為日本陸軍的“中國通”被派回到熟悉的中國。
1938年,根本博晉升少將,擔任日本侵華華北方面軍副參謀長。1939年,根本博出任興亞院華北聯絡部次長,同年轉任日本侵華華南第二十一軍參謀長。1940年,他出任華南方面軍參謀長。1941年3月,他晉升為中將,調任駐滿洲第二十四師團師團長。1944年2月任第三軍司令官,同年12月轉任日本駐蒙軍司令官。“降中抗蘇”指揮“勝利大逃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8日,根本博派出他的代理人,在歸綏向中國第十二戰區司令傅作義投降。到1945年10月10日,根本博本人率軍在北平故宮太和殿向中國第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投降。 [1] 

根本博金門戰役

1949年2月底的一天,根本博一行與李姓參謀乘坐租來的一艘90噸機帆船“捷真丸號”,在夜幕的掩護下出發了。哪知只行到中途,他們又得到上海已被解放軍攻克、蔣介石要他們轉往台灣的消息。他們決定改變航向,急速往台灣基隆方向前進。
不巧,根本博一行遇到颱風,小船遇風浪沉沒,幸虧被一艘美國軍艦救起才免於葬身魚腹。6月10日,美軍用一艘小型軍艦將他們秘密送往台灣基隆。但在基隆港根本博一行被誤認為間諜而關進監獄,還差一點被基隆海防部隊槍斃。
由於國民黨軍隊在大陸兵敗如山倒,蔣介石心亂如麻,一時顧不到根本博一行。到6月底,有人將此事報告給台灣省主席陳誠。過了幾天,不知是誰將此事反映到蔣介石那裏,蔣介石才指示陳誠,根本博等人是奉他的指示聘請來華的,生活問題暫時由台灣省政府安排,而且要照顧好。
10月,人民解放軍佔領廈門,蔣介石決定固守金門。他嚴令湯恩伯:“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能請辭易將。”根本博也被派到金門,加入湯恩伯的166團。
10月24日當晚,解放軍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解放軍登陸部隊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後援不繼,造成解放軍進攻金門的軍隊全軍覆沒。
根本博最大的“功勞”是,在金門戰役中幫助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接下來,根本博説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儘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了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據參加金門戰役的台軍老兵回憶,這個留着平頭、穿“國軍”軍服卻不會説中文的日本人直接指揮了戰役。
金門戰役獲勝,蔣介石非常高興,送給根本博一個景德鎮官窯燒製的花瓶留念。 [2] 

根本博晚年經歷

金門戰役結束後,發生了根本博手下吉川源三侵吞其他幾人的安家費事件,此事被媒體披露後,美軍迫於輿論壓力,開始調查此事,根本博只得於1952年回國。
根本博回日本後,行事低調,終其一生都未詳提這段歷史。1966年5月,根本博死亡。 [2] 

根本博人物軼事

根本博太和殿受降

1945年10月10日,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作為中方代表,立於太和殿台基下的受降台正中。司儀傳達主官命令,高呼:“引導日本投降代表入場!”
命令傳出後,全場立時寂靜無聲。投降日軍的代表、華北日軍最高指揮官根本博中將、參謀長高橋坦中將及副參謀長渡邊渡少將等20人,由太和門左旁門入場。一行人俯首低眉,行至受降台前,由根本博開始,依次立正向中國受降主官孫連仲行禮。孫連仲答禮後,根本博等退至左側恭立。3份投降書置於台上,根本博簽字蓋章後,呈交孫連仲。隨後,根本博、高橋坦、渡邊渡等人,逐次將他們手中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刀放在了受降桌上,黯然從熙和門左門退場。 [3] 

根本博台灣行

1949年6月26日深夜,58歲的根本博帶着翻譯吉村是二等8人從日本宮崎縣延岡市沿岸出發,乘坐一艘破舊的老船前往台灣。
在蔣介石的安排下,根本博從台灣前往金門,擔任湯恩伯第5軍管區司令的顧問,領“中將”軍銜。為了方便行事,他起了一箇中國名字,叫“林保源”。湯恩伯則尊稱根本博為“顧問閣下”,每天一起吃飯,並且都讓他坐上座。
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南進,已經抵達福建沿海一帶,集結駐防在廈門。隨後開始登陸金門島。國民黨軍隊負隅頑抗,阻止解放軍的登陸,受到重創。
1952年6月25日,根本博乘坐當時台灣民航空運公司( CAT)的航班回到日本。臨行前,湯恩伯向他頒發了一張題為“義薄雲天”的感謝狀,肉麻地稱讚根本博“危難生死置之度外”云云,落款是“湯恩伯”三個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