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興恩

鎖定
柳興恩 [1]  (1795—1880),原名興宗,字賓叔,江蘇丹徒人。近代學者、詩文家。道光十二年(1832年)舉人。貧而好學,敦實行。受業於儀徵阮元
中文名
柳興恩
籍    貫
江蘇丹徒
出生日期
1795年
逝世日期
1880年
代表作品
《毛詩》
初治《毛詩》,以毛公師荀卿,荀卿師穀梁,《穀梁春秋》千古絕學,元刻《皇清經解》,《公羊》、《左氏》俱有專家,而《穀梁》缺焉,乃發憤沈思,成《穀梁春秋大義述》三十卷。 [2]  以鄭《六藝論》雲“穀梁子善於經”,遂專從善經入手,而善經則以屬辭比事為據,事與辭則以春秋日月等名例定之。其書凡例,謂聖經既以春秋定名,而無事猶必舉四時之首月。後儒謂日月非經之大例,未為通論。《穀梁》日月之例,泥則難通,比則易見。與其議傳而轉謂經誤,不若信經而並存傳説。述《日月例》弟一。謂《春秋》治亂於已然,《》乃防亂於未然。穀梁親受子夏,其中典禮猶與《論語》夏時周冕相表裏。述《禮例》弟二。謂《穀梁》之經與《左氏》、《公羊》異者以百數,《漢書儒林傳》雲:“《穀梁》魯學,《公羊》乃齊學也。”此或由齊、魯異讀,音轉而字亦分。述《異文》弟三。謂穀梁親受子夏,故傳中用孔子孟子説,其他暗合者更多。述《古訓》弟四。謂自漢以來,《穀梁》師授鮮有專家,要不得擯諸師説之外。述《師説》弟五。謂漢儒師説之可見者,惟尹更始劉向二家,然搜獲寥寥。其説已亡,而名僅存者,自漢以後並治《三傳》者亦收錄焉。述《經師》弟六。謂《穀梁》久屬孤經,茲於所見載籍之涉《穀梁》者,循次摘錄,附以論斷,並著本經廢興源流。述《長編》弟七。書甫成就,正於元,元惜其見之晚。番禺陳澧嘗為《穀梁箋》及《條例》,未成。後見興恩書,嘆其精博,遂與其定交,出其説備採,不復作。
其他著作甚多,有《周易卦氣輔》四卷、《虞氏逸象考》二卷、《尚書篇目考》二卷、《毛詩註疏糾補》三十卷,《續王應麟詩地考》二卷,《羣經異議》四卷、《劉向年譜》二卷、《儀禮釋宮考辨》二卷,及《史記》、《漢書》、《南齊書》校勘記,《説文解字》校勘記,另有《宿一齋詩文集》。光緒六年卒,年八十六。 [3] 
參考資料
  • 1.    柳興恩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第二集,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 2.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13282頁
  • 3.    柳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