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禮泉

鎖定
柳禮泉,男,1954年4月生,湖南省衡山縣人。湖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湖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學術帶頭人。
中文名
柳禮泉
出生日期
1954年4月
畢業院校
湖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任職院校
湖南大學

柳禮泉人物經歷

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退伍後考入湖南大學政治專業,1982年1月畢業並留校任教。 [1] 
社會兼職
曾長期擔任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並受聘擔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兼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1] 

柳禮泉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1] 

柳禮泉學術成果

柳禮泉出版著作

自2000年以來,出版《撞擊與昇華: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兩課”教學法研究與述評》《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中國共產黨對艱苦奮鬥精神的發展與昇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研究與教學設計》《新中國民生60年》等著作7部; [2] 

柳禮泉主編著作

主編《毛澤東思想概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學生輔學讀本》《毛澤東思想概論網絡課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網絡課程》《大學“兩課”原著與名篇導讀》《社會學導論》等教材和教輔資料8種; [1] 

柳禮泉主持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央馬工程項目、部省級研究課題3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 [1] 

柳禮泉論文發表

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高等教育研究》《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倫理學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經濟日報》理論版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200篇。這些論文並以論文集的形式收入台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倫理思想研究文叢》之中,共5卷8冊,其書名分別為:《讓德育在文化中詩意棲居(第1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目標定位與視域研究》(上、下冊)《讓德育在文化中詩意棲居(第2卷)──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與實現理路研究》(上、下冊)《讓德育在文化中詩意棲居(第3卷)──高校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讓德育在文化中詩意棲居(第4卷)──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與教育實效性研究》《讓德育在文化中詩意棲居(第5卷)──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與資政育人研究》(上、下冊)。 [1] 

柳禮泉榮譽獎勵

自2000年以來,先後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省級教學科研三等獎3項。主持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2004年獲“國家精品課程”,主持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2012年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主持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獲2007年度“湖南省級精品課程”,主持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課程獲2007年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課程。2006年獲湖南省高等學校首屆教學名師獎、“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國家教學名師獎”並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人的頒獎,2007年6月12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了其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事蹟。2008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9年獲“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標兵”獎,2014年獲評“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3年度影響力人物”,2016年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