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士英

(中國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湖南省建築學會首屆理事長)

鎖定
柳士英(1893~ 1973),吳縣人,生於上海。早年就讀陸軍小學、中學。辛亥革命時隨史伯英在蘇州參加光復活動,並參加會攻南京之役,任先鋒隊營長。民國元年(1912)因“洗程會”案,隨史逃亡日本,改名飛雄,入東京工業大學建築系。民國9年(1920)畢業回上海。民國11年(1922)在滬創設華海建築師事務所,旋因經濟窘迫而停業。翌年至蘇州高等工業學校主持創辦我國最早的建築專業。民國17年(1928)蘇州建市,任市政工程籌備處總工程師、工務局長,主持城市規劃,整理舊街道,修復城內三橫四直河道,闢金門、平門。民國19年(1930)至滬,重理華海建築師事務所。民國23年(1934)前往湖南大學,創設建築系,後任長沙高等工業學校湖南克強學院建築系主任、教授。建國後,歷任湖南大學土木系主任、中南土木建築學院院長、湖南工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副校長、高教部教材編審委員等職。1962年起,任建築學研究生導師。為民革湖南省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建築學會首屆理事長。1973年7月15日病逝於長沙。 [1] 
中文名
柳士英
別    名
柳飛雄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蘇州
出生日期
1893年
逝世日期
1973年7月15日
畢業院校
東京高等工業學校
職    業
建築學家、教育家
出生地
上海

目錄

柳士英人物生平

柳士英(1893~1973)又名飛雄, 蘇州人。生於上海。光緒三十三年(1907)入南京陸軍小學,後升入陸軍中學。辛亥革命時隨兄伯英參加蘇州光復活動,並參加會攻南京之役,任北伐先遼團先鋒營營長。民國元年(1912) 因蘇州“洗程會”案,隨兄逃亡日本,改名飛雄。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建築科。五四運動時期,參加留日學生回國請願團。民國9年畢業後回國至上海。11年在滬與留日同學、摯友劉敦楨等人創設華海建築事務所,為國人最早創辦的建築事務所之一,建築設計遍及上海、南京、蘇州、杭州、蕪湖等地。12年,柳士英在蘇州工業專門學校主持創辦國內最早的建築科,任科主任、教授,為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之開端。16年建築科遷往南京中央大學,成立建築系。17年蘇州建市,柳任蘇州市政工程籌備處總工程師、蘇州市工務局長等職,期間主持城市規劃,整理舊有街道,制定三橫三直六大幹道和外圍循環線,修復城內三橫四直河道,開闢金、平兩門等,為現代蘇州城市建設打下了基礎。19年離蘇去滬重理華海建築師事務所,並任教於中華職業教育社、大夏大學。期間為上海市設計建造了“中華學生社”等眾多的現代建築。民國23年柳士英受聘前往湖南大學,創設建築組。先後任湖南大學土木系教授,兼任長沙楚怡工業學校、長沙高等工業學校、湖南克強學院建築系教授、系主任,長沙迪新土木建築公司建築師。建國後,先後任湖南大學土木系主任,中南土木建築學院籌委會主任、院長,湖南工學院院長,湖南大學副校長,高教部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等職。1962年擔任研究生導師,是新中國培養建築學研究生最早的導師之一。他畢生致力於開創和發展中國的建築教育事業,並設計建造了許多優秀的大型建築,作出了可貴的貢獻,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柳士英於195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曾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湖南省委員,湖南省人民代表,省政協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建築學會首屆理事長。1973年7月15日,病逝於長沙,終年81歲。 [2] 
參考資料
  • 1.    蘇州河道志編寫組.《蘇州河道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330
  • 2.    蘇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蘇州市志(第一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01月:8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