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舉

鎖定
柏舉,漢語詞語,讀音是bǎi jǔ,亦作"柏莒",是古地名。
中文名
柏舉
拼    音
bǎi jǔ
釋    義
亦作"柏莒" [1] 

目錄

柏舉解釋

1.亦作"柏莒"。
2.古地名。春秋楚地。公元前506年,楚圍蔡,吳救之,大敗楚師於此。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市境,具體所在説法不一:一説為麻城東北的柏子山與舉水的合稱,即今日的湖北與安徽交界處的木子店鎮;一説在舉水入長江口以南的舉洲;一説即麻城東南舉水所出龜峯山。參照這幾種説法,第一種較為切實。
木子店鎮東面長嶺關,位居鄂皖交界,荊楚東向出大別山到達吳地出口之一,吳楚相爭,自然是在兩軍相接的關口。長嶺關處在大別山脈腹地,山勢奇峻,先佔關者攻守皆很便利,歷來都是兵家要地。

柏舉出處

《春秋·定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 蔡侯 以 吳子 及 楚 人戰於 柏舉 , 楚 師敗績。” 杜預 注:“ 柏舉 , 楚 地。”
《呂氏春秋·首時》:“ 子胥 乃修法制,下賢良,選練士,習戰鬭。六年,然後大勝 楚 於 柏舉 。”
《淮南子·詮言訓》:“ 楚 勝乎諸夏而敗乎 柏莒 。”
高誘 注:“莒,《春秋》作舉。”
莊逵吉 注:“ 柏莒 即 柏舉 ,古字通用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