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州惠明寺

鎖定
林州惠明寺,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城北河順鎮申村。 [2]  [4]  相傳林州惠明寺建於北宋,明清兩朝又有過多次重修。 [2] 
林州惠明寺今存三處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水陸殿,均系明清建築,有少量宋元瓦飾和木構件。水陸殿位於大佛殿北,是佛教節日“水陸法會”的活動場所。 [2]  惠明寺作為一處明清建築羣,在河南省為數不多,具有較重要的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 [5]  [7] 
1979年10月,林州惠明寺被林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  1986年,林州惠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2013年3月5日,林州惠明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林州惠明寺
地理位置
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197-3-49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林州惠明寺歷史沿革

相傳林州惠明寺建於北宋。據寺碑記載:“宋政和中馬店慈源寺僧祖惠明者,俗姓張,有異行,了悟心性,精明戒律,遠近人敬之。僧弟子宗講者日為接踵。壽八十有六,至大定十一年三月內入滅。弟子十,葬於申村,卜其地遂建為寺焉。”
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惠明寺重建。
明清兩朝又有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遺留。 [2]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解放安陽和水冶戰役中,惠明寺曾作為解放軍的後方醫院接收了眾多受傷戰士。後來這裏還做過區公所、縣倉庫。
1974年,惠明寺成為村裏的學校,大殿做為教室。 [2] 
2022年,林州市惠明寺進行修繕工作。 [3] 

林州惠明寺建築格局

林州惠明寺今存三處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水陸殿,部分瓦飾系宋元所遺,部分木構為明清之物。 [2] 
林州惠明寺

林州惠明寺主要建築

林州惠明寺天王殿

天王殿居前,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椽,單檐廡殿,黃琉璃瓦覆蓋,梁枋有工筆彩繪,明間脊檁墊枋下有“大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墨跡。天王殿的東側立有一覆缽式石塔,俗稱喇嘛塔(惠明寺塔),通高有十六米多。塔座為六角須彌座,有託塔力士、垂幔、覆蓮、牡丹和梵文等浮雕。塔身面南闢門,西北壁上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修佛題記。有考證稱,此塔為元代建築。塔剎為六角天地盤,其上置漢白玉寶珠,今已不存。 [2]  [6] 

林州惠明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居中,高脊寬檐,面闊、進深皆三間,殿頂是單檐九脊六獸歇山頂,綠琉璃瓦覆蓋。檐下五踩鬥棋,內施垂蓮(虛柱),脊檁上墨書“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建”。 [2] 

林州惠明寺水陸殿

水陸殿位於大佛殿北,硬山頂,面闊五間,樑架為七檁前廊式,此殿是佛教節日“水陸法會”的活動場所。水陸殿東山牆上凹一方洞,長約尺半,寬不盈尺,內置線刻慧明像,望影“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2] 

林州惠明寺歷史文化

  •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是佛教經懺法事中較為隆重的一種。相傳梁武帝夢中得一神僧啓示而作“水陸(大齋)普濟羣靈”,至宋神宗東川楊鍔撰《水陸儀》卷後逐漸興盛。舉行法會時,殿堂上掛宗教畫或壁畫,用以追薦、普度“法界聖凡”。儀式以內壇掛毗盧、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像,外壇誦法華、淨土諸經,設“焰口(一餓鬼名)施食”等壇。今在洪谷山頂金燈寺水陸殿周壁仍有淺浮雕人物故事畫,從中能看出明代舉行水陸法會的盛況。水陸殿東山牆上凹一方洞,長約尺半,寬不盈尺,內置線刻慧明像,望影“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2] 

林州惠明寺文物價值

林州惠明寺塔在設計、建造方面,表現了古代匠師們的高超技藝。它以青石塊造,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特別是採石原料、砌築方法等,很有研究與借鑑之處。該塔線雕的觀音菩薩故事圖像和花卉圖案構圖協調,線條流暢,紋理清晰。惠明寺作為一處明代建築羣,在河南省為數不多,具有較重要的歷史、科學與藝術價值 [5]  [7] 

林州惠明寺保護措施

1979年10月,林州惠明寺被林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7] 
1986年,林州惠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2013年3月5日,林州惠明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林州惠明寺旅遊信息

林州惠明寺地理位置

林州惠明寺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城北河順鎮申村。 [2] 

林州惠明寺交通指引

林州市內乘坐6公交車,大通物流園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