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雙溝鎮

鎖定
東雙溝鎮,隸屬於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地處洪澤區中部偏西,東與仁和鎮、金湖縣陳橋鎮接壤,南連三河、共和2鎮,西瀕洪澤湖,北與高良潤鎮毗鄰。 [2-3]  區域總面積126.68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東雙溝鎮轄區户籍人口62759人。 [6] 
清代,屬山陽縣。2000年6月,撤鄉,改置東雙溝鎮。 [2]  2014年10月,撤銷東雙溝鎮、萬集鎮。將原東雙溝鎮、萬集鎮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東雙溝鎮。 [4]  截至2021年10月,東雙溝鎮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5]  鎮政府駐青雲社區府前路。 [4] 
截至2019年末,東雙溝鎮有工業企業301個,其中規模以上有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7個。 [2] 
中文名
東雙溝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
地理位置
洪澤區中部偏西
面    積
126.68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青雲社區府前路
電話區號
0517
郵政區碼
223121
車牌代碼
蘇H
人    口
62759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東雙溝鎮歷史沿革

東雙溝鎮原東雙溝鎮

清代,屬山陽縣。
民國初,屬淮安縣第十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淮安縣雙溝區,後屬越城區。
1950年,屬淮陰縣雙溝區,區公所駐此。
1956年,劃歸洪澤縣。
1958年,成立雙溝人民公社。
1981年,更名東雙溝公社。
1983年,改置東雙溝鄉。
2000年6月,撤鄉,改置東雙溝鎮。 [2] 

東雙溝鎮原萬集鎮

明清,屬山陽縣。
民國初為淮安縣第七區駐地。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淮寶縣,稱萬(家)集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置萬集鄉。
1950年4月,改屬淮陰縣雙溝區。
1956年,劃屬洪澤縣。
1958年9月,成立萬集人民公社。
1983年,復為萬集鄉。
1997年1月,撤鄉,改置萬集鎮。 [3] 

東雙溝鎮撤併後

2014年10月,撤銷東雙溝鎮、萬集鎮。將原東雙溝鎮、萬集鎮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東雙溝鎮。 [4] 

東雙溝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轄南甸、三莊、宋莊、太平、慶祥、邵莊、和平、沿河、張莊9個村民委員會和青雲、濱湖2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05個村民小組、9個居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東雙溝鎮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青雲社區、濱湖社區、萬集社區、徐莊社區、草澤社區、南甸村、三莊村、宋莊村、太平村、慶祥村、邵莊村、張莊村、沿河村、和平村、豐收村、山陽村、董集村、合興村、嚴渡村、郭貝村。 [5]  鎮政府駐青雲社區府前路。 [4] 

東雙溝鎮地理環境

東雙溝鎮位置境域

東雙溝鎮地處洪澤區中部偏西,東與仁和鎮、金湖縣陳橋鎮接壤,南連三河、共和2鎮,西瀕洪澤湖,北與高良潤鎮毗鄰。 [2]  [3]  區域總面積126.68平方千米。 [4] 

東雙溝鎮地形地貌

東雙溝鎮地處徐淮平原,地勢平坦,南部略高。 [2] 

東雙溝鎮水文

東雙溝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草澤河、五鄉幹河、硯臨河、潯南乾渠等。河流總長度51千米,河流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草澤河,從洪澤湖大堤周橋閘至白馬湖,流經境內草澤河,長7.4千米。 [2] 

東雙溝鎮自然資源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農業耕地面積5.87萬畝,人均1.7畝。 [2] 

東雙溝鎮人口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轄區總人口34620人。 [2]  2011年末,萬集鎮轄區總人口25400人。 [3] 
截至2017年末,東雙溝鎮轄區常住人口61092人。 [1] 
截至2019年末,東雙溝鎮轄區户籍人口62759人。 [6] 

東雙溝鎮經濟

東雙溝鎮綜述

2011年,原東雙溝鎮實現全鎮地區生產總值8.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21.2:49.4:29.4。財政總收入0.4億元。從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958萬元,增值税871萬元、企業所得税429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15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51元。 [2] 
截至2019年末,東雙溝鎮有工業企業301個,其中規模以上有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7個。 [2] 

東雙溝鎮農業

2011年,原東雙溝鎮農業總產值3.82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生產糧食4.75萬噸,人均1372千克,其中水稻2.84萬噸,小麥1.89萬噸。大棚蔬菜面積3495畝,主要品種有青椒、黃瓜、豆角等。芡實種植面積7005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823噸;畜牧業總產值0.94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4.6%。截至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累計造林3.1萬畝,林木覆蓋率20.7%。漁業以魚、蝦、蟹為主。漁業總產值0.22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8%。有大型農業機械92台(輛)。 [2] 

東雙溝鎮工業

東雙溝鎮工業以服裝、制球、建材、電子、機械為五大支柱產業。2011年,原東雙溝工業總產值27.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職工6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2億元。 [2] 

東雙溝鎮商業

2011年,原東雙溝鎮有商業網點520個,職工1300人,社會消費零售總額0.5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2億元。 [2] 

東雙溝鎮金融業

2011年,原東雙溝鎮各類存款餘額1.7億元;各項貨款餘額1億元。 [2] 

東雙溝鎮電信業

2011年,原東雙溝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0萬元。 [2] 

東雙溝鎮社會事業

東雙溝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71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1所,在校生1106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30萬元。 [2] 

東雙溝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文化中心1個,內設圖書閲覽、體育活動、文藝表演室和報刊櫥窗等,購買圖書5400冊。經常性組織開展球類、棋類、板報、錄像、櫥窗、圖書閲覽、文藝創作、文藝演出、藝術培訓,電影放映等活動。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5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民間藝術。 [2] 

東雙溝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體育場地2處,100%的城市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0%。 [2] 

東雙溝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2個其中衞生院1所;病牀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9張。專業衞生人員3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92萬人次,出院病人237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3/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9萬人,參合率100%。 [2] 

東雙溝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41户,人數1299人,支出203.7萬元,月人均130.7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6人,支出30.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0人,支出28.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68人次,共支出40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8人次,支出4.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萬人,參保率100%。 [2] 

東雙溝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服務網點8個,固定電話用4287户,移動電話用户17630户,寬帶接入用户2410户。 [2] 

東雙溝鎮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鎮區有自來水4座,鋪設幹線水管1.8萬千米,生產能力400噸/日,年工業用水5萬噸、生活用水1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30噸;排水管道4.8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100%。 [2] 
供電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16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607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9.8%。 [2]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鎮區有花木育苗基地2個。兩個綠化景點,街道綠化、小區綠化、辦公室綠化1公頃,全鎮綠化覆蓋率達20%。 [2] 

東雙溝鎮交通運輸

東雙溝鎮境內有寧淮高速、寧連一級公路、湖濱大道過境,里程各達10千米;全鎮各村均通水泥路,總里程73.6千米。有縣鎮級公路3條,總長100千米。2011年末,原東雙溝鎮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 [2] 

東雙溝鎮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東雙溝鎮原名雙溝,興集於明代,因老街東西兩側有勺駝河、草澤河而得名,1981年因與泗洪縣雙溝鎮同名,改名東雙溝。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 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168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侯學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蘇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7月:0948-0950.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侯學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蘇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7月:0947-0948.
  • 4.    江蘇省人民政府 政府文件 省政府關於調整洪澤縣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江蘇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12-23]
  • 5.    東雙溝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23]
  • 6.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