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平留贈狄司馬

鎖定
《東平留贈狄司馬》是唐代詩人高適所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此詩寫友人狄司馬投筆從戎,到邊陲效力,卻因上司被罷官而牽連遭貶,詩人對他寄予同情,並給予熱情鼓勵。全詩語言古拙,對仗工整,一韻到底,表現了詩人的文藝才能。 [1-2] 
作品名稱
東平留贈狄司馬
作    者
高適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品原文

東平留贈狄司馬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
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
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
入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
練兵日精鋭,殺敵無遺殘。
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雲端
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幹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羈離從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 [3] 

東平留贈狄司馬註釋譯文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品註釋

⑴題下有小字注:曾與田安西充判官。東平:郡名,今山東菏澤東北。
⑵無宿諾:實現諾言不過夜。
⑶月窟:月生之地,指極西之地。
⑷劍術:擊劍的技術。樓蘭:古西域國名,遺址在今新疆若羌。
⑸北庭:唐朝都護府,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
⑹西海:今新疆吐魯番。
⑺森然:嚴肅貌。
⑻翰:長而硬的鳥羽,借指毛筆、文字等。
⑼入幕:入為幕僚。綰(wǎn):旋繞打結。
⑽鐵冠:即法冠,以鐵為柱,置於冠上,執法者服之。
⑾獻捷:戰勝後,進奉俘虜和戰利品。
⑿丹墀(chí):古時宮殿前塗上紅色的台階。
⒀顧盼:向左右或周圍看去。
⒁縱橫策:克敵制勝之術。
⒂權勢:指居高位有勢力之人。
⒃坎壈(lǎn):困窘,不得志。
⒄耿介:光明磊落,不趨炎附勢。挹(yì):作揖。三事:即三公,泛指高級官員。
⒅羈離:寄居為客。 [2]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品譯文

古人重視信守諾言,而您躬行重然諾之道並不感到困難。
您為報答知己,不辭奔波萬里,赴邊殺敵,您這信守諾言的品格實在令人感嘆。
您驅馬縱橫馳騁於西域極遠之地,您高妙的擊劍之術直指樓蘭古國。
您出征的行程窮盡北庭地區,您出擊的鋒芒直逼西海這寒冷的地帶。
您學識淵博令人肅然仰望,您文筆俊秀令儒者欽佩。
您進入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執法者之任。
您勤於訓練士卒,隊伍在訓練中日益精鋭,征戰中殺盡敵寇,無一漏網。
戰勝後面見天子,進奉俘虜和戰利品,論起功勳,狄司馬以赫赫戰績居於首位。
您在宮殿之前激昂陳詞,顧盼之間,神采飛揚,如身處青雲之端一般令人景仰。
誰曾想到,如此縱橫戰陣之間的謀略,竟被權勢者從中干擾,不被君王採納。
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負,親見此事的傳令使者也為您感到悲哀和不平。
您光明磊落,不肯趨附權貴,因而被迫客居他鄉擔任一個小官。
我知道您現在很不得志,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您會像鵬鳥一樣直上高空,實現凌雲壯志。 [2] 

東平留贈狄司馬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唐玄宗天寶四年(745年),詩人楚遊後世北到魯郡,再轉東平。安西都護田仁琬罷職後,其判官狄某(疑為光遠)改東平郡司馬,高適過該地,乃留贈此詩。 [4]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品鑑賞

東平留贈狄司馬文學賞析

此詩讚頌了狄司馬英勇善戰為國立下的豐功偉績,隨即又寫他為權貴所忌,致使他一身抱負難以施展,對此詩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最後安慰他,來日方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古人無宿諾,茲道未為難”。開篇讚譽狄司馬頗其古人之風,很重然諾。
“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這兩句既印證了一、二句的讚譽,亦是開啓下文對狄司馬沙場建功的描寫、可謂承上啓下,為全之頸。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此兩句寫狄司馬馳騁邊疆,英勇善戰的情景。
“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盡” 字可見行程之遠,亦可見狄司馬除惡務盡的氣概;“寒”字可見戰場之遙,亦可見征戰時氣候之惡劣,條件之艱苦。此二句極言狄司馬征戰之途遙、艱苦,可見前文“萬里”所言並非空穴來風。
“森然瞻武庫,則是弄儒翰。”刻畫了狄司馬儒雅、博學的一面,意即他有很高的內心修養,所以重然諾、勇殺敵、純然是內中高貴品德的自然外露,並非一時義氣所致。
“人幕綰銀綬,乘軺兼鐵冠。”意為狄司馬進人幕府,被委以重任,奉命赴執法者之任。指狄司馬獨當一方之任。
“練兵日精鋭,殺敵無遺殘。”此句寫狄司馬確是不負重望,不厚使命。先寫訓練士卒,後寫征戰得勝,極富層次,邏輯嚴謹,令人信服,可見詩人亦對軍事瞭然於胸,堪為將佐之才,因而在行文間自然流露。
“獻捷見天子,論功俘可汗。”“可汗”是北方遊牧民族最高統治者;俘虜了可汗意味着擊垮了敵軍,解除了邊患,其功勞當然算是最高。此處意指狄司馬取得顯赫戰功而班師還朝。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雲端。”此句極言狄司馬論功玉陛之下,意興橫飛,令人仰望而不可鄙視。
“誰謂縱橫策,翻為權勢幹。”此兩句由前文的頌揚急轉直下,變成對友人因讒受害的深切同情與莫名悲憤,突兀特出,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權勢誤國的可鄙更是令人切齒生恨。
“將軍既坎壈,使者亦辛酸。”意為您因此而不得一展抱負,親見此事的傳令使者也為你感到悲哀和不平。
“耿介抱三事,羈離從一官。”此句寫詩人對友人的“耿介”是十分欽敬、佩服的,同時對他的“羈離”也深抱不平。
“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摶。”這是勉勵友人不要為此一時的挫折而喪失心志,來日方長,總會有一展胸懷之時。其實這同時也是身為一介布衣的詩人的自勉。
這首詩開句即以“無宿諾”作讚譽之辭,將狄司馬這位志行高潔之人的偉岸形象凸現出來,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隨即對狄司馬品質高貴,英勇善戰展開描寫,言辭間鏗然有聲,一位從金戈鐵馬中浴血奮戰而出的英雄形象巍然屹立。雖然詩人對狄司馬的功勳、神采有較多的着墨,但最終落筆之處還是他內在品質的高尚。到慷慨陳辭於君王之前是狄司馬內心之高潔而外露為信守然諾、奮勇殺敵、功勳赫奕的極至。在這極至之時筆鋒陡轉,言及狄間馬為權貴所嫉,難以一展抱負, 對比強烈,令人於恍然若失中憬悟到更深的人生哲理。最後詩人勉勵友人不可灰心,相信功業終有成就之日,這正是詩人對友人的欽佩是根本於其志行高潔,而非表面的功勳顯耀的體現。 [5] 

東平留贈狄司馬名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炳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於雪棠《唐代邊塞詩傳》:詩首四句贊其義行,馬蹄句至“顧盼青雲端”,刻畫狄司馬遠出塞外,俘獲敵軍首領獻捷於天子。末八句陡轉,感嘆如此人物被權勢壓制,胸中謀略不得施展,詩人以“他日會鵬摶"相勸慰。這首五言排律對仗工整自然,頗具古風味道。 [6]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者簡介

高適(706—765年),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早年家貧,仕途失意,長期漫遊梁、宋間,與李白杜甫等有交往,創作最多。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奔赴幽薊(今河北北部)邊疆,渴望報國立功,亦未得志。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任封丘縣尉。因不願“拜迎長官”“鞭越黎庶”而去職。後漫遊河西,為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掌書記。曾任淮南、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稱。封渤海縣侯。曾兩次出塞,熟悉邊塞軍旅生活,又關心邊塞,創作以邊塞詩著稱,與岑參併為唐代邊塞詩派的代表。《燕歌行》是其代表作。其詩氣勢雄健,格調爽朗,融律句入歌行。有《高常侍集》。 [7] 
參考資料
  • 1.    廖仲安 李華 李景華.唐詩一萬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380
  •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6-107頁
  • 3.    曹寅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94頁
  • 4.    (唐)高適,(唐)岑參著;劉開楊,劉新生編著.. 高適岑參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2-113
  • 5.    鄧詩萍.唐詩鑑賞大典 1.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92-194
  • 6.    李炳海,於雪棠.唐代邊塞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90
  • 7.    傅德岷,盧晉.唐宋詩鑑賞辭典.武漢:長江出版社,201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