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杞縣大雲寺塔

鎖定
杞縣大雲寺塔,俗稱瓦崗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瓦崗村東北隅,是明朝時期的古建築。 [2]  [5] 
杞縣大雲寺塔,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依宋初原塔舊跡補建而成。塔高約21米,青磚迭砌,仿木結構,七級八角形,逐層內收,層層出檐。其後塔剎及第七層損毀,現高19.3米,塔基高0.85米,第一層至第三層疊澀出檐,四層以上無檐,為實心。八面各寬1.9米,周長15.2米。塔(1~6級)內外壁現共存佛像磚51塊(含塔心6尊)。杞縣大雲寺塔造型獨特,古樸大方,是豫東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古塔之一,磚雕花卉及佛像精美細緻,仿木結構斗拱,榫卯相扣,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是研究明代豫東地區古代雕刻藝術、建築藝術、宗教史以及豫東地區的風土人情、地方風情重要的實物遺存。 [2]  [5] 
2019年10月7日,杞縣大雲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杞縣大雲寺塔
地理位置
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瓦崗村東北隅
所處時代
明朝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361-3-16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杞縣大雲寺塔歷史沿革

杞縣大雲寺塔始建於唐代。. [3]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依宋初原塔舊跡補建而成。 [2]  [5]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
1995年,開封市政府對杞縣大雲寺塔進行了維修。 [4] 

杞縣大雲寺塔建築格局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俗稱瓦崗塔,塔高約21米,青磚迭砌,仿木結構,七級八角形,逐層內收,層層出檐。其後塔剎及第七層損毀,現高19.3米,塔基高0.85米,第一層至第三層疊澀出檐,四層以上無檐,為實心。八面各寬1.9米,周長15.2米。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
第一級,高4.75米,周長14.4米。西面闢門,門上部雕花砌雕磚三塊。入門為塔心室,設塔道磚梯33級,向西南逆時針方向盤旋而上,可直達第三層南門。中心現嵌磚雕佛像6尊,北面設一假門,門內置一佛像,已毀。門上嵌高浮雕花卉、麒麟等圖案。餘六面塔壁嵌有云朵、走獸、花卉等圖案磚雕。
第二級,高3.4米,周長12米。東西南北均設門,南北為假,東西為真,四面均置嵌佛像,南門置一佛像,門下嵌三佛,北門與其相同,西門下部嵌三佛,東門原置一佛,後被毀。
第三級,高3米,周長10.4米。南闢一門,餘皆嵌一佛磚。
第四級,高2.85米,周長9.6米。塔身各面無裝飾。
第五級,高2.4米,周長8.8米。無門,每面嵌一佛磚。
第六級,高1.6米,周長8米。無門無飾。
第七級,高0.45米(今高),周長7.2米。大部已毀。 [2]  [5] 

杞縣大雲寺塔文物遺存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全塔(1~6級)內外壁現共存佛像磚51塊(含塔心6尊)。 [2] 

杞縣大雲寺塔文物價值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
杞縣大雲寺塔造型獨特,古樸大方,是豫東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古塔之一,磚雕花卉及佛像精美細緻,仿木結構斗拱,榫卯相扣,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是研究明代豫東地區古代雕刻藝術、建築藝術、宗教史以及豫東地區的風土人情、地方風情重要的實物遺存。 [3]  [5] 

杞縣大雲寺塔保護措施

1959年,杞縣大雲寺塔被杞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68年,杞縣大雲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5] 
2019年10月7日,杞縣大雲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杞縣大雲寺塔旅遊信息

杞縣大雲寺塔地理位置

杞縣大雲寺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瓦崗村東北隅。

杞縣大雲寺塔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杞縣大雲寺塔,路程約26.6千米,用時約48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