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華

(中國四川籍藝術家)

鎖定
李華 [1]  ,2008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本科畢業,2012年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現任教於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
中文名
李華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教師、藝術家
藝術風格
具象表現

李華藝術風格

在李華的作品中作者改變的是畫面的空間維度——將多個場景強行地疊加在一個空間中,再進行有意地或隨機地取捨,強化了城市的凌亂、密集和多層次化。細看作品會發現,其實作者在多個場景層次的並置中,仍有着細緻地考究:例如使某一場景作為主體層次,對其進行着力地表現,使之成為畫面中心;而其他場景作為第二或第三層次,對其進行洗練地概括。其實這種場景的多次曝光效果,使得畫面非常地不可控,反之更需要畫家極強的控制力,而這種可控與不可控之間的把握,正是李華所追求的,也是他的繪畫語言源泉。
畫家選擇了一種較為純粹而表現的繪畫語言,用概括而有繪畫感的筆觸來表達多個維度的層次,使作品逐漸呈現出一種豐富的精神性。

李華藝術履歷

李華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21年
他鄉故鄉 --- 李華作品邀請展,ART第三空間
武漢,中國

李華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1年
成都雙年展特別邀請展、看望未來——四川美術學院文軒藝術獎學金獲獎作品展 文軒美術館
成都,中國
2012年
中國油畫協會“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約翰摩爾繪畫大獎賽
上海,中國
“引爆”2012CYAP彙報展 北京光華路五號國際會展中心北座五層
北京,中國
“風向—中俄文化年展覽項目” 莫斯科當代藝術博物館
莫斯科
2012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 上海展覽中心
上海,中國
2012邁阿密藝術博覽會
邁阿密
共生Co-developing藝術展 798藝術區 紅星畫廊
北京,中國
2013年
愛爾蘭文化節藝術展---“雙城記—都柏林&北京” Nuoart畫廊
北京,中國
流動的面孔 2013藝術北京博覽會專題展 全國農業展覽館
北京,中國
“自我生成”——來自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年的實驗與實踐(1992-2012)邀請展 蘇州美術館
蘇州,中國
2013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 Palazzo Mora
威尼斯
色温:“中國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CYAP)”伊斯坦布爾交流展

1000 Ocean Drive (at 10th St.), Miami Beach, FL, 33139
USA
最繪畫·中國新青年油畫家邀請展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杭州,中國
2014年
“遠望地平線—中國當代藝術青年之新音” 法國尼斯亞洲美術館
尼斯,法國
“2014 巴黎藝術博覽會 ART PARIS ART FAIR” 巴黎大皇宮 Grand Palais
巴黎
“同構.對‘畫’——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交流展”(北京索卡藝術中心,北京,2014)
北京,中國
SCOPE邁阿密海灘藝術博覽會
邁阿密
2015年
德國科隆藝術博覽會
德國
法國巴黎藝術博覽會
法國
愚公 - 致川美黃桷坪新力量 重慶501美術館
重慶,中國
2019年
《大市場》入選 第十三屆湖北省美術作品展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
湖北,中國
《機場系列4》入選 湖北省美術創作重點項目扶持工程2019年度優秀作品展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湖北,中國
《大市場 系列 3》入選 第十五屆武漢作品年展 並獲銅獎
湖北,中國
2020年
《大市場 夜市》入選 第十六屆武漢作品年展 主辦: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武漢美術家協會
湖北,中國
《大市場 系列》作品入選破冰藝術計劃 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遼寧,中國
2021年
《機場系列3》入選“攜手共圓小康夢”安徽美術作品網絡展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
安徽,中國
《機場系列3》入選 話説邵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邵陽市美術館
邵陽,中國
《市景系列3》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暨黑龍江省首屆 “同心圓夢” 美術、書法作品展 [2]  黑龍江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
黑龍江,中國
《歸鄉》入選江蘇省第三屆青年油畫展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
江蘇,中國
《市景系列4》 入選藝心向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暨第五屆“學院空間”青年美術作品大展 湖北省學院空間藝術研究院展廳
湖北,中國

李華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12年
中國油畫協會“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佳作獎,中國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9年
《大市場 系列 3》入選 第十五屆武漢作品年展 並獲銅獎,武漢美術館
武漢,中國

李華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切片旅城系列12》
《切片旅城系列12》 《切片旅城系列12》
布面油畫
450×120cm
2013年
《切片旅城8》
《切片旅城8》 《切片旅城8》
布面油畫
120×150cm×3cm
2011年
《碎城系列10》
《碎城系列10》 《碎城系列10》
布面油畫
450×120cm
2015年
《碎城系列2》
《碎城系列2》 《碎城系列2》
布面油畫
640×160cm
2014年
《市景系列5》
《市景系列5》 《市景系列5》
布面油畫
100×150cm
2020年
《劉教授的晚餐》
《劉教授的晚餐》 《劉教授的晚餐》
布面油彩
120×150cm
2021年
《歸鄉》
《歸鄉》 《歸鄉》
布面油畫
160×120cm
2021年
《大市場 系列2》
《大市場 系列2》 《大市場 系列2》
布面油畫
390x130cm
2016年
《大市場 系列1》
《大市場 系列1》 《大市場 系列1》
布面油畫
200x90cm
2016年
《160路公交車調度站》
《160路公交車調度站》 《160路公交車調度站》
布面油畫
230x130cm
2020年

李華人物評價

王林(著名美術批評家、教授):
李華繪畫以城市為題材,無論是聳起的建築、眼下的車輛,還是遠去的街景、空寂的廠區,都有一個寫實基礎,即透視所確定的現實性。所以,其畫面不只是超現實的夢魘與想象,而是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心靈圖景。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城市鉅變,但並沒有帶來社會文明的同步推進,相反是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和精神文化的不斷敗潰。李華筆下的城市,正是這樣一種意象化和象徵性的廢墟圖景。
從堅固到坍塌、從完整到散亂、從構造到消解,李華揭示出一片繁榮盛況背後的虛假、誇張和空洞。這正是中國速度的典型景觀:城市建設不可比擬的現代化,而人文精神無以言狀的低俗化——這些不能迴避的現實,在中國藝術家的創作中,竟然以時尚和功利的結合,形成利益固化的江湖。李華要挑戰這個圈子,不獨需要勇氣。
魏光慶(湖北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李華通過對自己一系列的繪畫作品的“打破”,做了一些新的繪畫試驗,將近期繪畫作品自稱之為“重建”和“書寫”,也預示了今後一段時間內繪畫作品的發展方向。他已經逐漸將具象的對象用抽象的語言來表達,即用抽象來“重建”具象;“書寫”式的繪畫方式帶來了更加強大的繪畫快感和視覺刺激。作品的風格化更加明顯而成熟,圖示化的描繪基本消失,作品呈現的是情緒化的線條、厚重的肌理以及透明的渲染;機場、汽車、街道等整體面貌則以一種新的極強烈的存在方式出現在畫布上——它們與語言融為一體,彼此交融又獨立存在,呈現出了一種多維的表達方式,創造了一個更加廣域的延伸空間。
作為一位年輕的油畫家,李華將會在今後的藝術實踐與藝術探索中,爆發出更多的可能性,他的繪畫作品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無邊際的視覺暗示。
魯紅霞(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
無論是南還是北,李華着力表現的總是最日常的都市場景:聳起的建築、路邊的車輛、雨後的街道、都市的夜景、餐桌前的人們,如此等等。而在表現過程中,他總是習慣性地用看似紛亂繁雜的線條在畫面上反覆塗抹,製造出一種城市在“不斷流變、不斷生成”的視覺印象。原本與城市融為一體的街道、建築、車輛、人們、夜市等日常物象,被他從喧鬧繁華的城市中剝離出來,融入其瞬間的感受和獨特的感情。這些平凡的生活景觀,也具有某種形而上的意義。從視覺意義上看,李華筆下的“雙城”在“空間”的呼應之中產生了深度的融合,開始從實體的自然地理空間中滲出,走向情感的、文化的、符號的混雜空間之內,甚至強化了“故鄉”與“他鄉”之間的文化界限,召喚出一種強烈的戀地情結。
參考資料